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鸡
锦鸡属鸟类的统称
锦鸡(学名:Chrysolophus)是锦鸡属鸟类的统称。共有白腹锦鸡、红腹锦鸡2种,雄鸟的头顶、背、胸为金属翠绿色,羽冠紫红色,后颈披肩羽白色,具黑色羽缘,下背棕色,腰朱红色;飞羽暗褐色,尾羽长,有黑白相间的云状斑纹,腹部白色,嘴和脚蓝灰色;雌鸟上体及尾大部分为棕褐色,缀满黑斑;胸部棕色,具黑斑。锦鸡以其体纹灿烂如锦,故名。
动物学史
分子系统发生研究表明,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分化时间较短,约为(1.75±0.40)百万年。
形态特征
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60厘米。雄鸟头顶、背、胸为金属翠绿色;羽冠紫红色;后颈披肩羽白色,具黑色羽缘;下背棕色,腰转朱红色。飞羽暗褐色。尾羽长,有黑白相间的云状斑纹。腹部白色。嘴和脚蓝灰色雌鸟上体及尾大部棕褐色,缀满黑斑。胸部棕色具黑斑。
栖息环境
锦鸡主要栖息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及落叶林及林间灌木林中,有时也见于稀树灌丛、草地及农田耕地。红腹锦鸡大多生活在海拔800-1600米的山间,出没于矮树丛和竹林间,夜晚在松林低枝上歇息。到了冬季,尤其在降雪以后,山中缺少食物时,就成群离开深山,到雪已融化的梯田中觅食,到了晚上又复上山,回到过宿的处所,栖息在树枝上。白腹锦鸡常栖息在海拔2000-4000米高度的山地,较红腹锦鸡所栖息的地带为宽。常栖于多岩而荒芜的山地,出没于多荆棘的灌木丛中及矮竹间。
分布范围
锦鸡为中国特有鸟种,分布于中国青海西南部、甘肃和陕西南部、四川、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及广西等地。早在1740年红腹锦鸡就被引入欧洲驯化饲养,1828年白腹锦鸡被引入英国。
生活习性
习性
白腹锦鸡单独或成对地活动,有时可见2雌1雄同处一起。但到秋冬时常20-30只结集成群,叫声嘈杂粗涩,善奔走。白腹锦鸡的季节性迁移较红腹锦鸡显著,夏栖高山岩嵴,冬到山麓地带。五月开始繁殖时,雌鸡在山坡上行到人畜罕见的地面、林下较为空旷处。活动时异常机警,听到异常响声或发现危险迅速奔跑。白腹锦鸡在林中奔走的速度极快,如奔逃不及,则迅速起飞,落至高树或顺山坡滑翔而下。
鸣叫
红腹锦鸡清晨发出“嚓嚓”声,此时,附近山上的雄雉也会呼应,此起彼落,长鸣不断。
食性
锦鸡属高山雉类,十分耐寒,食性广,耐粗饲,是以食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鸟类,主要以各种植物的茎、叶、果实及种子为食,如蕨类、麦叶、草籽、豆类、麦子、玉米等。也食部分昆虫。
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
红腹锦鸡一般在3月下旬进入繁殖期,这时,结群的群体分开。发情时,舞姿翩翩,雄鸡见到雌鸡,环绕着雌鸡作往返而急促奔走;有时,也会作转身换向。奔走时略呈跳跃,并发出呜叫的低声。每次表演次数,要看雌鸡体位变动而定。雌鸡体位变动大的时候,雄鸡因奔驰耗时较多,因而,舞蹈次数少;雌鸡体位变动小的时候,则舞蹈次数多。繁殖期一般延续到6月中下旬,整个繁殖期在80天左右。在低纬度、低海拔地区的金鸡繁殖一般早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红腹锦鸡。在自然条件下一般红腹锦鸡在2年龄时性才能成熟。繁殖开始时雄鸡间相斗非常激烈,胜者各占据一个山头。雌鸡发情时不动,雄鸡则头冠耸立,颈部和胸部羽毛蓬起,耷拉双翅围绕雌鸡来回转,踏背交配后进入灌木丛中。4月中、下旬,雌鸡即选择隐蔽的地方筑巢产卵,抱窝育雏。每窝产卵10-15枚,甚至20枚,人工驯养的最高已达40多枚。卵呈椭圆形,光滑无斑,重26.7克。
