三叉神经压迹
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尖端前面
三叉神经压迹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尖端前面,三叉神经节位于此。
解剖结构
1、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属于混合性神经,含有较大的感觉部分(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和较小的运动部分(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并且与自主神经有着广泛的联系。三叉神经节又名半月神经节,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尖端前面的三叉神经压迹处,包被于硬脑膜的两层之间。在节近侧端,硬脑膜和蛛网膜包被形成的梅克尔囊内有脑脊液与后颅窝的蛛网膜下隙相连通,远侧端则仅有硬脑膜包被形成脑膜袖。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的周围突,形成三叉神经三大分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三叉神经在面部的感觉分布大致以眼裂和口裂为界。
三叉神经是混合性神经,也是最粗大的脑神经,含有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两种纤维,组成大的感觉根和小的运动根。两根在脑桥腹面和小脑中脚交界处出入脑。感觉根在颞骨岩部三叉神经压迹处,扩展成扁平的三叉神经节,从节前面发出三条大神经,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运动根出脑后,紧贴三叉神经节的下面进入下颌神经。所以眼神经和上颌神经为感觉性神经,下颌神经则为混合性神经。三条神经的感觉纤维,大部分起于三叉神经节的假单极神经细胞,传导面部的皮肤、口腔、鼻腔、鼻旁窦的粘膜和牙齿、脑膜、眼眶、眼球、泪腺、泪囊、结合膜等处的外感觉。三支在面部分布区界限,大致以口裂和眼裂为界。三叉神经运动纤维,主要支配咀嚼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前腹、腭帆张肌和鼓膜张肌等。
一侧三叉神经周围性完全损伤时,出现的感觉障碍主要是同侧面部皮肤、口和鼻腔粘膜感觉丧失。角膜反射可因角膜感觉丧失而消失;运动障碍为同侧咀嚼肌瘫痪和萎缩,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临床上常见的三叉神经痛,能波及三叉神经某一分支或全部分支,这时疼痛的部位,与三叉神经各分支在面部的分布区是一致的。
2、眼神经:
眼神经向前穿过海绵窦后,分为额神经、泪神经和鼻睫神经。额神经为最大的终末支,经眶上裂入眶,分出眶上神经、额支和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经眶上切迹(或孔)浅出,分布于额部和顶部皮肤;额支在眶上神经的内侧,经额切迹(或孔)分布于上睑和额部皮肤;滑车上神经在额支的内侧,分布于额部中线附近的皮肤。[1]
3、上颌神经:
上颌神经经圆孔出颅,在翼腭窝内发出颧神经,再经眶下裂入眶,沿眶外侧壁前行,分布至颊部和颞部的皮肤。上颌神经入眶后续为眶下神经,经眶下沟、眶下管,穿眶下孔,分布至下睑、鼻翼和上唇间的面部皮肤。上颌神经还发出翼腭神经,参与蝶腭神经节,参与蝶腭神经节,其腭支经翼腭管分别穿过腭大孔和腭小孔,被称为腭大神经和腭小神经,主要分布于硬腭和部分软腭以及扁桃体黏膜。上颌神经在翼腭窝内还发出后上齿槽神经,经翼突上颌裂至上颌粗隆,穿后齿槽孔分布至上臼齿、齿龈及附近颊黏膜。
4、三叉神经节:
又名半月神经节,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尖端前面的三叉神经压迹处,包被于硬脑膜的两层之间。
临床治疗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具有典型特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但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这种分类存有争议,因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大多也能找到明确的病因。
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特点为发作性短暂的、剧烈的疼痛,部位固定,往往具有扳机点,发作间歇期无疼痛。
具体表现为:
1.年龄、性别: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见。
2.疼痛部位:疼痛部位仅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且不超过正中线,双侧发病者约占3%。三叉神经痛以第Ⅱ支或第Ⅱ、Ⅲ支同时受累最多见。
3.疼痛特点:突然发作,突然中止。疼痛为短暂发作性的剧痛,呈刀割样、电击样、烧灼样痛。持续数秒,迅速缓解。在发作间歇期无任何症状。
4.触发点(扳机点):是指对非伤害性刺激可诱发三叉神经痛发作的敏感点,如触摸面部、咀嚼、说话、吞咽、刷牙、漱口、洗脸等均可触及扳机点,诱发疼痛。
5.体征:无阳性体征发现
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应首先选用口服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出现药物副作用时,还可选择神经阻滞、化学毁损、射频治疗或手术治疗。因神经阻滞和化学毁损不需特殊的设备且操作损伤较小,故在临床上较常选用。三叉神经阻滞包括半月神经节阻滞、三叉神经各级分支阻滞及末梢支阻滞。治疗的原则和顺序是先外周、后中枢。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27 15:03
目录
概述
解剖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