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港镇
浙江省乐清市下辖镇
七里港镇位于瓯江口北岸,域内建设有七里港区集装箱码头、中央储备粮库。全镇面积7.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捕捞队,总人口2.43万人。200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5%,财政收入9047.20万元,增长8.80%,农民人均纯收入8860元,增长6.5%,列中国经济千强镇第420位。
区域概况
七里港镇是浙江省乐清市辖镇,位于瓯江口北岸,瓯江入口处,西面与白象交界,东面与黄华交界,北面与柳市交界,南与温州灵昆岛隔江相望。域内建设有七里港区集装箱码头、中央储备粮库。全镇面积7.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捕捞队,2000年总人口21123 人。七里港具有港阔、水深、浪小、不淤、不冻的特点,是我国沿海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镇政府驻七前村,邮编:325605。
1949年为慎江乡,1956年并入黄华乡,1958年为柳市公社慎江管理区,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称乡,1989年为慎江镇,1994年改名为七里港镇。七里港镇位于市境南部,隔瓯江与温州市瓯海区相望,距市区15.5公里。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2.4万。水陆交通方便。有公路通柳市镇与104国道连接。辖七前、七西、七东、排岩头、排岩头东村、楼下、金光岙、金东、金西、上屋、里隆、马道底、曹田前、曹田后、西埭、项浦埭、马道西、马道头、七里港捕捞19个村委会和七里港1个居委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工业有造船、电器、五金等企业。
七里港位于瓯江入口处,是瓯江入海的主航道,具有港阔、水深、浪小、不淤、不冻的特点,海岸线长14公里,可建 1-3万吨级泊位30多个,被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称之为“东方天然良港”。七里港区的开发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七里港区一期工程投资4.6亿元,建设500吨至2.5万吨级码头6座,年吞吐能力可达359万吨;现已建成1.5万吨级和2.5万吨级码头两座,开辟了温州到新加坡等国际集装箱航班。该港区的1亿斤库容的中央直属储备粮库也已投入使用,5.6公里长、50米宽的进港大道计划10月1日通车。处于七里港区中心位置的七里港镇,南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江相望,北靠乐清经济开发区,东接乐清湾,西邻温州发电厂。全镇面积7.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人口2.5万。随着海洋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片热土将成为温州新一轮经济发展最具有潜力和活力的区域之一。
七里港港区的开发带动了七里港经济的发展,初步形成船舶修造、煤矿机械、工艺美术、低压电器、水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新一轮港区开发正伴随海洋经济迅猛崛起。
七里港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坚持以港兴镇,大做“港”字文章,该镇经济实力飞速增强,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全镇现有股份、私营企业100多家。以机械、船舶修造为主的支柱产业已经形成,一批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阀门和工艺产品远销西欧和东南亚。效益农业和农副产品、水产品深加工迅速发展。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04亿元,财政总收入237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286元。
历史沿革
七里港镇原名慎江镇;原隶属于柳市区慎江乡,是柳市十八社之一。1989年撤乡设镇;1993年柳市区十八乡镇合并为八镇,慎江镇辖地不变,直属乐清市。官方仍划属于柳市片区,柳市八镇之一。
国父孙中山曾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以磐石卫(今磐石镇)为中心建设港口。但在现实中磐石镇与永嘉相近,是交界地带,位置太偏。在乐清市的版图中,瓯江北口分属柳市区的磐石镇、三山乡、慎江镇、黄华镇(从西到东)。故提出四乡镇联合打造港区,因七里村位于四乡镇的中央,故称七里港区(外界有人把七里港镇误以七里港区,其实七里港镇是一个镇,七里港区是四个乡镇,正式名称应该是“七里-港区”以七里为中心的港区)。也是这个缘故,慎江镇于1994年改称七里港镇。
七里港镇西面原与同区三山乡交界,1993年三山乡并入白象镇。
行政区划
辖1个居民区(七里港)、18个行政村(七前村、七西村、七东村、排岩头西村、排岩头东村、楼下村、金光岙村、金丝河东村、金丝河西村、上屋村、里隆村、曹田前、曹田后、西埭村、项浦埭村、马道底村、马道头村、西岸村)。
基础设施
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扎实进行,2006年完成了育英路北段拓建工程,投资46万元,拆除了慎江老陡闸,进行了七里港区二期工程、中央直属储备粮库等重点工程和温州市七里港边防检查站、港航七里管理站等项目的建设。城管和环卫工作进一步加强,城镇交通秩序和卫生环境得到改观,全镇已有13个村参与村庄环境整治,5个村被评为温州市村庄整治合格村,两个村通过了温州市文明小康建设示范村和浙江省文明小康建设示范村考核。
经济建设
七里港的开发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七里港区一期工程自开工以来,已建成长289米、宽40米码头大道和4条开发式栈桥,构筑成1.5万吨码头海上大平台,集装箱仓储工地区已实施软土基处理。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建港区的设想,基本已变为现实。