白腹锦鸡是一雄多雌的多配型鸟类,繁殖季节雄鸡有占区和争雌斗殴行为,交配时有固定的仪式化的求偶炫耀。交配后雌鸡独自营巢产卵、孵化、育雏。白腹锦鸡的食性和红腹锦鸡相似,两者之间可相互杂交。
锦鸡产蛋前表现出急促不安,在巢箱附近奔跑,进巢箱片刻又出来,反复数次进入巢箱内;头向外,用嘴叼巢箱边缘的碎草,向身后左右抛掷,经10-20次后方蹲伏巢中产卵。锦鸡的孵化期为22-24天。孵化可用家鸡代孵和电孵化。前者适用于少量养殖,后者则应用于规模养殖。人孵前先消毒种蛋,入孵后5-7天第一次照蛋,挑出未受精蛋;第二次照蛋在孵化第14天时进行。温度控制在38℃,湿度控制在65-70%。孵化期间每隔2小时翻蛋1次,第20天起停止翻蛋。寿命可达6-8年。
养殖技术
孵出的雏鸡等羽毛干后,移人育雏室内。育雏室地面应铺上细沙或铡短的稻草或秸秆,放置水槽和料桶,并应注意育雏室的温度、湿度和通风。育雏温度,1-3日龄为32℃;4-7日龄为30℃;8-12日龄为28℃;13-30日龄为25℃;30日龄后可在正常室温下饲养。
雏锦鸡的饲料,最初几天用熟蛋黄和面包虫,每日喂5-6次,每次饲喂量不宜太多;3日龄后加喂土霉素、5%葡萄糖水,以防止肠道疾病;7日龄后,可按市售小鸡料40%、熟蛋黄20%、面包虫20%、青绿饲料10%的比例喂给;30-60日龄,可按市售小鸡料45-50%、熟蛋黄5%、面粉虫5-10%、花生粉和黄豆粉各5%、青绿饲料15-25%的比例配制投喂;60日龄后,按青年鸡的方法饲喂。
整个育雏阶段应在饲料中添喂些禽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除喂食外,整个育雏阶段应保证清洁饮水,适当的室温控制,食具、场地的定期消毒,良好的通风,预防鼠害。在14-20日龄时应进行断喙,40-60日龄时再断喙1次,这样不仅控制锦鸡间相互啄斗,减少吃食浪费;亦可减少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的发生。
60日龄后的锦鸡,羽色与成年雌鸡相似,个体略小,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较雏鸟显著增强,此时应转入网舍内饲养。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2-3只为宜。网舍内应设栖架、水槽、食槽等。3-10月龄的锦鸡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可用市售的家鸡配合饲料为主,酌情增加5%鱼粉,适量的碎花生米、面包虫、青饲料。一年龄的雄性锦鸡可完全用一般市售鸡饲料代替。一年龄的雄性锦鸡有求偶行为,在繁殖季节容易互相啄斗,轻者打得头破血流、重者死亡,要引起注意,将好斗的鸡挑出,单独饲养。
种用锦鸡如系野外捕捉,需进行驯化,使之适应棚舍环境。在繁殖季节,应在棚舍内放置巢箱(产蛋箱),每天傍晚检查产蛋情况,发现蛋要及时取出。种用锦鸡的饲料以市售蛋鸡种鸡料为主,适当增加油脂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如花生、葵花籽、面包虫(黄粉虫)、蝗虫等,并经常补充足够的青绿饲料。
下级分类
