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志
汉语词汇
七志是南朝齐王俭撰,读音为qī zhì,汉语词汇。
释义
1.书名,一名《今书七志》,篇幅有三十卷、四十卷或七十卷三说。是效仿刘歆《七略》体例编制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著。南朝齐王俭撰。其书分图书为经典﹑诸子﹑文翰﹑军书﹑阴阳﹑术艺﹑图谱七类。另附道﹑佛各一类,一说附阙书目并道佛经录各一类。今佚。
评价
南朝宋王俭撰《七志》最为后世批评之处有二:一是未能善处学术合流问题,仍坚持军书、阴阳、术艺分立为三,失去部类编制的平衡;二是无视两晋写史风盛,史学发达、史书繁兴的现实,把史部重新并入经典志,与四部分类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但其新增的图谱志与附录的部分却很值得重视:
(一)它将图谱单独列为一类,有人认为是具有开创性的构思和实践。这曾受到了宋代目录学家郑樵的赞扬。也有人认为实为凑数。如目录学家余嘉锡所言:“王俭图谱一志 ……本可随类附入,俭第欲足成七篇之数,故立此志耳”。
(二)《七志》可能附有阙书目录。由汉以来的各家目录,当时就有囿于闻见以至失收的,而后世新发现的古籍,漏列就更属必然了。广事访求,辑补前录,这就使得人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某一特定范畴的文献。这也就是后世缺书目录的先驱,也给后来的续补诸史艺文志等工作以启发。至于附录道经、佛经目录,也是一个特点。在此以前道经和佛经都各有其单独的目录。将世俗的和宗教的书编为一录,王俭是第一次尝试。
此外,该书提要据《隋书经籍志》载“不述作者之意,但于书名之下,每立一传”。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传录体目录的典型代表。
参考资料
七志.在线汉语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30 23:31
目录
概述
释义
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