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香山居士,华亭(上海松江)人,明代诗文作家、书画家。万历七年(1589)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去世时已是八十三岁老人,谥号文敏。董其昌把《万历事实纂要》三百卷中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关第密切的留中之疏别出四十卷,名曰《神庙留中奏疏汇要》,这是我们现今所能找到的较全的本子。
简介
录于千顷堂书目。但更著名的版本为慕立甫钞本的《神庙留中奏疏汇要》,四千卷、目录一卷。明董其昌辑。
董其昌是著名的才子,刘之诚在本书的序中说“世但知世昌文采风流,照映天下后世,而不知中所蕴蓄如此”,据说他精于鉴赏,尤其对画稿能明辨真伪,品格高下一望便知。他擅长山水画,意境飘渺,楚楚有致。他不但画得好,还有一整套作画的理论,著有《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等,将自己作画、证画、鉴画的指导思想一一用畅达明致的语言剖析出来,他提出的“画旨”标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书法
不仅画作得好,他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与
邢侗、
米万钟、
张瑞图并称“明末四大书家”。他的书法
分行布白,疏朗大气的笔势中透露出一股透逸文气,在当时自成一体,引起很多人的求学模仿,有许多碑文、题名皆出自他的手笔。董其昌在事业上有很高的建树,但口碑很差,被认为是薄幸诗人。最初他中进士后,授送为翰林庶吉士,授编修之职,被派往湖广一带任湖广副使。要说这是一个不错的职位,但他觉得那儿气候炎热,文化经济不发达,
几次三番央求朝廷,被调回京城,史书上记为“
乞归”。又被派为山东副使、河南参政、他竟坚持不去。然而他的“抗旨不尊”竟引起了皇帝的兴趣,被召为太常少卿,从此
官运亨通。据说,董其昌这个人为人好色,在当时他的“风流”是与文才同样
出名的。他不仅象许多风流文人一样流连于青楼妓馆、歌舞场榭,与许多名妓有很深的交往,而且还贪恋他人美妻。倚仗自己的权势把别人的妻子强行抢到自己的府邸,纳为小妾,这种举动引起当时老百姓极大的反感,骂声一片,他竟毫不在乎,照行不误。但皇帝爱惜他的办事能力与才学,也不究办他,采用息事宁人的方法把这件事丑闻敷衍了过去,这一劣绩又在史书上给他添了不光彩的一笔“为人好色,夺他人之妻为妾,激起民愤。”
背景介绍
当时的神宗朱翊钧怠于政治,却好货成癖,自从大学士
张居正离开相位后,国内一片大乱。皇宫内的太监们以“收矿税”的名义到全国各地搜括钱财、珍稀宝物,宰相沈一贯、
王锡爵等人则结党营私,欺下瞒上,在朝廷命官中划分了许多派系,之间互相打击,再加上万历年间著名的“
国本”“楚狱”“京察”三件大事,许多无辜的百姓惨遭屠杀,一些大官也革官或受到株连,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民不聊生。为了改变国内“一盘沙”的状况,许多人于是奋起著奏章,希望改变这一状况,这就引出了神宗出了名的“
留中”法,也是本书《万历事实纂要》能够得以编辑并存世的原因。
原来,明神宗是个极其懒散的皇帝,为了可以通宵达旦的玩乐,免受“黎明即起,万机待理”的早朝之苦,他将日复一日的早朝改为三日一次,每逢三、六、九日早期,后来仍觉麻烦,索性再不早朝。这样一个懒皇帝,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自然头疼,怎么办呢?自然有那些会
见风使舵的官来投帝所好,他就是万历帝的那守日讲官内阁首辅
申时行。当神
宗向他抱怨看奏疏看得头疼时,
申时行趁机说:“这些奏折其实看看也就行了,没必要什么都拿来出示外廷,回复这些地方官。出示外廷往往会引起争论,更添许多麻烦。留着不发,还有许多好处,最要紧的是,上疏的人一心惦着他的奏疏,不会生出别的事物,您也就会清静许多了。”神宗听后,龙颜大悦。这就是著名的万历帝“
留中”,从此,他把那些地方官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奏疏
和颜悦色地收了上来,然后理也不理地搁在一边。奏疏堆积如山,他在一旁乐得清静快活。这就是为什么万历一朝的政事言论,世人莫由窥见的原因。
明天启二年纂修神宗实录,正巧董其昌也在这一年被提到为太常寺正聊兼侍读学士。编神宗实录。正是他
份内的活。他得到升迁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很想有点作为,报效朝廷,于是接下了这个任务,还推荐了南京太常卿李维损与他一起主持这项工作。他们在南京太常寺埋头于
