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庄园
四川省南充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氏庄园,又叫“丁家大院”,位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二社,是清末民初当地首富——客家后裔丁邱南、丁邱毓、丁邱玉、丁邱珍四兄弟主持修建的一处庄园,占地面积约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
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丁邱南兄弟勘测选址,会同马鞍一带有名的石匠潘海山、蓬安兰木匠、永乐刘土匠,历时两年完成庄园的筹建工作。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式破土动工;民国十四年(1925年),竣工。
丁氏庄园分两期修建:主堂屋大梁上写着“民国元年壬子冬月初二日榖旦,绍鸿公子丁邱南、丁邱毓、丁邱玉、丁邱珍择吉建修”,表明上梁的日子是民国元年(1912年)农历冬月初二;前堂屋的大梁上写着“民国五年岁在丙辰季秋月榖旦,绍鸿公子丁邱南、丁邱毓、丁邱玉、丁邱珍择吉建修”,显示日子是民国五年(1916年)的农历九月。第一期工程为北上房和横房,总共为36间;第二期工程为南下房、厢房与碉楼,总共72间,一共建了108间房,取《水浒传》中梁山有一百单八将寓意,所体现的都是客家人对“忠”“义”人格的追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丁氏庄园回归人民政府,曾作过粮库。
20世纪70~80年代,在丁氏庄园创办仪陇县卫生学校。
2002年~2013年,南充市、仪陇县文化部门对丁氏庄园维修及园林设施进行了重新设计规划。庄园房屋进行了全面维修,还原了豪华旧貌,打造了周边园林和人行步道。恢复了院坝花木和护城河道等,并对外开放迎接旅游者参观。
建筑格局
丁氏庄园,原名丁家大院,占地面积约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有大小房屋108间。丁氏庄园是集居住与防卫于一体,融多种建筑风格于一身的双层土木建筑,是川北最大的客家庄园。丁氏庄园由一大二小三个四合院、耳房、碉楼共108间房屋以及院墙、护宅河组成。庄园建筑皆以大青石作基础,夯土墙下为大条石,长2.8~3.8米,宽1.36米,高0.9米,表面用扁钻加工成平整的板面。整个庄园共有4个排水沟,流入外坝边的“护城河”。该园墙体用泥土夯成厚度为1.4尺(约35厘米),屋架、檩、檐全用松、柏木制成,雕刻有各种花草、图案、飞禽走兽。屋面全部使用小青瓦、青瓦坐脊,脊上两边作燕子屋,中间用瓦作一朵脊花。
外院
外院院坝宽敞,是典型的三合院格局,呈巨人揽臂状,与前方的山势形成一个回环的气场。院坝外侧建有高约5米的半月形石堡坎,以石栏杆围护。堡坎外侧建有长约60米、宽约10米、深约3米的护宅河,护宅河形如弯月,称“玉带环腰”。外院的两侧为耳房,底层为粮仓,二楼是工人们的住所。
内院
内院是丁氏族人生活的地方。内院有一道石拱门,是庄园的正大门,这道门虽小,却正好印证了客家民居集居住与防卫为一体的谨慎建筑风格,同时也是客家人在异乡获得生存安全的心理需要的表现。正大门上方悬挂着“耕读传家”匾额,“耕田”可以养家糊口,“读书”可以修身养性,“耕读传家”既学谋生又学做人,体现出客家人重农重教的思想。大门两侧的对联为“礼乐诗书是传家至宝,精神道德为宴尔金丹”,体现出客家人崇文尚德的精神追求。在庄园内有大小各类门100多道,其中石门就有12道,每道大门上均题刻着楹联。
前堂屋是丁家接待普通客人的地方。堂屋与内院用六扇门隔开。中间四扇门中部镂雕着“富贵齐全”四字。前堂屋上方悬挂着“身润琳琅”的匾额,这是对丁家人行善积德,惠泽乡民的赞誉。
主天井北高南低,占地200多平方米,是“四水归堂”的格局。每逢下雨的时候,雨水从四面汇入天井,再从东南与西南角的排水道流出院外。主天井的四面悬挂着四块描金横匾,分别刻有“凤梧鹤松”“为善最乐”“新建家园”“屋身并润”等吉祥语和祝福词。天井的主要功能是通风、透光、排水,在庄园的东西两侧还有两个天井。西天井为蓄水式天井,吸收了徽商聚财的思想和江南园林“漏景”的设计理念,为蓄水式天井。天井的中间有一座石质小桥,小桥上建雨檐,石桥和雨檐充当了“日”字中间的一横,使整个天井从下往上看呈日字形,从上往下看也呈日字形,再看水中倒影,又是一个日字形,形成“三日同辉”的景观,有着一种协调对称的美感。东天井与西天井相对称,天井布局一样,但东天井却没有蓄水。
主堂屋又称上堂屋,是整座庄园的核心,是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主堂屋大门外侧有对联“美德积三分,皇天赐我七分福;良善作一世,丹籍注尔五世亨”,倡导的是行善积德之意。堂屋上方悬挂着镏金大匾,上书“锦绣腾辉”。
防御系统
丁氏庄园楼上均设有射击孔,炮楼里可安置火炮四门。在院坝的垣墙外10米左右处,沿墙挖一条长60多米,宽约10米,深约4米的“护城河”。整个庄园配置了大炮,贯子炮各两门,步枪十多支,抬枪四支,刀矛150把。
文物遗存
丁氏庄园屋架、檩、檐全用松、柏木制成,雕刻有各种花草、图案、飞禽走兽。内堂12个外窗均是雕花窗格。十二道半月型石门,不但道道雕有花鸟虫鱼,而且雕有对联。正堂屋内后墙中间,有宽八尺高两丈的雕花神龛,两边的横房,挂有四块沿边雕着六条金龙的大匾。大匾上分别刻着“风梧鹤松”“为善最乐”“屋身并润”“身润琳琅”等吉祥贺词。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清康熙十年(1671年)左右,丁氏祖先从广东韶州府乳源县移居重庆府合川县二甲康沟。清雍正二年(1724年)初,移居仪陇县南阳轿顶山下居住。经过150多年的经营,至清光绪年间,丁氏家庭通过雇工、出租土地、放高利贷等手段,家产逐日丰盈,田地竞达2500多亩,山林7000多亩,常年佃户500余家,年雇长、短工40余人,丫环、保姆、佣人齐全,年平均收租谷1300多担,收佃钱1000多吊。家中还开办煮酒、制糖作坊和织布庄,并在马鞍场设钱庄,成了川北民间巨富之一。
文物价值
丁氏庄园不仅是丁氏家族发展史的见证,也是客家人劳动智慧的结晶,其建筑艺术与文化印记,彰显出客家人开拓创新、勤劳善良的精神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丁氏庄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丁氏庄园位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二社。
交通信息
自驾:自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丁氏庄园,路程约49.7千米,用时约67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5 13:5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