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
高建国著长篇报告文学
《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是军旅作家高建国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首发于《人民文学》2015年第12期,2015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该书反映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以新四军老6团为骨干的“江南抗日义勇军”,按照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上的战略部署,根据周恩来为新四军制定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叶飞率领下,于1939年5月挺进苏南东路地区日伪重兵据守的河湖港汊水乡,机动灵活打击敌人,开辟以阳澄湖为中心的苏常太和澄锡虞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艰难曲折过程,展现了1939年10月“江抗”主力奉命西撤北上后,以刘飞、夏光为代表的伤病员,不屈不挠坚守阳澄湖芦荡斗争,终使芦荡火种再度燎原,此后在谭震林领导下,东路地区抗日武装和根据地建设再度大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作品生动地描述了以毛泽东周恩来陈毅谭震林叶飞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祸的危急关头,洞察历史风云,把握战局走势,科学制定持久战和敌后游击战等大战略,领导抗日军民在因地制宜实施战略中创造性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历史进程,以及兼有战略家和诗人气质的毛泽东领导创作修改红色经典,艺术地再现于江南水乡实施的敌后游击战争战略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了统领全篇的另一条贯穿线,栩栩如生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毛泽东、周恩来、陈毅、谭震林、叶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感人风采,刻画和塑造了刘飞吴焜廖政国夏光乔信明杨瑞年等新四军指战员的生动形象,使作品形成了思想、文学、史学三金铸一的鲜明特色。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该作品2015年12月出版,但从酝酿到成书却历经30年。
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高建国一走入驻豫第二十集团军,便立刻发现了这支部队与其他部队的迥然不同处:同为离退休干部,其他部队的多有在家喂鸡种菜抱孙子者,而这支部队的“老员外”们,则乐此不疲写书照相做报告;同样南征北战,这支部队的历史与更多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密切相关:《东进序曲》《黄桥决战》《柳堡的故事》《红日》《战上海》《霓虹灯下的哨兵》,而现代戏《芦荡火种》《沙家浜》,就取材于这支部队36个伤病员阳澄湖的斗争经历。
历史隐秘角,以“江抗”为代表的新四军部队所具有的鲜明文化特质,令高建国不禁怦然心动。原来英勇善战的革命武装,不都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能打仗、有文化,这或许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若干劲旅本质但却长期被忽略甚至遭曲解的一个重要特征。
高建国翻阅史料得知,这支部队是保留最完整的新四军主力。1937年淞沪会战后,上海民众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大量青年学生、市民参加新四军,有不少高中生,手拿钢枪,兜揣钢笔。随着不断深入了解部队历史和接触“江抗”前辈,高建国萌生了再现这段历史的想法并着手搜集资料。
2005年,上海新四军“沙家浜部队”历史研究会组织老同志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高建国应邀与会,“当时楼上楼下坐得满满的,多来了100多人,现场有57副拐杖、26辆轮椅!”大会主持人公布的这个数字,令高建国深受震撼。上海之行后,高建国越来越紧迫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曾与创造历史辉煌的老“江抗”有过交集、占有较多史料且能以正确的历史观秉笔直书的后来者,应当责无旁贷地肩负起重述、再现和回放历史的责任。
2014年夏秋时节,高建国利用节假日和工作余暇起笔写作。一开始,他写了中篇报告文学《朝霞映在阳澄湖上》,成稿后感觉比较平,只把大家大致知道的故事又讲了一遍,就放下了。这一年的10月2日,高建国来到苏州革命博物馆,伫立在陈放取自刘飞胸中子弹的展柜前凝神结思。1939年9月21日,“江抗”政治部主任刘飞,率部在江阴顾山与来袭的“忠义救国军”激战,这颗子弹从敌步机枪中射入他的肺部,伴随他走过45年的军旅生涯。烽火远去,厮杀渐歇,但高建国感到,那颗黑与红的经历参半、烙印着特殊历史而又令人憎爱交加的子弹,70多年来从未停止过飞翔,不仅引发了红色经典创作,而且打开了透视中国共产党人战略运筹和苏南东路地区抗日英雄谱的窗口。2015年3月,高建国另起炉灶、重新架构,以《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为题,开始还原“江抗”和红色经典成长的历史。
