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湖
安徽省明光市境内湖泊
七里湖,位于淮河右岸,安徽省明光市东北边境,跨江苏盱眙县一隅,为郯庐断裂带局部凹陷洼地积水,受洪泽湖抬高水位扩展形成。
位置境域
南起津里,北至旧县(现女山湖乡),湖区长13公里,宽2~5公里,面积58平方公里,其中东南汊称水厂湖,长4公里,宽2公里,南纳陡涧(亦称钟落涧、石坝河,或津里河)、涧溪雨水,入湖总来水面积850平方公里,主要属丘陵区;西北有女山湖水利枢纽沟通女山湖,池河来水,进入女山湖、七里湖,已是河湖一体,一并于洪山头注入淮河。黄泛以前,七里湖承受丘岗雨水,积数日即退;黄泛以后,淮、黄倒灌,湖底淤高约3米,湖口泄水道淤高约4米,一般积水数月、半年不退。受洪泽湖水位影响,终年为湖。常年水位13米。面积46公里。具蓄洪、灌溉、航运、水产等综合效益。七里湖
淮河南岸,跨安徽省明光市和江苏省盱眙县,湖面主属明光市。主要入湖河流有陡涧和涧溪河,南又承女山湖来水,北经猫儿湖入淮河,为一过水性湖泊。原与女山湖连成一体,后由旧县集节制闸相隔。当水位在13.5米时,湖面有6万亩。从50年代起已先后围垦有1万亩农田。为皖东至苏北重要航线。沿湖丘陵岗地盛产绿豆,以粒大均匀而著称。
七里湖:位于女山湖下游,湖的面积46.5平方公里,湖底高程10.5米,水位在13.0米时,相应蓄水容量为0.72亿立方米。
水系
池河,发源于肥东县青龙场,从大横山脚下流入本县,经明光入女山湖,到旧县与七里湖汇合,折向东至江苏省盱眙县洪山头注入淮河。干流全长约170公里,在嘉山县境内约为85公里。池河总流域面积为4215平方公里,平均流域宽度22.5公里,不对称系数0.29,宽度系数0.12,密集度0.52。河床坡降平缓。池河纵断面,上游系梯田式河床,下游系湖波凹地。河床结构,上游多砂板岩石,下游系砂土淤泥。
女山湖:位于境县西北部,是我县最大的湖泊,也是安徽省著名湖泊之一。湖泊面积为80平方公里,湖泊水面为15万亩。湖底高程11.0米,平均水深2.7米。1983年女山湖节制闸建成后,湖水达到合理控制,正常蓄水位14.5米时,相应蓄水容量2.16亿立方米,是本县和皖东地区水产品重要基地。
白沙河,又名涧溪河,发源于嘉山县杏山北麓,向北流经涧溪镇,在西官山北头,流入七里湖及淮河。流域面积455.5平方公里(其中250.9平方公里属嘉山县境),流程41.1公里,流域宽度9公里。河道走向弯曲,两岸分布农田约1.5万亩,每逢旱季,河水干枯,暴雨时洪水泛滥成灾,十年九淹,两岸农田生产低而不稳。
气候
嘉山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南起北纬32°26′,北至北纬330°西起东经117°50,东至东经118°25。属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渐变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阳光充足,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晴朗天气有时阴雨绵绵,冬季寒潮常袭而寒冷干燥。
女山湖、七里湖、猫耳湖等湖泊中,水生植物如芡实、莲、藕、荷(花)等都是有效的中药材。七里湖生长50余种鱼类及蟹、虾、蚌和大量浮游生物,具有广泛开发和利用价值。七里湖的银鱼、河蟹为著。
资源
二、水生动植物
本县捕获的鱼类有8目16科60种,还有螺蚌等多种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有 17科32种。浮游植物7门,40属及多种浮游动物。
本县鱼类有以下类目:
鲤科36种
鲤、鲫、青、草、鲢、鳙、花鲲、
条、银飘、麦穗、棒花、赤眼鳟、黑鳍鲸、黄尾鲴、长春鳊、团头鲂、三角鲂、红鳍 、圆筒、吻 、翘嘴红
、蒙古红 、鳞飘鱼、达氏船丁鱼、杜氏船丁鱼、细纹斜、中华 、高体
