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生丝检验所
1922年成立于上海的生丝检验机构
美国丝商在旧中国擅自设立的检验出口生丝的机构,为我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所完善的生丝检验机构。1922年成立于上海,由美国纽约生丝检验所派员监督。旨在使中国出口生丝都为美国丝商服务。该所除检验出口生丝外,并派员到产丝地区搜集蚕丝情报。1929年作价让于国民党政府工商部上海商品检验局。中国农史学科主要创始人之一万国鼎先生曾于1921年经母校金陵大学钱天鹤教授推荐至此担任技师。
相关史料
上海开埠后80余年中,我国不论土丝、厂丝的收购与出口,都没有一个统一、合理、公平的质量检验标准。农民向丝行或丝经行出卖土丝,往往是只通过这些收购单位派出的抄丝客人或称抄丝员凭肉眼对生丝的色泽、匀度、条份,以及以手触摸等以确定丝质及其价格。这些抄丝客人捞足了外快,有时还凭借其手中之权力鱼肉乡民。至于出口丝的检验权,则全部操纵于洋行之手。当时根本没有严格的标准,合格与否,洋行可以任意决定。有些洋行如日商三井、美商兰乐璧等在验收时,往往要吹毛求疵,借口质量不合要求,在约定货价上每包削减5到10两银子。有些洋行在市面较好时,检验放松些;在丝价下跌,存货较多时,就故意在质量上进行挑剔,甚至伪造检验记录,用别家不合格的记录给你张冠李戴,百般刁难,无理退货或取消合约。美商兰乐璧洋行还在印好的成交合同上设下伏笔,注有“言明来丝如有不匀、不洁或者不符合兰乐璧洋行设定的质量标准,坚决不予收货”,为诉讼制造根据。
1919年初,为了抵制这种刁难,曾发生10家丝厂联名控告外商的案件。这些洋行,有的“自定货之后,迄未将条份开来,以致丝厂不能缫丝;有的订定条份者”自应如期照付,屡次解往,至期仍然不收“;有的”吹毛求疵,借端以冀割退“。为此,各地丝商都希望尽早设立生丝检验所,以求公允。早在1917年7月1920年2月,美国纽约生丝检验所负责人陶迪肩负美商利益,为提高华丝质量、防止日丝垄断美国市场,就两度来沪与各丝厂讨论建所事宜,终于口头订约,先筹集6万美元,中美各半,组成万国生丝检验所,但一度又因美国丝市疲滞而被搁置下来。至1921年1月丝厂代表丁汝霖、徐锦堂、吴申伯及辑里经丝号代表张鹤卿等人赴美继续与陶迪复议,即在纽约订定契约,准照原议进行,并在美延请技师,于7月间随陶迪来沪,租定上海香港路10号A,安装机器设备,按纽约所的检验方法承接业务。经检验后,由检验所出具证书载明其质量,买卖双方,凭单交易。但后因遭洋行的反对而无法开展。直到1928年国民政府才颁布《商品检验法》,收买万国生丝检验所的全部设备,成立商品检验局生丝检验处。又办了生丝检验短训班,由美国人白利南主办,国人缪锺秀讲译,每期三个月,共办二、三期,于1930年制订《生丝检验细则》并于同年4月实施公量检验。然而,品质检验一直拖延到1936年8月方始强制实行。
上海解放后,在军管会接管时期,建立了中国商品检验局,中国蚕丝公司调派高级丝绸工程技术人员何春卉等参加该局工作,并订定了第一个生丝、绸缎的出口检验标准,为新中国丝绸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法律保证。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1 18:22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