作品鉴赏
《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显然是一部有着巨大历史容量与思想内涵的作品。那颗从战将刘飞去世后将火化的遗体中取出的子弹,就颇具强烈的象征性和寓意性,其所证实和诠释的是作为中国革命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新四军为代表的人民武装,在风雨如磐、铁血交迸的战争年代所走过的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其包蕴的历史意味与象征意味是如此的深刻与浓重,即便是历史本身已渐行渐远,但它永远都不曾过时,值得现今的人们在新的时代视点上不断地对之进行揣摩、认知与思索。高建国在作品中用大量采访与搜集所得的史料,以凝重酣畅的文笔为读者重述了新四军既为人们熟知又陌生的历史,特别是又突出以新四军之一部“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在常熟一带错综复杂的抗敌斗争经历为主线展开波澜壮阔的叙述,清晰而自如地梳理了历史本身的纵横交错与来龙去脉,颇为详尽地再现了众多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让人们了解和走进的无疑是一部有着五彩斑斓而又意蕴深邃的革命斗争史。
跟随作者情感饱满、言真字实、文笔精湛的叙述,读者仿佛回到70多年前喋血抗战中的皖南与苏中,弄清了新四军这个命运多舛的部队困境中的奋斗与抗争,弄清了血雨腥风之中发生“皖南事变”的始末,弄清了各种政治、军事势力盘根错节之中“江抗”艰难的斗争,弄清了隶属新四军的部队后来在解放战争中所建立的卓越战功等等。书中通过对与新四军及“江抗”相关的人物绘声绘色的描写刻画,让读者重返惨烈无比的历史现场,再识危机四伏、诡秘难测的历史风云,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为建立新中国所做出怎样的隐忍、斗争和牺牲。读这部作品使人们深信,历史仿佛是述说不尽的,有多少还未被人们所开掘所知晓,有多少细节与意蕴对于现今而言仍然是极为新鲜生动的。这需要作者以极大的热情,耐心而坚忍地深入到历史与现实的生活中去搜寻,在掌握大量第一手的或权威性的材料基础之上,经过筛选、甄别与提炼,获得对于历史的最本质、最真切的洞察、了解和认识。其所完成的不只是对于历史史实本身的叙述,披露人们前所未闻而又意味深长的秘籍,更重要的是以其立场、慧眼与勇气,把历史的真相看穿与还原,告诉人们历史对于现今的警示与启迪。
作品的另一种视角或文学性特征,则是对京剧《沙家浜》这部红色经典产生过程及其影响的完整叙述。文化的创造是战争生活的自然延伸,作为艺术的剧作可视为战争生活的产物,但其产生亦包含着深刻的意涵。革命战争胜利之后的必然逻辑,就是人们所能想到或竭力做到的,就是通过文学艺术的表达,实现对战争及其所富含深意的再现与表现,在历史的土壤上诞生经典和积淀精神。战后迅即展开的局面蓬勃的创作,催生了众多的带有浓郁战争生活气息的急就章式的作品,然而,从纪实文学作品《血染着的姓名》到获得巨大成功的沪剧《芦荡火种》,再到改编移植的京剧《沙家浜》,走完艰难的改编之路成为可圈可点的精品而一举全国爆红,既有荣耀亦非坦途,在山重水复千回百转中将“江抗”在芦荡中的斗争生活片段升华为堪称经典的京剧《沙家浜》,无疑是一次高度艺术化的过程。朴素的历史与文化的创造在奋力地追求中自然而又奇妙地结合,使得新四军许多本质的特征得到很好的突出与充分的展现。
作品回顾与描写了这部红色经典诞生的轨迹及其巨大的政治效应。这部红色经典的产生似乎有着巨大的偶然与必然因素在其中产生作用,其叙述深刻地反映了一定时代背景下的政治意志与文化意志,这不只是对时代的投影,而更是彩绘,展现出文化上的斑斓图景。作品对秘闻的揭橥,对经历者的串联,既令读者读起来兴致盎然,也让读者为作者持有一种公允的立场和态度而首肯。其客观写实的严肃文笔令人看到这部经典之作孕育、诞生和成长之路,看到围绕这部剧作所具有的时代经纬与特殊影像所具有的某种文献性的价值。从这样一个创作的流程,人们不仅再次洞见了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风云,也熟悉了与此相关的那些历史的旧闻与重要的人物,如崔左夫、陈荣兰、朱一、汪曾祺赵燕侠洪雪飞谭元寿等相关人物。这一切既告诉人们一部经典产生之中至今仍令人深思的沟沟坎坎和点点滴滴,又有介入其中的某些耐人寻味的政治密码和时代印迹,作者在其中都显示出了颇为公允、值得称道的写作风范。
读者从作品中所感知到的,是作者关于历史与现实、战争与文艺、实践与精神等诸种关系的勾连与映照。作品既是对历史的富于温度的写实与再现,又是从现今的制高点上带有历史纵深的立体思考;既是对某些历史迷雾与尘埃的诘问与廓清,又回到某种事实的基点上去进行精细的审视与考察,告诉人们历史本身的丰富、曲折与惨烈,以及它对于人们现今所富含的喻示。作者在还原与洞穿历史的整体及其细部的同时,伴随着现实的回望与探询,那种自由而又有着严格逻辑的叙事,在书中有时如行云流水般飘逸,有时如江河奔腾般直泻而下,使之在多姿多彩、错综复杂的历史中穿行时,将史家的精确、作家的深挚与军人的坚定融合起来,显示出一种毋庸置疑、掷地有声而又动人心魄的写作风骨与旷达情怀,实现了思想性、文学性、历史性的有机融合和统一,从而使历史的回环往复,时代的风雨变迁,人物的生死传奇,地域文化的浸染蒸腾,都积淀在作品的提炼与概括、感喟与书写之中,也使之犹如一道道彩虹,在对历史与文化的重新审度与挥洒中完成着作者期冀的精神酿造与发散,让这一段独特的革命史再次大放异彩。
作品影响
