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成
诗人、批评家
丁成,中国诗人、批评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写诗,后兼事批评理论。著有《我是那我是》、《蟑螂的微笑》、《四重奏》、《黑太阳》等近百部长诗及一万多首短诗,思想笔记《驯兽师日记》,长篇小说《人类园》,理论批评文集《异端的伦理》,主编《80后诗歌档案》。代表作《上海 上海》、《悼词2004》、《广场》。
社会影响
2002年发起轰轰烈烈的80后诗歌运动,同年主持出版《蓝星—80后文论卷》,在中国诗坛引起巨大反响。其以《上海,上海》、《广场》、《2004悼词》等作品饮誉诗坛,其诗被誉为“人类文明的颓废预言”,其人被誉为“时代的悲情歌手”著名诗句“我们不知道还能以年轻的名义坚持多久”更是广泛流传,成为一个时代青年精神的代表人物。2008年居新浪、搜狐等近百家媒体联合评选的“2008年度中国80后文学榜”十大诗人第一位,2009年被近百家媒体联合评选为“2009年度中国最有影响力诗人”。
人物评价
摘选有关丁成的2个代表性的评价:
丁成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伦理浮出和震撼力不仅表现在一般道义的层面上,同时还表现为波德莱尔式的‘现代性’形态——对‘时代’的与生俱来的背弃和没来由的抨击,对文明的异化和人性之沦丧的绝望与忧患。他的作品被誉为“关于人类文明的抒情诗”,是一种寓言性的或者预言性的大悲剧的叙事体。这是我们时代所缺少的,它是对那种光明、胜利、成功、进步的盲目乐观的权力叙事的有力矫正,这就是诗人的责任与诗歌伦理。这里,伦理已不再只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诗人以隐喻的形式向既有的存在处境发出质疑。所有的意象都有了极其深刻的象征内涵。拯救了伦理意识,也许也就拯救了诗歌。
——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张清华教授《新世纪诗歌:格局、问题与趋势》
对于新时代的写作者来说,丁成以其超人的才华和坚实的文本作为一个已经烙上行动性与参照性的符号闪现在世人面前,他是当今诗坛上最卓有成效的年轻诗人,或许还是一个浑身烙满了蛊惑性争议的天才,以他的激情、尖锐、反叛、放纵和坚强的怀疑立场介入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当中。
——著名批评家、边缘文化研究者 啊松啊松《当代性的意义》(2003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9 09:32
目录
概述
社会影响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