港区的开发带动了七里港经济的发展,初步形成船舶修造、煤矿机械、工艺美术、低压电器、水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
200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5%,财政收入9047.20万元,增长8.80%,农民人均纯收入8860元,增长6.5%,列全国经济千强镇第420位。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242亿元,比上年增长5%,出口创汇2亿元,增长130%,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3家,其中亿元以上5家。农业和农村工作稳步发展。建立了镇农业经济信息站,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农业机械化综合指数达95%,良种覆盖率达96%,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面积达2174亩。投资190余万元完成了河道疏浚工程。村财务账由镇代理工作进一步完善。2006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第三产业有新的发展,商贸、餐饮、信息、中介服务等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特色产业
七里港镇利用港口资源优势,大做“以港促工、以工养港”的“港”字文章,实现港口工业战略,2006年该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3.3亿元,实现出口创汇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和23.5%,利润和税收等也同步增长。
船舶制造行业是七里港镇的支柱产业,这些企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廉价劳动力等自身优势,面向国际市场,该镇企业承造的国外船舶8艘,总吨量达10万吨。振宇控股集团、东方造船集团订单不断,按照现有的生产能力至2010年计划已满。
七里港镇的制造产业不断集聚、逐步走向规模经营。该镇有温州基安机械有限公司、慎江阀门有限公司、东方造船有限公司、温州凡尔矿制造有限公司、温州市亚大双金属有限公司、浙江七里港船业有限公司等家企业被温州市人民政府确定为成长型中小型企业。东方造船有限公司还被温州市人民政府确认为“五个一批”重点骨干小型巨人企业。为实现温州市委提出的破解产业“低、小、散”难题,打造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口号,该镇企业以浙江兴隆液压有限公司为核心,合并其他企业,吸收相关产业、联合组建了巨隆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无区域性集团公司;东方造船有限公司同样扩大股份,吸收2个船厂的8个船台进行重组,正在组建无区域船业集团公司。该镇27家规模企业年总产值16亿,占全镇总产值的70%以上,东方造船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年工业产值超亿元。
2006年,七里港镇的工业企业以质量兴业、科技兴港为目标,工业性投入再创新高,该镇企业约投入1.5亿用于基建、技改和设备等。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两个,温州基安机械公司一项目还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实施项目。慎江阀门有限公司的核电电动闸阀等系列5种产品终于试制成功,并批量投产,其中核电球阀通过国家核安全局的质量体系认证。乐清市强特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开发的汽车灯光自动调节螺钉和防盗内六角螺钉因科技含量先进,深受日本市场青睐。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社会事业
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2006年完成了镇中心校搬迁工程,投资200多万元的镇三小综合楼建设进展顺利,幼儿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深入开展计生基础信息排查活动,计划生育符合率保持在百分之86.6以上,成为乐清市唯一经温州市计划生育检查组考核验收合格的乡镇。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了村镇联动的食品安全监督防控网络体系。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障事业和优抚安置工作全面落实,移风易俗和青山白化整治工作成效显著。积极开展结对扶贫工作,认真实施“富民”计划,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成功举办了镇首届全民运动会,七里港镇顺利通过了省体育强镇验收。2006年,全镇17个单位被评为“乐清市文明单位”,曹田后村被评为“乐清市文明村”,有9个村被评为市“文明百村行动”先进村,4个村被评为市文化特色村和体育特色村。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全民法制观念日益增强,镇政府自觉接受镇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大事项严格实行公示等制度。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热点难点问题基本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建立了镇综治中心,深化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4 23:22
目录
概述
区域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