2017年6月6日,《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获得第六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长篇作品)。
2016年5月29日,由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杂志社山东省作家协会、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文化处共同主办的高建国长篇报告文学《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作品评价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高建国这部作品是非常成功的,从一颗子弹切入……翱翔和穿越了整个新四军曲折发展和壮大的历史,一直到解放后。我觉得这是对革命先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和祭奠,这种写法非常好。”
评论家白烨:“这部作品有三个贡献。一是由刘飞身上的一颗子弹切入,构成了抗战时期一个重要的历史史诗。作者通过深入采访、实地调查、史料整理等多种方式,全面准确地把这段历史写出来了。二是以阳澄湖36个伤病员的故事为主线,揭示了新四军在艰难环境中的苦斗。三是作品把二十军的历史写出来了,这是很有价值的。二十军是三野第一个军,贡献非常大,刘飞是二十军首任军长,二十军的历史应得到完整展现。”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孙书文:“作品不拘于刘飞等伤病员芦荡斗争经历,而是把传奇故事还原于历史大势:在抗战由战略防御进入相持阶段之时,毛泽东高瞻远瞩作出党的工作重点是在敌后农村开展游击战争的重大战略决策。新四军挺进苏南,在中国革命史上奏响了意义深远的东进序曲。”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这部作品是正确地、健康地、真实地揭示革命历史中的一些重要片段,不回避残酷,不回避内部矛盾,不回避生存的艰难,这样的作品有说服力。作品给我们今天再写革命历史题材,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写这样的东西,过去那种简单、机械、新闻宣传式的写法不行,像抗战神剧的写法也不行,就是要很好地、真正地还原历史。”
中宣部文艺局办公室主任赵海虹:“高建国对笔下人物都充满着感情和真情,是带着感情和真情来写的。看着书中摘录的这些信件,你就觉得跟这些历史人物能够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确实让我们感觉到革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著史者的历史视野和价值取向,决定了他对史料的处理方式。这部作品的超越性,恰恰是能够以今人的情怀,历史地还原一群信仰共产主义的战士,如何在特别不利的艰险环境里,克服各种困难甚至牺牲生命,坚守住信仰的英雄壮举。”
文艺评论家汪守德:“在时下某种任意抹黑甚至是颠倒历史的乱象面前,作家表明自己坚定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态度,其所进行的不仅仅是新四军历史和浓郁文学化色彩的写作,而是竭力从历史与现实的层面,让人看到历史苍茫、血色迷漫中,新四军这支部队令人赞佩的战斗意志、文化气质和精神境界。”
出版信息
《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首发于《人民文学》2015年第12期,2015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高建国,男,1954年10月生,青岛市黄岛区人。军事学博士,博士学位论文《21世纪中国军事人才发展战略构想》,于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世纪80年代出版《当代中国军人婚姻透视》《地球第一雕塑》《东方写真录》等4部作品集。主要获奖作品有,1988年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上的中篇报告文学《本世纪无大战》,获全国百家期刊“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二等奖、《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和济南军区业余文艺创作一等奖;同年发表的中篇报告文学《绿色罗曼》获首届《三月风》文学奖金奖。2014年发表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上的散文《焦裕禄的家风》,2015年获“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全军征文奖、第三届长征文艺奖。2015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散文《冰湖上的小木屋》获人民日报社和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故事”征文优秀奖;散文《历史深处或蒹葭苍苍》获“沙家浜精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征文特别奖。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4 23:1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