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为农历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
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
除夕夜、
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
除旧布新、阖家团圆、
祭祀祖先的日子,与
清明节、
七月半、
重阳节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
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节日起源
节日背景
名称由来
“除著”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过了除夕晚上十二点,就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新的一年了。民间也叫“熬年”。另据《
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说,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每年将尽的时候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据说这也是当时“除夕”节令的习俗之一。相传远古时,“夕”是凶恶的妖怪,常危害百姓,百姓求助于“灶王爷”也降伏不了“夕”。于是,灶王爷便求助天宫,天宫派了一个叫“年”的少年神仙,在腊月三十晚,下凡除掉“夕”。从此,百姓便把这晚叫“除夕”,并燃爆竹,以示纪念。
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廿九,但不论如何,它都是阴历年的末尾。如果腊月正巧碰上农历小月,大年三十就会“缺席”。2025年至2029年的5年里,都没有大年三十,大年二十九过后,就将迎来大年初一。
历史沿革
4000年前,除夕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公元前2000多年,舜为天子,带部下人员去祭拜天地,以此表达丰富收成之感恩,此后,人们继续这一天祭祀天地。
夏朝时期,人民使用
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
腊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
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相应每年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推行公历,一度将除夕定义为公历12月31日。但民间依然沿用农历来庆祝除夕。
民国二年(1913年)7月,袁世凯批准以腊月三十为除夕,并在次年起开始实行。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二十四节气的“
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农历腊月三十设为“除夕”。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2008年1月1日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3号,除夕正式定为中国的
法定节假日。
2014年1月1日起,依据国务院关于修改《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4号),除夕不再作为中国的法定节假日。
2023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鼓励各单位结合
带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实,安排职工在除夕(2024年2月9日)休息。
2024年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决定》明确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节日习俗
拜神祭祖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报祭祖先的恩德。除夕是过年的重要时刻之一,人们会摆上菜肴、倒上美酒,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不仅涵盖了所有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民俗节日永恒的主题。
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家庭会选择到宗祠拜祖,而大多数家庭则是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照长幼顺序上香跪拜。祭祖时通常准备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象征着丰饶和尊敬。
置天地桌
天地桌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专门为除夕设立。对于没有大佛堂的家庭来说,天地桌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年终岁尽时对神佛的一次大酬劳,也用于接神。此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了挂钱、香烛、五供、大供外,还有许多临时性的偶像如“百分”、“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的画像以及福禄寿三星的画像等。
这些偶像有的在接神后即被焚化,有的则需等到破五或灯节才焚烧。天地桌的位置不固定,取决于堂屋的空间大小,可以置于屋中或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贴年红
贴年红,即是贴
春联、
门神、
年画、
福字、
横批、
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门神: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春联:即对联,亦名“门对”“联对”“桃符”等。一说春联来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窗花: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吊钱:贴吊钱的历史由来已久,因名称中带有“钱”字,把它们挂在门前檐下,预示着新的一年中财源会滚滚而来。
倒“福”字:每逢新春佳节,有的地方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倒“福”字。春节贴倒“福”字,取其谐音“福到了”,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它源自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进行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既丰富多彩又讲究意头。席上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莲藕(寓聪明)、生菜(寓生财)、生蒜(寓会计算)等多种食物,旨在追求吉利。年夜饭是中国家庭团圆的重要时刻,这顿晚餐是一年中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餐。
