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洞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下辖乡
七洞乡,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地处兴宾区北部,东与凤凰镇接壤,南与良塘镇毗连,西与忻城县安东乡为邻,北与忻城县安东乡、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交界。区域面积18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22185人。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称七洞乡,为七洞乡得名之始,属迁江县。
1952年,随迁江县并入来宾县,为十区七洞乡。
1955年,称良塘区七洞乡。
1958年1月,称七洞乡,同年8月称七洞公社。
1962年,称良塘区七洞公社。
1968年,称良塘公社七洞大队。
1984年,从良塘公社析分设置七洞乡至今。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七洞乡辖古车、桥勒、坡六、春归、七洞、社头、成凡、板梨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5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七洞乡下辖8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七洞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七洞乡地处兴宾区北部,东与凤凰镇接壤,南与良塘镇毗连,西与忻城县安东乡为邻,北与忻城县安东乡、柳州市柳江县百朋镇交界。区域面积18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七洞乡地处山区,境内峰峦叠嶂,东北部为东西走向的伦桃山山脉,西南面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帽合山山脉,中间为狭长的川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倾斜。位于桥勒村委的伦桃山海拔686.9米,是境内最高峰,也是兴宾区境内最高峰。
气候
七洞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20.4℃,1月平均气温10.5℃,7月平均气温28.4℃。平均气温年较差3℃,最大日较差6℃(2008年7月2日)。生长期年平均280天,无霜期年平均3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50.4小时。降雨集中在每年5~8月,6月最多。
水文
七洞乡境内河道属珠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北之江(又称北三江、清水河)和一些地下河出水口流出形成的小溪。境内溪流纵横,水资源丰富。
自然灾害
七洞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霜冻、寒露风等。洪涝灾害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4~7月。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1958年6月20日,受灾面积达2000多亩。
自然资源
七洞乡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锰、石灰石、大理石、方解石等;野生动物有香猫、野猪、果子狸以及众多的鸟类和蛇类;野生药用植物丰富,主要有田基黄、五加皮、柴胡、前胡、夏枯草、半夏、黄精等。
人口
2011年末,七洞乡辖区总人口2304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52人,城镇化率5.9%,另有流动人口100人。总人口中,男性12202人,占53.0%;女性10840人,占47.0%;14岁以下4263人,占18.5%;15~64岁16637人,占72.2%;65岁以上2142人,占9.3%。总人口中,以壮族为主,达21430人,占93.0%,其余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1.7‰,人口死亡率2.4‰,人口自然增长率9.3‰。
截至2019年末,七洞乡户籍人口2218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七洞乡财政总收入59万元,比上年增长12.3%。
2019年,七洞乡有工业企业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农业
七洞乡有农业耕地面积2.5万亩,人均1亩,以种植甘蔗、水稻、玉米、油料作物、大豆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19427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8%;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粮食产量6089吨,人均260千克;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2011年,甘蔗产量6.5万吨。2011年,林地面积2.9万亩,森林覆盖率50.4%,活立木蓄积量3.2万立方米。水果种植面积1200亩,产量1150吨,水果品种有香蕉、柚子、梨、龙眼、柿子、桃子、李子、板栗、黄皮、枇杷等。
七洞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2.72万头,年末存栏0.43万头;牛出栏0.23万头,年末存栏0.31万头;羊出栏0.89万只,年末存栏0.43万只;家禽出栏35.64万羽。
工业
七洞乡工业以石材开采、加工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5125万元,占生产总值的7%。
商业
2011年末,七洞乡有商业网点86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0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812万元。
金融
2011年末,七洞乡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93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537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七洞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7人,专任教师3人;小学8所,在校生1060人,专任教师10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240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七洞乡有农村各类实用人才300人。
文体事业
1993年9月,七洞乡开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用户230户,入户率3.6%,电视综合覆盖率95%。
2011年末,七洞乡有乡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8处;各类图书室1个,藏书2800册。
2011年末,七洞乡有体育场地8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七洞乡有乡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所)1个,村卫生室8个;床位21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2张;固定资产总值241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8名。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2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7629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七洞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户,人数10人,支出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52户,人数1009人,支出75万元;农村五保供养56人,支出9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1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9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七洞乡有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征订报纸、期刊860份(册)。固定电话用户375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7.3%;移动电话用户43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6%;宽带接入用户160户。
交通
七洞乡境内有来宾一七洞一忻城公路过境。有县乡(镇)级公路1条,总长19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七洞乡因驻地得名。七洞街坪旁的北之江有甘朝岩、兄岭泉、龙桐泉、下甫泉、牛腊泉、中山泉、那胡弄荆7个流水岩洞分布,故名。
当地名人
谭公柄,大浪村人,壮族酋长,于明嘉靖年间,组织北三(今七洞乡社头村委会辖区)一带壮人,建立数千人起义队伍,号称“刬马军”,先后转战于来宾、武宣、平南、贵县、藤县、南宁、广东的清远、三水等州县,败官军、杀暴吏、捣官库、济贫民、声威大震。明万历五年(1577)在官府镇压下失败,谭公柄下落不明。
陈德新(1922.4至1949.12),莱园村人,1947年6月与韦业莽在良塘中心校组织“正义团”办《民意通讯》、《民意评论》刊物,揭露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宣传革命思想,动员群众投身反对民国政府征兵、征粮、征税的斗争。1948年2月“正义团”改称“联络站”,其是负责人之一。后受组织派遣到南宁搜集情报,1949年4月在南宁被捕,同年12月,于民国迁江县政府门前被杀害。
参考资料
2020年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6 16:2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