先朝的日历邸钞中,把奏疏和遗事广搜博采,精心地编出三百本,这就是《万历事实纂要》三百卷。
书序
董其昌在书序中说“臣常观嘉靖朝有若大政编,识余闻见诸录,万历朝有若
笔麈、邸钞,泰昌、天启朝有若日录、从信、纪政,或出自侍臣随事载笔,或本之通儒有故发愤,皆可为纪述之光。”由此可见,董其昌是以写史的认真严肃态度来完成这部书的编辑的,希望能填万历一朝记史之漏,把史补充完整。在序中,他还谈了自己的创作态度,就是让史实本身来说活,记叙尽量客观真实,言辞力求公正公允,不妄加评判,以使史书蒙羞,他说“愧臣力衰谢,不能笔削而统一之,无俾折衷为憾,则诸书杂驳,各有出入,不言而意自见。又江右程策,以
私史史为之惑术,称其厚诬不根,承
虚浅夫诸病。而以正史之中,亦有升天按地,
上下其手者。”他对史书写法的评论可以说是比确合理的
持平之论。
在《留中奏疏汇要》中,董其昌模仿史赞文例,为每篇奏疏都题以
笔断。书成表进,以便宣扬赞美令世人知晓。在这些笔断中,他对朝廷命官的政绩一一加以评判,对他认为称职的臣子指出优点,不合格的则加以批评“称臣以货献替,称职以辨是非,无所见则阙之。”评论很慎重,如万历三十六年三月初九日,兵部职方主事叶世英所参的“
留中”奏折,他认为东夷(案,即女真人)渐炽可虞,即势力越来越强大,因此认为对军队的粮饷应增加而不是减少,以使得明军有充足的战备力量来对付女真人的袭击。叶世英还建议在镇江堡(在今辽宁省丹东市)和宽奠(明属东卫)之间加强防守。
计策
在按语中,董其昌高度赞扬了叶世英的计策,并为这样好的奏折受到留中的冷遇感到惋惜,他说“此疏在奴酋未发难之前十年,可谓
曲突徙薪之谋。使当时早见其可行,防于未然则辽之祸当不若是之烈矣。”接着,他又高度评价了叶世英的计策“其曰镇江宽奠之间逼近虏巢,必先壮其声气,乃能伐其狡谋,此即毛文龙牵制之势。”
最后,他对叶世英其人这样褒扬:“世英生长于辽,究心边计如此,惜乎辽事起而其人不用矣。”短短的按语一波三折,叙事清楚,评价肯肖,可谓优秀的史书(详细内容见《
容台集》介绍)这部书在送交史馆之后并没有受到重视,而是被搁置了起来,编辑以及付印都由于阉党擅权而一再受挫,“当其昌与修两朝实录(万历泰昌),正阉党擅权之日,知不得行其志,乃出而奉使辑录南太常邸邸钞,此留中奏疏汇要之所由成也,既维桢荐(其昌荐)而不用,光宗实录成而再改,神宗实录成于
顾秉谦之手,”“则阉党余势犹横,其昌所进虽付史馆,不蒙采录可知,而此书所以别行,是正实录违失,又可知也。”
这部书在完成之初即受很好的评价,董其昌自己也认为所选的都是议论时政精鉴,具有很高的借鉴参考价值,董其昌是身历明神光熹毅四朝的老臣,亲眼见过许多重大的事件,并且“加以笔断尤为剀切,冀有以革奸弊,而振纪纲,用心至为深远”。因此董氏认为此书“可为后事师。”
评价
钱谦益评这部书“著作在廓庙,碑版照四裔”,将其史学推崇极高,刘之诚说“盖即堆服其史学,特疑虞山、昆山、四明史学遥遥绍自云间,不则亦互相辉映,殆必居其一矣。”薛瀛伯也在跋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盖明自中叶以后,百度渐隳,洎乎神宗荒怠
尤甚,朝政已极■败,边祸日益蔓延,而一时台省诸臣,公忠谋国,尚存謇谔之风操,乃卒莫起瘘痹,一蹶不振者,实原奏牍留中未曾一见采纳施行也。”他认为这部书倘若在当时受到很好的重视,明朝也不会亡国。
《留中奏疏汇要》在明朝一直未曾刊行,到了清朝更是遭到了禁毁的命运。由于其中的很多地方称女真为“
东夷”,犯了清的忌讳,并且兵部一类,“多痛言奴酋反侧”,讲的多是女真怎样凶残暴虏的,还详细地分析了边防的情势,尤为清人所厌听,因此被禁毁其中《南京翰林志十二卷》也有蔑视女真的语言,被
全毁。这样一部纪录明历史的史书,被
蒙尘三百余年不得展其光芒。每思至此,令很多学人痛心,薛瀛伯说:“是其书仍付诸东阁空谈……无中表见,可为掩卷三叹。”
面世
《留中奏疏汇要》被隐没三百多年直至民国才得以面世。共计吏部八卷、户部八卷、礼部四卷、兵部十二卷、刑部四卷、工部四卷、目录一卷。薛瀛伯在民国二十六年将此书刊行的时候,又列上了董其昌《报命疏》、《进书表》二篇。他希望这部书能对当时的读者有促进作用,使其在国难当头之时,能够从中学习一些经验方法,“望读是书者,当观其经国谟猷,救时忠志。”
他自谦地说,虽然尽心竭力使这部书终于面世,但苦于没有善本,因此希望读者“曲为体会,不予瑕兹,庶有以得董氏纂辑之初心,而知本馆丞为刊传文微意也。”刘之诚在前面的序言也说“(这部书)当党争最列,而能为持平这论,以明正义,兵事最详,吏户次之。要其所录皆有关系之作。慎所持择,又后之侈言整理档案者所当取法也。”他是明确指出了这部书的可贵之处以及后世之所学习的地方的。
《神庙留中奏疏汇要》四十卷目录一卷,现北京图书馆藏有慕立甫钞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