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晓塘出生于山东鲁西平原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10岁时才念上私塾,后就读于齐河县立高等小学。
人物生平
万晓塘出生于山东鲁西平原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10岁时才念上私塾,后就读于齐河县立高等小学。高小毕业后,万晓塘一心继续求学,在亲友们的资助下,离开家乡,考入惠民乡村师范学校。1936年,万晓塘在学校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进步学生组织,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七七事变后不久,万晓塘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万晓塘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到山东阳信、长清县一带建立党组织,发展抗日武装,袭击日伪军,创建了鲁西大峰山抗日根据地。万晓塘先后担任长清县第一个党支部书记,长清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不久又担任八路军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1939年初,陈光、罗荣桓率115师主力进入鲁西,开辟泰西抗日根据地,万晓塘被调到泰西特委任组织部副部长、社会部部长。同年秋,万晓塘被选调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学习保卫工作。1940年春天,万晓塘回到鲁西区党委,就一直担任公安保卫部门的领导工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巩固和发展冀鲁豫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万晓塘长期从事公安保卫工作,是一个坚定忠诚的公安战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常常不顾个人安危,保护领导和同志们。1942年,他担任冀鲁豫行署公安局局长。有一次,日寇进行大“扫荡”,突然包围了行署公安机关所在的村庄。当时行署主任段君毅也住在这个村子里,刚一发现敌情,万晓塘就跑到段君毅的住处,让他赶紧骑上自己的马突围。这时日寇已经冲到村边,万晓塘便和侦察科的一位同志步行突围。万晓塘有心脏病,跑不快,那个干部便架着万晓塘跑。没走多远,碰见机关一个伙夫也走不动,万晓塘立即让那个干部架起伙夫跑,自己吃力地在后面跟着,直到脱险。那时日寇“扫荡”频繁,机关经常转移,万晓塘虽然身体不好,却经常把自己的马让给有病的同志骑。
天津解放前夕,中央调万晓塘参加接管天津的工作。从此,万晓塘从黄河边的解放区来到海河边的大城市,在天津工作了17年,与天津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为建设天津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即使在万晓塘担任市委主要领导职务以后,虽然工作很忙,仍经常热情接待来访的干部和群众,并一再嘱咐身边工作人员,不要阻挡来访的同志。因此,有些同志遇事都愿意直接找万晓塘谈。万晓塘有时也主动邀请一些同志到家中谈心,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环境,万晓塘都注意严以律己,不搞特殊化。1942年,在日寇不断“扫荡”的艰苦环境中,万晓塘虽然患有严重的胃病,但仍同战士们一起吃高粱面饼,由于胃疼,吃得很少。一次,有位同志给万晓塘买了一些白面烧饼,万晓塘没有要,并且把这位同志的领导找来批评。解放以后,无论是担任公安局局长,还是担任市委书记,万晓塘都严禁别人给他送礼。
万晓塘在解放区长期担任公安保卫领导工作。由于当时敌我斗争十分复杂,加之左倾错误路线的干扰,时有“肃反”扩大化的错案发生。1939年,万晓塘的入党介绍人马霄鹏在担任苏鲁豫区党委宣传部长时,被诬为托派分子,在“肃托”运动中不幸被处死。血的教训,使万晓塘深知公安工作责任重大,政策上略一疏忽,就是人头落地的大事。他反复强调:公安工作一定要注重证据,严格掌握政策,千万不能轻易杀人。因此,万晓塘在公安工作中从不赶宁“左”勿右的风头。1941年,冀鲁豫边区也发生“肃托”扩大化的错误,抓捕了一大批人准备处决。当时万晓塘刚刚就任鲁西区行署公安局局长,在负责甄别工作时,他坚持对抓捕的人重新进行调查,结果证明绝大多数人都是革命同志。1951年镇反运动中,万晓塘担任天津市清理积案委员会主任,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对每个案件的处理都坚持五级审核制,对涉及死刑和无期徒刑的大案要案都要亲自审阅处理,工作细致,量刑准确,确保了镇反任务的顺利完成。党中央、毛主席对天津的镇反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公安部曾将天津的经验批转全国参照执行。
1958年4月,万晓塘担任了市委第一书记,工作更加繁重。万晓塘从不满足于听汇报来指导工作。为了掌握下情,他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下厂下乡,进行调查研究。万晓塘常讲,当领导一要头脑清醒,二是腿脚勤快。他把毛主席讲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作为座右铭,身体力行。调查研究不仅是他深入了解实际,掌握下情的工作方法,而且是他密切联系广大群众的重要渠道。当时天津辖有14个县,一千多万人。为了尽快熟悉各县的情况,万晓塘经常到农村进行调查研究。那时下乡条件比较艰苦,公路多为石子路、土路,万晓塘下乡都轻车简从,带上一两个工作人员,坐上吉普车,一跑就是十几天。万晓塘身体不好,患有严重的胃病和神经衰弱症,但他不管多累,每到一地,都要先找县、社的干部座谈,详细了解当地的情况。1960年3月,万晓塘曾带着工作人员骑自行车,深入到吴桥县等地的重灾区检查工作,看到了农村受灾的真实情况,调查了瞎指挥、浮夸风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严重破坏,然后立刻召集县委书记会议,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及时解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