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雄鸟头部具有金黄色丝状羽冠;脸、颏和喉锈红,后颈围以橙棕色的扇状羽,形成披肩状;上背浓绿,背的余部和腰均浓金黄色。下体白喉依次纯深红色,肛周淡栗色。尾羽黑褐色,布满着桂黄色点斑。雌鸡头顶和后颈黑褐色,上体余部大部棕褐色,而满杂以黑色虫蠹状纹。下体棕黄色杂以黑斑。尾棕褐色,具黑色横斑和虫蠹状纹。虹膜、肉垂、眼周的裸出部均淡黄色;嘴和脚均角黄色;雄鸡跗蹏具一短距。
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雄鸡头顶金属翠绿色,枕冠丝状呈朱红色,翎领白色,边缘墨绿色。上背、扇羽及胸均为金翠绿,背和腰橙黄色,下背转为橙红色。尾羽修长而稍曲,满布斜形带斑和黑绿色云石状花纹。腹部纯白,通体棕褐色,满布黑褐色和虫蠹状花纹,尾羽棕褐色亦具黑褐色波形横斑。
杂交锦鸡:该个体兼具红腹锦鸡与白腹锦鸡成年雄性的羽色特征,为两种锦鸡的自然杂交后代。锦鸡属自然杂交的记录较少。此个体为雄性成体,兼具红腹锦鸡与白腹锦鸡成年雄性的羽色及形态特征:额、冠羽及腹部红色;喉、上胸及背部羽色深,上背及两翼羽色深绿,呈金属光泽;后颈部披一片白色扇状羽,羽缘黑色;腰及翼下两胁黄色;尾羽长而下弯,斑纹及形态与红腹锦鸡雄鸟相近;尾上覆羽绯红。在中国古代花鸟画中,也有描绘皇家园囿中杂交锦鸡的作品。
近种区别
锦鸡造型近似,面部毛发均匀分布而无裸露。喙部和双足为蓝灰色,离趾足。雄鸟色彩绚烂,其头顶、背、胸为翠绿色,羽冠呈紫红色,后颈披肩羽呈白色,下背为棕色,渐转为朱红色。飞羽呈暗褐色。尾羽长,有黑白相间的云状斑纹。雌鸟为棕色,有较多黑斑。
雉,古称“野鸡”,体型大小与蓄养鸡类似。雄鸟普遍具有绚丽的羽毛及极长的尾羽,形似锦鸡但面部有肉质凸起物,无羽毛覆盖。雌鸟尾羽较短,毛色较为黯淡。雉的体形较长,近似橄榄型而背部较为平缓。眼周均无毛发,露出皮肤,呈红色,头顶上方有两个小型的耳羽束,外观便如耳朵。喙部较均匀,色淡黄。头顶至脖颈处及眼周围均呈蓝绿色,颈部毛发形成一个天然的环状。身体色彩整体呈褐色,而多黑白斑纹。双足为离趾足,由于多行走于地面,脚短而健,呈红灰褐色。
保护现状
锦鸡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锦鸡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主要价值
锦鸡已成为观赏雉类,无论是动物园还是养雉爱好者都喜欢饲养。
注:锦鸡的种源少,仅可使用人工养殖,禁止捕捉野生锦鸡。
动物文化
锦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古代帝王冕服有“十二章”之饰,其中的“华虫”普遍认为就是红腹锦鸡,一说凤凰的原型也是它。因其艳丽的外表和非凡的寓意,古代名画中从来不缺锦鸡的形象。
在中国古时,红腹锦鸡还是一种重要的身份象征,在诸多飞禽的排序中,锦鸡仅次于仙鹤,当时二品文官的服饰图案就是锦鸡,其显赫的地位可见一斑。早在殷代,锦鸡那漂亮的尾羽,就被用于制成异常名贵的雉尾扇,只有皇族才有资格使用。据《本草纲目》记载,古时周朝有鷩冕,汉有鵔、鸃冠,都供装饰之用,均为宫庭稀罕之物。李白有诗曰:“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还。”
科学研究
2016年,中国科学家发现,宋徽宗《芙蓉锦鸡图》画中的锦鸡是对900年前鸟类杂交的忠实记录,也是迄今为止关于鸟类杂交的最早记录。这一相关成果发表在了国际鸟类学期刊中。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09:09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