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石孙(1927年9月—2019年10月12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镇江,
中国民主同盟成员、
中国共产党党员,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北京大学原校长。
人物生平
丁石孙同志,原名丁永安,江苏镇江人,1927年9月出生于上海。1938年进入上海南洋中学开始接受新式教育,后转入上海光华大学附中、乐群中学就读。1944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不久转入数学系学习。1948年插班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5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至1984年,历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助教、讲师、教授,数学系副主任、主任;其间,1982年至198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进修。1984年后,历任北京大学校长,民盟中央副主席、常务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名誉会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评审组副组长等职务。
丁石孙同志是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教育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丁石孙同志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杰出领导人。他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7年起,历任第五届民盟中央常委,第六届民盟中央副主席,第七届民盟中央副主席、常务副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民盟中央主席,第九届民盟中央名誉主席。他带领民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优良传统,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团结带领民盟各级组织和广大盟员,紧紧围绕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开展深入调研,就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企业自主创新等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共中央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他重视民盟自身建设,要求广大盟员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参与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他从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实施“人才强盟”战略,对加强民盟组织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民盟的组织发展和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他积极拓展民盟参政议政领域,改进工作方式,领导举办了民盟“灾害与社会管理专家论坛”、“民营经济论坛”、“中国粮食安全高层论坛”等高层论坛,为提升民盟参政议政工作质量提供了智力支撑。他重视民盟的社会服务工作,深入贵州黔西南、甘肃定西等欠发达地区实地考察,要求民盟在社会服务工作中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他对民盟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民盟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顺利实现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高尚的品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广大盟员由衷的尊敬和爱戴。
丁石孙同志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职务期间,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致力于加强人大立法工作,积极参与宪法修改以及一批重要法律的制定,推动健全立法工作机制,使立法工作更加慎重、细致和科学。他重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提出各级人大要进行积极有效的监督,进一步健全人大监督机制,鼓励地方人大可根据当地实际探索创新,为全国人大工作提供可行的经验。他多次参与接待外国政要和友好人士来访,积极宣传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政治制度,为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担任欧美同学会会长期间,他坚持民主办会、团结立会、依章治会,继承发扬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传统,以发挥自身优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海内外广大留学人员服务为宗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拓展海外工作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还担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在推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促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丁石孙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教育家。他长期从事数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代数、组合数学、数论、数理逻辑以及椭圆曲线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他重视教学工作,功底扎实,授课艺术广受赞誉,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先后开设过20多门课程,编写或与人合著了《解析几何》、《高等代数》、《代数学引论》等多部专著和教材。其中《代数学引论》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选中被评为国家级特等奖,并入选“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他在数学哲学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与人合著的《数学与教育》对数学方法论在人的思维方式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思考,对数学在科学和人类文化以及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作出一系列系统性阐释。他数学造诣深厚,先后当选为北京市数学会理事长和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坚决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推行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科学、民主的校风和学风,提出把北京大学办成世界第一流大学的目标,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成效显著的改革。他把教学放在优先位置,鼓励教授讲大课,大力提升教学质量。他反对急功近利,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主张只有在坚实的基础理论研究之上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创造。他积极推动北京大学与世界著名大学交流合作,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成立了一批新的系所和跨学科研究中心。他到民盟中央工作之后,依然关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多次主持召开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研讨会,就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提出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
2005年12月9日,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九届四中全会接受丁石孙辞去民盟中央主席职务的请求,并推举丁石孙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人物逝世
2019年10月12日14时35分, 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杰出领导人,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第七届、八届、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欧美同学会原会长,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丁石孙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丁石孙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丁石孙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2019年10月17日,丁石孙同志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前往八宝山送别。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前往送别或以各种方式表示哀悼。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丁石孙同志生前友好和家乡代表也前往送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丁石孙在代数、组合数学、数论、数理逻辑以及椭圆曲线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他在数学哲学领域进行了研究,与人合著的《数学与教育》对数学方法论在人的思维方式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思考,对数学在科学和人类文化以及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作出一系列系统性阐释。
据2022年7月中国知网显示,丁石孙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代表论文如下:
1,丁石孙,袁向东,张祖贵.北京大学数学系八十年[J].中国科技史料,1993(01):74-85.
2,丁石孙.数学思想的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56(00):15-16.
3,丁石孙.代数与编码——抽象数学应用一例[J].自然杂志,1981(03):181-182+240.
4,丁石孙.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对发展数学科学的指导作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57(03):13-14.
5,丁石孙.编写《代数学引论》的一些体会[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3(05):27-28.
6,丁石孙,袁向东,张祖贵.“几度沧桑两鬓斑,桃李天下慰心田”——段学复教授访谈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4(04):57-74.
7,丁石孙,卢强,邬沧萍,刘诗白,江景波,高景德,傅世英,黎乐民.造就更多的高水平人才[J].群言,1993(06):4-11.
8,丁石孙.Galois扩张的一个算术刻划[J].数学进展,1983(04):291-293.
9,丁石孙.关于拓扑空间的正规性不具有可乘性的一个例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56(02):159-163.
10,丁石孙.多写一些好教材[J].教材通讯,1988(02):2.
人才培养
丁石孙编写或与人合著了《解析几何》《高等代数》《代数学引论》等教材。其中《代数学引论》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选中被评为国家级特等奖,并入选“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986年下半年,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丁石孙提出了六点治校方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从严治校;贯彻竞争原则;坚持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树立综合平衡与全局观念;分层管理,坚决放权。
截至2019年10月,丁石孙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先后开设过《高等代数》等20多门课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丁石孙同志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早在青年时期,他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学生运动,担任上海大同大学学生自治会理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并作为学生代表到南京请愿,遭到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被校方开除。进入清华大学后,他加入进步组织“民主青年同盟”,并担任校学生会领导,组织进步学生开展配合解放军入城的宣传活动。1955年,丁石孙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严重冲击,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更是以极大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和民盟工作中。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他始终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曾撰文指出,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民盟唯一的历史选择,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也是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证。
丁石孙同志的一生,是历经磨砺始终坚持理想信念的一生,是追求真理不断奋勇前进的一生,是为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和科教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认真负责、敢于担当;他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正直坦荡、宽容平和,作风民主、平易近人。他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人格风范,永远值得大家尊敬、学习和怀念。(新华社《丁石孙同志生平》)
丁石孙先生是北大师生十分敬重的老校长,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在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学术研究等方面贡献巨大、影响深远。(北京大学校长
郝平评)
丁石孙先生作为中国著名数学家,对中国代数数论研究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
田刚评)
丁石孙先生在任中国数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期间,为中国数学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数学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袁亚湘评)
丁石孙永远保有童真、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王义遒评)
丁石孙先生为中国密码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仲义评)
先生功德,山高水长,丁石孙先生对北京大学、对数学科学学院的贡献将与世长存,他将永远活在同事和学生心中。(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评)
后世纪念
2019年11月11日下午,丁石孙先生追思会在
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邱水平,校长郝平,副校长田刚,中国数学会理事长袁亚湘,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原总参三部副部长
周仲义,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
席南华,丁石孙先生次子丁干等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恭庆、
文兰、
张平文、
汤涛,以及丁石孙先生生前的同事、好友和北京大学师生共计150余人会聚一堂,共同缅怀丁石孙先生,追思会由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陈大岳主持。
2019年12月11日,丁石孙先生和夫人
桂琳琳教授之子
丁干代表家属捐资设立“北京大学丁石孙—桂琳琳优秀学生奖学基金”。
2024年7月4日,北京大学在智华楼善兰厅举办丁石孙先生雕像揭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