等。
鳅科2种
花鳅、泥鳅。
鲶形目5种
鲶科1种
科4种
长吻
、长尾、黄颡、中间黄颡。
形目
科1种青
颌针鱼目
针鱼科1种
合鲶目
合鳃科1种
黄鳝
鲈形目10种
科3种
长体鳜、斑鳜、鳜
鲤科2种
黄、红鲤
吻科2种
吻虎、盲狼虎
鲈科1种
圆尾斗鱼
科1种
刺鳅科1种
刺鳅
鲱形目5种
鲱科2种
长颌鲚、短颌鲚
银鱼科3种
银鱼、大银鱼、太湖短吻银鱼
鳗鲡目
鳗鲡科1种
鳗鲡
水生植物有17科32种,浮游植物有7门40属,其中经济价值较大,产量较高的有芡实、野菱角、芦苇等。 
社会
嘉山县因山而名,是1932年析盱眙、滁县、来安、定远四县地而设置。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兵燹频仍,社会生产力遭受到极大的破坏,民不聊生,社会不靖。盱眙、滁县、来安、定远等交界的山区,成为土匪之渊薮,活动猖獗的场所。当地士绅遂刍议设县,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呈报安徽省政府,经1932年11月国民政府内政部批准遂设置嘉山县。县治三界,地处滁县、来安、定远交界,原属盱眙县。三界在清代曾出了个地方封疆大吏吴棠。他是举人出身的大挑知县,值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在籍办团练,以军功官至漕运总督,调任四川总督。明光之成为嘉山县的政治经济中心,始自日寇侵华期间的汪伪政权,以迄于今。
七里湖滨的旧县集,原为南朝刘宋的侨置睢陵县治,唐代改为招义县,地处濠泗要通,明清盱眙县在此设旧县巡检司。县境北部有浮山,滨临淮水,故又名临淮山,其上旧有寺,下有洞。苏东坡云:“洞在淮上,夏潦不能及,而冬不加高,故人疑其浮也。”宋元祐七年(1092),苏东坡由颍州改知扬州,在赴任途中所作《濠州七绝》,其一为《浮山洞》:
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
共坐船中那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
造田
津里西圩:位于七里湖南端,圩长3.3公里,沿170.5米高程岗地开挖撇洪沟1条,保护面积4.3平方公里。1976年开工,属围湖造田工程,1977年完工。在庙台建排涝站,装机2台160马力,配用16丰产50型泵,抽水流量0.9秒立米。并建机械排灌站1处,装机4台,320马力,配用16丰产50型水泵,抽水流量1.8秒立米
治理
1959年对苏堤外滩的治理实施了,以实现女山湖与七里湖分开入淮。1978年,经地区设计,省批准,在女山湖镇建“女山湖抗旱引淮工程一级枢纽”,包括建控制闸一座,船闸一座,翻水站一处,引水涵洞一座,形成大安淮圩。利用翻水站(装机10台,1800千瓦),兼做安淮圩排涝。
渔业
全县有湖泊四处,水面26万亩,占总水面65.5%。女山湖属老年型浅水湖泊,因该湖引水节制闸的建成,湖水常年保持在13.5m,水面积100平方公里,合15万亩。七里湖因无控制工程,常年水位落差大,在高程12.5m时,水面积7万亩。花园湖属凤阳、嘉山两县界湖,嘉山部分水面积2万亩。湖泊特点:底质平坦,深约1.5~2.0m左右,水态环境较好,适合各种鱼类和水生植物生长。
建国前,女山湖、七里湖、花园湖渔民,均以捕鱼为主。由于长期以来光捕捞,不投放鱼苗,建国后虽加强湖泊管理保护资源繁殖,但湖区鱼产量仍增长不快。由于滥捕及管理不善,部份湖水被污染等原因,一度鱼产量下降。从1984年起,县委、县政府重视和加强了对女山湖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鼓励支持开发女山湖,在湖内有计划投放鱼苗、蟹苗,在湖边开挖精养鱼池,在马沉涧试点拦网养鱼50亩。 1986年又拦网养鱼8.6亩,共产成鱼6494公斤。由于不断加强管理和领导,渔业生产不断提高,由1986年8.8亩发展到近200亩网箱和7000多亩拦网养鱼,单位面积产量也不断提高。猫耳湖与七里湖、女山湖相联,位于本县与盱眙县交界处,是本县一个小型湖泊,盛产鱼虾1965年后,对猫耳湖渔业资源养殖和开发及管理有所忽视放松。
