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良
香港博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丁学良,男,出生于皖南农村。在国内断断续续受过不完整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1984年赴美国留学,199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就职于哈佛本科生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RSPAS,ANU)、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EIP)、香港科技大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比较发展/ 比较现代化,全球化与国际竞争,大学体制与创新,公共治理,转型社会的政治经济。
人物简介
丁学良,男,199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是社会学思想大师丹尼尔·贝尔的关门弟子。现为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转型社会、全球化、发展与腐败、华人社会的互动、大学制度等。是当今研究中国社会、经济、政治问题方面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
个人经历
主要作品
著作
论文
十数篇英文论文由《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Asian Survey》、《Crime, Law & Social Change》、《The China Journal》、《Problems of Post-Communism》、《Restless China》、《Humor in Chinese Life and Culture》、《China’s Post-Jiang Leadership Succession》等国际学术刊物、论文集发表。
二十多篇中文论文由《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清华社会学评论》、《社会科学战线》、《文艺评论》、《香港社会科学杂志》、《台湾远景学术季刊》等刊物发表。
数十篇评论由《The 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The Asia-Pacific Magazine》、《金融时报》、《人民日报》、《文汇报》、《经济学周报》、《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环球时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导》、《读书》、《南方评论》等报刊发表。
出版图书
所获荣誉
奖项
委员会及服务
社会活动
个人生活
假扮夫妻去缅甸
丁学良与“汪老爷子”(汪华林)等人在东南亚的考察,每天要穿越好几个国家的边境。对于东南亚国家的国民来说,这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东盟之间有协议 ,只要停留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入境可以免签证。但丁学良拿的是中国护照。有一次,他们想从泰国到缅甸一个非常重要的边境城市去,“汪老爷子”说,你拿的是中国护照,要从泰国进入缅甸,最快也得一两天才能办下签证。但我们只有半天时间。“汪老爷子”说,司机长得和丁学良差不多,让丁学良拿着司机的泰国身份证,穿上泰国的民族服装,和“汪老爷子”的女助手假扮夫妻 ,去缅甸那边探亲。“汪老爷子”叮嘱我说,你不会泰国方言,千万别说话,否则一露馅被扣,就是偷越国境罪。于是,丁学良拿着司机的身份证,去买了糕点、衣服、手电筒等,和那个女助手手挽手假扮夫妻去了缅甸。在那里考察了当地的边境贸易,下午两点去,赶在晚上8点前回来。
恭恭敬敬向于光远磕头
在《我读天下无字书》中,作者在讲述与世界顶尖级学者的交往时,通过一些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细节,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一些学者的为人处世之道。譬如将作者调入中国社科院的恩师于光远先生,作者内心非常感激。2004年末,丁学良应邀到清华大学做讲座,其间参加了一次聚会。一进门,就见坐在轮椅上的于光远老先生,丁学良上前,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在众人惊讶的眼神中,丁学良理直气壮:“于先生于我,不一般。”这不一般的,是知遇之恩。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在《我读天下无字书》中,我们看到了丁学良笔下的一个可笑、可爱、可敬又可气的人物——泰国学者汪华林。汪华林喜欢喝啤酒,几乎将啤酒当成了生命之源。这些生活细节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丁学良在跟汪博士合作期间,学到了真正的田野调查方法。为了完成大湄公河流域自贸区的可行性报告,两人组成的团队把通常研究者想不到会去的地方,想去而不敢去的地方,想去而去不成的地方,差不多都给跑遍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种实事求是做学问的方式,足以让那些闭门造车的伪学者汗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7 20:56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