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 《把握艺术“特殊的色彩”》:“这部片子,表明了
戏曲艺术和
电影艺术在反映生活的真实上有着不同的规律,不能
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锅煮’。”
厨师做菜,大概不会把青菜萝卜、牛肉海鲜放在一起煮,因为其结果,必然是有的煮得
稀烂,有的半生不熟,最后煮成一锅烂菜。
但是,如今有些教师,在教学上却习惯于“一锅煮”,他们把全体学生从早到晚“绑”在一起,让所有学生一起听老师讲授,一起布置作业,一起进行复习,学习内容一样深浅,指导手段一个
模式,还美起名曰是“ 面向全体学生”。这种一锅煮的方法是面向全体学生吗?所谓面向全体学生,应该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都能在知识的大海里游泳。但是,“一锅煮” 的方法刚好与之相悖,一方面,他加重了学生负担。学生一天到晚被“绑”在教室里,学习时间超重,作业负担过重,还有过不完的考关,排不完的名次,心理负担太重,几乎成了一个“读书机器”,身心健康怎能不受影响?另一方面,它不因人而教,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是具有一定能力、情感和需要的个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智力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爱好不同,记忆的特点也不同,怎么又能用同一种方法,同一个模式去施教呢?怎么能 “一锅煮”呢?
面向全体学生不能“一锅煮”。高明的厨师,是很讲究烹饪艺术的。不同的菜,要选择不同的调料,掌握不同的火候,甚至使用不同的炊具,有的炒,有的炖,有的煮,有的涮,有的烧,有的煎,等等,并不只是“煮”之一法。
教育、教学也是这样。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我们提倡因材施教,最主要的就是给学生“松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精雕细刻。对成绩好的、天赋高的学生,要善于发掘培养,鼓励拔尖挺秀,不忽视对他们的严格要求,不用一般的进展和目标去束缚他们,而是不断地、逐步地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吃得饱”。
对成绩差,天分低的学生,给他们创设低起点,小台阶,鼓励他们快步上,不提出过高、过急要求,而是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使他们“吃得下”,吃得好“,千万不要搞通用化、公式化、一刀切、一锅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