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而在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
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这与现代陆、
海、空三军的实质意义完全不同。
周制,天子可有六军,诸侯大国三军。
中军最尊,上军次之,
下军又次之。由于仅周一朝各时对于“一军”的数字有很大差异,先以西周初年的计算方法说:一军二千五百人,三军合七千五百人,三军统领称为“卿”,即上卿,中卿和下卿,诸侯军力被严格控制,(西周初期,全国人口不过三百万,周天子所辖人口不过几十万,以东周时期一军12500人的算法肯定不科学)到东周时周天子对于诸侯管理能力削弱,强大的诸侯国一方面不能明目张胆越制,另一方面要扩充军备,仅仅增加三军的数量也肯定不够,所以产生了三军之外的军事编制,军队人数不定,但无法用“卿”的称谓,引“将率诸军”一说,产生了“将军”这一称谓,即后来的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等等。
【唐】
章孝标《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诗:“朱门到晓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
《
六韬·战车》:“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
《
管子·参患》:“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
晋国称
中军、上军、
下军;
楚国称中军、左军、
右军;
齐国、
鲁国和
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魏国称前军、中军、后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袭,但人数多少不一样。汉代实行5人一伍,2伍为火,5火为队,2 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2 裨为军的编制。前军、
中军、后军编制已完全消亡,而被现代的陆、海、空三军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