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岚(1921-1998.09.16),祖籍福州,原名刘孝思,1921年出生于河北塘沽镇。1937年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晋察冀做妇女工作兼《晋察冀日报》通讯员。1945年后历任播音员、编辑部主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1982年至1985年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编写有《邓拓全集》《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合集。1998年9月16日在北京病逝。
丁一岚,出生于天津塘沽,原籍福建福州。原名刘孝思,曾用名刘啸诗、于虹、路群,著名播音员。早在学生时代,丁一岚就参加了天津市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她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战开始后,她又奔赴延安,先后在
陕北公学、
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被留校任俱乐部主任。1938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底,与100多名青年战友在
彭真、
刘仁的率领,,离开延安徒步行军到晋察冀根据地,从事妇救会工作,任平山县妇救会副主席和专区宣传部长。
1941年2月,平山县年轻的妇女抗日积极分子陈珍妮被恶毒的公公、丈夫杀害。丁一岚以路群的笔名写了一篇近3000字的通讯《血的控诉》,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激起边区抗日群众强烈反响,对维护妇女的社会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篇通讯,也成就了丁一岚与
《晋察冀日报》总编辑
邓拓的爱情,并结为夫妻。此后,丁一岚调往《晋察冀日报》编辑部,开始新闻工作。1943年,日寇“铁壁合围”“梳篦式”扫荡,已怀孕8个月的丁一岚,仍和报社其他人员一起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躲避敌人的“清剿”。由于丁一岚的身体状况不能再坚持随报社转移,她孤身一人留在深山里待产,手里攥着一颗手榴弹,在大风呼啸的隆冬生下了第一个孩子。
抗战胜利后,丁一岚被分配到“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任播音科长,开始了她40年的广播生涯。1947年元旦,转移到阜平的“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以“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为名,开始广播。当时电台的设备条件很差,播音室是简陋的土窑洞,电台工作人员只能用棉被把窗户封好,墙上钉上毛毯,解决隔音和减噪问题,天线就架在窑洞上面的山顶上,蹬着脚踏的发电机发电。1949年4月21日,丁一岚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用庄严稳重的声音,播送了
毛泽东主席、
朱德总司令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公告。北京解放后,她随台进入北京,担任播音员和播音组副组长。
1949年2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成立,10月,丁一岚担任了电台编辑部主任,不久又担任了第一任台长,和同志们一起摸索城市广播的经验。此后,她调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部主任和总编辑室主任。1960年起,丁一岚开始从事对国外广播工作,1982年成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国际广播事业中。她深知,开放的中国需要让世界了解,国际广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积极联系那些老专家,把各个语种的专家调配齐整,又着力把国际台外国听众来信组的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布置,并会见外国听众及来华的客人,从细微之处开展对外交往工作。
1985年,丁一岚离休后,她和当年一起打游击的《晋察冀日报》老战友们整理、撰写、编辑、出版了《晋察冀日报大事记》、《晋察冀日报史》;和老广播新闻工作者们一起编写了《中国广播新闻史》,用文字记述下了他们从血与火的道路上走过的艰难创业的历程。
邓拓(1912.02.26-1966.05.18),丁一岚的丈夫,福建福州人,原名邓子建,笔名马南邨、邓云特。著名史学家、人民新闻家。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1930年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中共晋察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晋察冀日报》社社长、总编。1949年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1958年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