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不争,简称“三不争”,是李尊白教授在其经典著作《瑞典人的三不争》中提出的哲学概念,内涵是“不与天争、不与地争和不与人争”。三个不争的概念是
道教和
儒家都认同的一个哲学思想,道教认为其是“
不争”的延伸,在现当代有了新的发展和延伸。
三个不争是源自道教和儒家都认同的一个哲学思想,是道教中“
不争”的延伸,在现当代有了新的发展和延伸。
《道德经》第八章载:“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所谓“三个不争”,《道德经》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即天地万物的运行和人的行为都应顺乎自然而不能强求,与自然无为的教义思想非常相近。所以,又有“无为不争”之说。《道德经》第八章载:“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张之洞在自我评价时说:“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
道教的教义影响深远,特别是三个不争在哲学领域的发展。
鲁迅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说法。2012年,
清丰县仙庄镇政府明确提出将“三个不争”运用在工作中,破解工作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