水产
珍贵水产品
(一)银鱼
古名“脍残鱼”,俗称“面条鱼”或“面鱼”。银鱼科旧说为“吴王盍吕江行,食鱼脍,弃其残余所化”,又有“孟姜女破腹生银鱼”之说。银鱼,有大银鱼、小银鱼之别。大银鱼为淡海回游鱼类,本县不产。本县产小银鱼,学名太湖短吻银鱼,属纯淡水品种,头扁、无舌齿,雄性臀部有十数枚排列整齐的鳞片,雌性则无。体细长二、三寸,身圆光滑,洁白如银。银鱼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以浮游动物为食,三至七月繁殖产后即死。个体小,繁殖力强,数量大。本县女山湖年产量平均15万斤,最高年产量可达40万斤。近年来,在石坝、分水岭水库也发现银鱼,石坝水库7月底开捕,年产一般7000~8000斤,质量较好。
银鱼,鲜者煮食风味甚美,晒干鲜冻可以久存,细小者优胜。1978年,省水产部门优惠收购,加工鲜冻后,畅销港澳、远销欧美国家,为本县水产品出口之佼佼者。
(二)河蟹
河蟹又名毛蟹、清水蟹、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蟹,本地惯称螃蟹。河蟹生活在淡水中,繁殖于河、海汇合的咸淡水中,凡通江的河流、水域都有毛蟹的踪迹。
河蟹是名贵的水产品,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含有钙、磷、铁,维生素A含量尤为丰富,并含有一定的核黄素,是肴中佳品。
从1966年起,河蟹就是我县主要出口商品之一,远销港澳。1979年,安徽省粮油食品出口分公司自营后,(1979年前螃蟹调南京集中,再转销香港)陆续打入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等国际市场。
河蟹的适应性很强,我县池河、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均可生长。1972年,从上海崇明县调进大闸蟹苗105斤投放女山湖中,不到一年时间,每只均重二两以上。1972年至1981年,全县累计投放蟹苗11736斤,计生产河蟹406万斤。
每年秋季金菊盛开时节,河蟹体肥肢壮,肉质鲜美,蟹黄丰富。县水产部门都要派人与外贸部门配合,组织收购螃蟹加工、调运工作,据统计,1966年至1984年,我县共供应出口螃蟹230余吨。1986年以来,河蟹养殖由过去大湖流放,改中小水面粗养,其特点:群众自筹资金投放蟹苗,自放,自管,自养,经济效益颇高。我县对焦城圩、红旗圩等四圩1万多亩水面每年投放幼蟹7000~8000斤,当年产成蟹10万斤左右,出现了曹克复、童太安40~60万元大户带动全县河蟹养殖和水产业的发展。
(三)珍珠蚌
1972年,女山湖乡马沉涧渔场开始试验河蚌育珠,共吊养育珠蚌3000多只, 1974年,收获一脸盆朱型珍珠。1976年,司巷乡组织人员到上海南汇县学习珍珠养殖,当年秋,试验插蚌几百只。1977至1978年,又吊养育珠蚌2000多只。1979年,采珠八两五钱,收入255元。1980年秋,准备采收1977至1978年吊养的珍珠,结果发现由于无人管理,育珠蚌被破坏殆尽。1980年5月,县水产部门请滁州市乌衣渔场帮我县培训了一批育珠技术员,在大郢、石坝、古沛三处试养珍珠,因种种原因没有搞起来。
1981年,女山湖乡渔场、荷花大队、冯郢大队先后与江苏无锡县和武进县签定了合资生产珍珠合同,此后,白米山农场、石坝渔场也开始珍珠生产。1981年5个生产点春季共插珠蚌25640只(女山湖渔场1500只,荷花大队2500只,冯郢大队 5000只,白米山农场2500只,石坝渔场640只);秋季又插育珠蚌4500只(冯郢 3500只,白米山农场1000只)。据统计1980年本县共收购珍珠17.82公斤,1981年收购11.25公斤,1982年收购40.7公斤。1984年以来珍珠处于国际市场滞销,生产发展缓慢。