压岁钱
压岁钱,广东称之为“俾利是”,春节习俗之一。长辈会在年夜饭后派发压岁钱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这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是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的重要时刻。放爆竹不仅是辞旧迎新的标志,也是人们表达喜庆心情的方式。在这一刻,爆竹声响彻云霄,象征着对过去一年的告别和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待。在一些地方,除了放爆竹外,还会在庭院里垒起“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欢乐地活蹦乱跳,放着爆竹。屋内灯火通明,庭前火花灿烂,屋外则是震天的响声。对于经商人家而言,放爆竹还有大发大利的意义。
守岁
守岁,又称照虚耗、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全家团聚,迎接新岁到来;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的地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即通宵守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接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活动。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会给来人赏钱,送财神的人口中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人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送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多种药材配制而成。饮用屠苏酒的方法很特别,一般是从最年少的开始饮用,这大概是因为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会在年前烧好一盆饭供过年,称为“隔年饭”,寓意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煮成,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意为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准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民俗传说
熬年守岁
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名为“
年兽”的凶猛怪兽,每隔365天就会在夜晚出现,袭击村落,吃掉牲畜甚至人类。人们发现“年”总是天黑后出现,破晓前返回山林。于是,为了抵御“年”的侵害,每到这一天晚上,百姓们会提前准备好丰盛的晚餐——年夜饭,供祭祖先祈求保佑,并全家围坐在一起表示团圆。吃过饭后,大家不敢睡觉,聚在一起聊天壮胆,以度过这个被认为是危险的夜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行为演变成了除夕守岁的习俗,象征着驱走邪瘟病疫,迎接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此习俗自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仍被保留。
创建历法说
古时,青年万年发现当时的节令混乱,决心制定准确的日历。通过观察树影和利用滴泉的灵感,他发明了日晷和五层漏壶来测量时间,并发现四季轮回周期约为365天。国君祖乙对天气变化感到困扰,万年向其解释日月运行规律后被留在宫廷,负责创建历法。在天坛边的日月阁,万年成功制定了太阳历,建议设立一个节日以庆祝新春的到来,祖乙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命名为“春节”。多年后,万年将完成的太阳历献给继任的国君,国君为纪念他的贡献,将此历法称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这个故事传说中成为了春节和挂寿星图习俗的起源。
春联和门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鬼域世界里有一座山和一棵覆盖三千里的桃树,树上有金鸡,其鸣声能驱使夜间游荡的鬼魂返回。桃树东北处有两位神人神荼和郁垒守护鬼域大门,他们会捉拿作恶的鬼魂并喂虎,因此受到民间敬重。人们用桃木雕刻他们的形象或名字放置门口以避邪,这些桃木板后来演变成写有对联的“桃符”,用于新年装饰,表达美好愿望。
到了宋代,红纸上的对联取代了桃木板,成为新春时节门窗两边的装饰,象征着祈福迎祥。门神的形象也成为了正气与武力的象征,用来抵御邪恶。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神荼、郁垒,唐代的秦叔宝和尉迟恭也因保护唐太宗免受鬼魅骚扰的故事而被奉为门神。这些门神总是成双出现,怒目圆睁,手持武器,守卫民居大门,以确保家庭的安全与幸福。
节日内涵
在秦汉时期,除夕成为了举国重视的重大节日,与
腊八节、
扫尘日共同构成了年终的大祭活动。作为这一系列祭祀活动的高潮,除夕的庆祝内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蜡祭与腊祭,一方面通过腊祭来缅怀和祭祀先祖,另一方面则通过蜡祭来向众多神灵表达感恩与回报。在这其中,除夕扮演着核心角色,是家庭团聚和敬奉祖先的重要时刻。
除夕,作为“月穷岁尽之日”,其功能逐渐演变,主要发展成为“辞旧迎新”的象征。而除夕的祭祀仪式,在少数地区得以延续古风。
花蓝瑶人认为除夕夜祖宗回家团聚,大年初一一早就要离开,所以,儿孙需要鸣炮送行。
节日影响
国内影响
在中国,春节的庆祝活动尤其集中在除夕这一天,这是一个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通常会在欢快且愉悦的氛围中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除夕夜,人们往往会熬夜较晚,这期间的家庭活动包括享用丰盛的年夜饭后,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分享过去一年的经历,并表达对未来的期望,这一传统习俗被称为“守夜”。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许多家庭除夕夜的新传统。
国外影响
在韩国,
春节的准备时间一般就是除夕这一天。除夕是韩国的法定假日,人们都会在家里为初一的祭祀活动做准备。
文艺作品
诗句作品
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