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不染(拼音:yī chén bù rǎn)是一个
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唐·
释道世《法苑珠林》。
成语出处
唐·
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一尘不染”。
成语典故
唐高宗年间,弘忍大师开坛讲学,当时他的手下有五百余名弟子,最有慧根的当属大弟子神秀。神秀,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少年时为儒生,游学江南,博览经史。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神秀在洛阳天宫寺出家。五十岁那年,他翻山越岭,不远千里,投于弘忍门下,从事打柴、汲水等劳役以求法。
六年来,他夜以继日地在弘忍身边服侍,深为弘忍器重,遂擢升其为上首弟子。当时,神秀被大家公认为禅宗的衣钵继承人。
弘忍感到自己渐渐老去,便想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这天,他召集众僧,要求每人作一偈,以便了解各人的道行深浅。神秀悟道颇深,当即在寺院的廊壁上题了一首偈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这个偈子的意思是说,要时刻照顾自己的心灵,通过不断修行来抵御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神秀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弘忍见到后大为赞赏,让众僧都来诵念此偈。
在弘忍大师的座下,还有一个弟子名叫慧能。慧能自幼家贫,三岁丧父,后迁居南海。年纪大些后,他就卖柴养母。有一次,他无意中听人诵读《金刚经》,便决心出家学佛。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他来到湖北黄梅参拜当时的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请求学法。
一天,慧能听到有人诵读神秀的偈语,就感叹道:“听起来确实很妙啊!可惜,境界不是很高。”到了夜间,慧能央求一名会写字的僧人在神秀的偈语旁边另题了一首自己作的偈诗:“菩提本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无埃。”慧能的偈子表达的是一种出世的态度,它的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若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抵御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种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大师看到这个偈子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当他听说是慧能后,就命人将他叫来,并当众批评慧能:“你写的乱七八糟,简直是胡言乱语!”说完,又亲自擦掉了这首偈诗,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转身就走了。众僧之中,唯有慧能真正理解了五祖的意思。这天夜晚,三更时分,慧能来到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金刚经》,并将衣钵传给了他。
成语寓意
一尘不染是人生的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气质,一种精神。正如人每天要洗脸一样,要勤于打扫、保活自己。让坏的物质、事情只能在自己身边环绕,而不要让其融及到心中。
成语运用
“一尘不染”原指佛教修行者身心纯洁,不为六尘所沾染,现代汉语中泛指人的品格高尚,不沾染坏的习气;也形容环境清洁,物体干净。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一尘不染”也作“不染一尘”“一尘不沾”。
唐·田颖《揽云台记》:“花朝月夕,独自爽怀,一尘不染,万念胥空。”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荆公议论》:“范蠡霸越之后,脱屣富贵,扁舟五湖,可谓一尘不染矣。”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九:“他从小出家,真个是五戒具足,一坐不染,在皋亭山显孝寺住持。”
宋·范纯仁《私忌疏文》:“伏愿慧日圆明,智灯寂照,悟万缘之非有,子诸幻之无常,不染一尘,顿超十地。”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二二章:“全国解放了,部队进城了,许多干部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进攻,犯了错误,而梁必达一尘不染。”
梁遇春《黑暗》:“奥古斯丁、托尔斯泰都是走遍世上污秽的地方,才产生了后来一尘不沾的洁白情绪。”
魏巍《火凤凰》一八:“虽然都是破旧房舍,但里里外外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看去十分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