(四)淮王鱼
相传因淮南王刘安在都城寿春美食得名。淮王鱼古有
鱼之称,学名长吻科。俗称江团肥沱。头较尖,吻特肥厚而显。须短、四对。眼小,被皮膜所隐。背刺后缘有锯齿,光滑无鳞,全身鲜黄,背部带有斑彩。淮王鱼栖江河底层,冬季多在岩石深水处越冬,以小鱼、小虾、水生昆虫为食。4~6月产卵。生长快,大者重二、三十斤。肉鲜嫩,少细刺,属上等名鱼。因而汉淮南王刘安喜食此鱼,人们便称此淮王鱼,亦名回王鱼。
淮王鱼肉味尤美。红烧、片炒,都具有鲜嫩、滑、爽的特点,尤其是清蒸后,肉似豆腐一样细腻,汁水如鸡汤一样鲜美,食之回味无穷。
淮王鱼繁殖期,卵粒常附着在水下的岩石和洞中。幼苗大都成群结队地尾随父母生长,其性情温和却孤群,喜栖水底层,尤其静居于岩洞、岸、石缝及水湾沟洼里。我县淮王鱼主要分布在浮山淮河一带。日本前首相田中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都曾定购本县的淮王鱼。
淮王鱼系自然繁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淮水生态变动巨烈,资源大损,已日趋少。
(五)鲂鱼
鲤科。有三角鲂、长体鲂、团头鲂(武昌鱼)等。形似鳊,但背部隆起,头小。腹后部有肉棱。体灰色,3年可达2市斤,栖于水的中下层,草食性。生长快,富脂肪,有古诗云:“其食鱼,必河之鲂”,“伊洛鲤鲂,美如牛羊”。近年来我县引进团头鲂,在女山湖渔场试养后,生长良好、广为群众喜爱。为我县池塘和网箱养鱼的搭配优良60种。
(六)草鱼
鲤科,为我国四大名鱼之一,背黑腹白,鳞大,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头齿梳状。栖息底层,以水草为食。本县湖泊、池塘均有草鱼,为农家喜养鱼种。
草鱼肉味鲜美,少细刺,红烧清蒸俱佳。活草鱼清蒸后,汁水浓腻,营养丰富,产妇食后可发奶。草鱼为池塘和网箱放养主要品种。具有生长快,成本低,产量高的优点。
(七)黄鳝、泥鳅
黄鳝、泥鳅在本县生长繁殖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全县各地均有分布。黄鳝、泥鳅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县内群众喜食的水产品。每年4~9月,农民在水田、水沟、塘边捕捉,除自食外大量上市。
1980年后,有的农民进行人工饲养,成为农民多种经营的一项致富门路。本县石坝乡包郢队22户,有18户养殖黄鳝;养殖户黄树祥20多平方水泥池放幼鳝46斤,年底出售成鳝900多元。还有部分农民养殖甲鱼、牛蛙等水产品。
(八)芡实
芡实,本县称鸡头,为大型水生草本植物,加工成芡实米,可供药用,有补肾、益精功效,可食或作饲料。女山湖七里湖水质好,水深2.5米左右,历年盛产芡实, 1967年为产量最高,达300万斤。
芡实米是本县传统出口商品。1947年,明光私人渔行将大量芡实销给镇江等地商户。建国后,1959年至1984年,本县共出口芡实米约590余吨,销往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1985年至1990年,每年都有一定数量出口。
明光港旧县港位于女山湖下游,距明光48公里,两个作业区,岸线约100米,原码头位于节制闸上游200米,新码头位于船闸下游东北侧300米与七里湖交汇处,民国时期两港年吞吐能力约20万吨。建国后恢得和发展了港口建设,年吞吐量增长十多倍。七里湖可通涧溪镇、津里镇。均为商品运输之干道。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2 17:08
目录
概述
位置境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