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春风斗古城》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
严寄洲执导,严寄洲、李英儒、李际田编剧,
王晓棠、
王心刚、陈立中主演的战争题材剧情片。该片于1963年11月在中国大陆上映。
剧情简介
1943年,八路军游击队政委杨晓冬潜入华北某古城,在地下交通员金环、银环姐妹的配合下,计划先争取伪团长关敬陶,然后攻城。游击队在一次伏击战中,俘获伪团长关敬陶,又将他放回。关敬陶的被释放归来,引起了日本顾问多田和伪军司令高大成的怀疑。高田让被捕的地下交通员金环与关敬陶对质,金环机智地为关敬陶卸脱了责任,自己英勇就义。之后,杨晓冬的母亲被叛徒高自萍出卖。银环在悲痛而又焦急的情况下不慎在高自萍面前暴露了与杨晓冬的接头地点,杨晓冬也被特务逮捕。高大成想利用母子情得到口供,杨晓冬的母亲为了让儿子坚持斗争,自己坠楼身死。银环在武工队和地下党的配合下,救出了杨晓冬。杨晓冬为完成争取关敬陶的任务,毅然回到古城。
在一次搜查中,关敬陶为杨晓冬解脱了危险。杨晓冬见时机成熟,便与银环亲往关府拜访,申明大义,促使关敬陶率部起义。最后,杨晓冬乘高大成命为伪军出城抢粮之机,在武工队的配合下,消灭了前来监督的特务队长兰毛,带领起义的关敬陶上山。在出生入死的斗争中,杨晓冬与银环真诚相爱,他将母亲留给儿媳的红心戒指送给了银环。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1959年,《野火春风斗古城》的作者李英儒与总后政治部宣传部的李天合作,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北京电影制片厂获悉后,马上将剧本刊发在该厂创作的期刊上,准备拍成影片。与此同时,八一厂的导演严寄洲也看上了这部小说。当小说在《北京晚报》上连载时,他每一期都不错过。小说出书后他马上买来,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严寄洲在抗战时期曾参加过地下工作,对书中的人和事有着切身体会,故而萌生了把它拍成电影的创作冲动。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文艺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上发表讲话,激发了电影工作者的创作探索热潮,八一厂正式决定改编拍摄《野火春风斗古城》。由于李英儒是部队作家,所以,经解放军总政治协调,北影同意把《野火春风斗古城》交由八一厂拍摄。八一厂指派严寄洲牵头编导该片,并决定效仿《姐妹花》《生死同心》,由一个演员扮演金环、银环两个角色。严寄洲于是在其执导的《哥俩好》进行尝试,由张良一人饰演孪生兄弟,为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积累经验。
剧本改编
1962年在拍完《哥俩好》后,严寄洲着手打造《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剧本。之前李英儒与李天的剧本实为小说缩写,与电影容量及要求不甚适应,再加上李英儒当时对原小说也进行了修改,所以,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是在1962年出版的小说修改版基础上改编的。
经过严寄洲与编剧反复研究,确定从小说的情节中抽出一条贯穿全局的红线——杨晓冬、金环、银环等为配合根据地作战,争取伪军团长关敬陶率部起义。
改编之初,有同行建议严寄洲把影片拍成像《英雄虎胆》那样的惊险片。严寄洲考虑后认为《野火春风斗古城》不以曲折离奇见长,主要是写人,写人的命运,应该是一部“爱憎分明、情节紧张”的正剧。他为影片设置了一明一暗两条主线,一是表现抗日斗争“紧张主线”,一是杨晓冬与银环的“浪漫暗线”。但因为改编电影时正值“批判修正主义”,他反复思量,仍舍不得把“爱情”砍个一干二净,因为在他看来,“爱情”是剧情发展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因此,他尝试运用红心戒指为道具,曲折地表现杨晓冬与银环从萌芽到生成的过程。
演员选择
关于金环和银环的扮演者,北影的崔嵬导演向严寄洲推荐了刚拍完《青春之歌》的谢芳,上影的谢晋提议出演过《女篮五号》和《红色娘子军》的向梅。而严寄洲在改写剧本时就有意启用王晓棠,在把同行们推荐的演员考量一遍后,他还是属意王晓棠。
角色塑造
为了扮演金环、银环姐妹,王晓棠除了研读剧本外,还去保定体验生活,特意走访了保定解放七天前牺牲的张勃烈士的妻子范素云,对金环和银环这对革命姐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了把握角色的不同气质,她反复熟读小说,能把书中有关姐妹俩的描述倒背如流。针对自己的性格更接近金环、但与银环差距较大的情况,她在进行角色准备时集中力量突破银环,在平时生活中,从待人接物、开会发言到行止起坐都按银环的一举一动去做,动作尽量温柔。在排练时,根据导演指出的金环泼辣却干练不足而银环文静得让人感觉城府太深的缺点,她又进行了微调。她甚至买来小提琴定音器,反复对照练习两个人物不同的音高、音强、音长、音色,找出金环和银环各自台词不同的发声及气息方式,坚持每天清晨交替练习。进入拍摄阶段后,她还经常根据人物发展逻辑,对原有的剧情进行补充和修改。
影片评价
该片在改编时突出了金环和银环这条主线,对于原著的思想精神是忠实的,通过金环、银环两个相当鲜明的人物突出了地下工作者形象,也歌颂了培养他们成长的中国共产党,与小说的处理各有特色。在刻画金环这个人物时,有两场戏相当动人:一是与关敬陶谈判,一是作为“阶下囚”与多田斗争。“谈判”这场戏既真实生动地表现了金环的性格,也表现出了一个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的气概。第二场戏进一步刻画了人物,展现了正面的戏剧冲突,也很生动感人。扮演金环和银环的是同一个演员,可以看出王晓棠对角色创造付出了辛勤劳动。相貌相似、年龄相仿但性格不同的姐妹俩增加了不少戏剧性,但给演员带来的困难。演员为了区别这个角色做了不少努力,但中心问题还是对人物的不同性格的掌握。演员在小说和剧本创作的基础上较为成功地扮演了金环,表演比较大胆洗练,但扮演银环却显得比较拘谨。在关敬陶的刻画方面,与小说相比,影片表现得简单了些,没有将革命力量和反动力量在人物身上的影响、斗争展现得更为充分些,因此人物的思想面貌就不很清晰,最后的起义说服力也不够,对于此人在敌伪军官中的作用以及中共尽力争取他的必要性等等交代也不够清楚,多少影响了这一人物刻画的思想深度和概括意义。(《电影艺术》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