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所缘缘论》,梵文 Ālambana-parīkşā,藏文Dmigs-pa brtag-pa,佛教唯识宗论著,印度·陈那造,唐·玄奘译,收在《
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主要系依因明三支之法,揭示心外之所缘缘非有,心内之所缘缘非无。
简介
本论之异译本,有陈·真谛所译之《无相思尘论》一卷、西藏大藏经所收之《观所缘(偈)》及《观所缘注》,以及1929年日本学者山口益所译之法译本。
详情
本论之注释书有护法造、义净译之《观所缘论释》一卷,藏译本调伏天之《观所缘(论)注释》。此外有明代明昱之《观所缘缘论会释》一卷、智旭之《观所缘缘论直解》一卷,以及近代吕澄、印沧共编之《观所缘释论会译》。
◎附︰吕澄〈论奘译观所缘释论之特征〉(摘录自《吕澄佛学论著选集》卷一)
余尝以陈(真谛)、奘(
玄奘)、净(义净)、藏(西藏)四译《观所缘释论》互勘,又以《疏》(护法)会《论》消文,章句义解,异同毕见。大抵陈译与藏译,论文与注疏,体势相类,惟奘译独殊。夫奘译之异于陈译,犹可以新、旧传本不一相解,其异于藏译,亦可以慧(安慧)、护(护法)学系各别为言。至于从净译注疏中剔出本论,奘译仍与之异,时代未悬远也,学说应相承也,何以至此,诚有费思索者。今姑设假定之说,逐次论之。
一者,奘净两家所用原本未尝有异也,而奘师翻译修辞改之。
此一假定,盖以奘译文辞通畅为净译所不及。以译例格之,净近于直译,奘则近于意译。由是以言,两译虽有文质繁简之殊,核实相当,其原本犹无害为一类。今从论文取例证之,
颇有符者︰
⑴净译第一颂︰‘设许为因,由非彼相,极尘非境。如根。’
奘译︰‘极微于五识,设缘非所缘。彼相识无故。犹如眼根等。’
陈那论本原为颂体,释论随牒,不必全文,此印土著作通例也。奘译力求整齐,每释皆先引全颂,于是文句未能分段落者必改组而断句,意有未尽者亦必引而足之,错综其词,庐面遂非。此意译之一式,今举即其例也。更勘两译长行亦然︰
⑵净译︰‘如坚润等纵有其事,非是眼等识之境界,尘亦如是。’
奘译︰‘如坚等相虽是实有,于眼等识容有缘义而非所缘,眼等识上无彼相故。色等极微诸和集相,理亦应尔,彼俱执为极微相故。’
奘译据文敷演,不觉其词之酣畅,此又意译之一式也。其
尤甚者︰
⑶净译︰‘由诸极微量无别故。’
奘译︰‘非瓶瓯等能成极微有形量别舍微圆相。’
极微以圆相为量,量同则相同,量异应相异。奘译谓非量有别而舍圆相,此诚曲畅其致,堪云意译之上乘也,又为一式。
据例类推,奘译原本不必与净译异,特译文敷畅,见其文彩有殊而已。然此犹其表也,细按奘译所据以敷畅者又每见特殊之义焉。如一例云‘于五识’,二例云‘俱执为极微相’,皆不见于论文,是必另有所自出也。因此更为之假定曰︰
二者,奘译之
润文非但畅意而已,亦取注释家言以改论。
用注释改论本,此
译家惯技,罗什、真谛诸家皆然。奘师既取意译,引申义蕴,势必依诸释文。今存护法注疏,或即当之。取例证成又有符者︰
⑷论文‘眼等识’奘译改为‘眼等五识’。
论云‘眼等识’,藏译、净译皆不言所等有几,陈译则解作六识,盖本无明文也。护法注疏乃反覆辨证等于五识。奘译之改为五,依此无疑。
⑸‘色等境’改译为‘色境’。
此随上五识而改也。陈、净、藏三译皆云‘
内境’,奘译独改为‘
内色’,局限于前五尘,此与护法注释眼等诸识色为依缘者又合。
⑹‘功能为根’改译为‘色功能’。
此亦因说五识而改。陈、藏两译但云‘功能为根’,不加分别,此义盖本之《二十论》‘识自种子生’一颂。彼以根为识自种,未明言色功能也,护法注疏乃云‘斯所依性同时之根功能之色’。奘译之改,当亦从之。由是《二十论》颂本‘为成内外入,故佛说为二’(从梵本),之为二一句,奘译亦改为‘佛说彼为十’,限以色根。又《集量论》‘自证离言为根境界’(从藏本)之境界一语,奘译亦改为‘色根境界’。茍不对勘梵藏本,‘色根’之言固不辨所自来矣。
⑺‘内境是识一分’亦改译为‘不离识’。
陈、藏等译说‘
内境是识一分’,此义盖本之《摄论》‘色等皆识分别为性’。陈那《集量》亦云‘识生现似自体及境二分’。护法注疏乃云‘
内声、言不离识’。奘译之改,本此无疑。
然则奘译即直据护法注疏以改论耶?细勘之又不尽然。有处本系注疏补充而论已预出,有处注疏本有牒文而论又从删,此皆不为注疏稍留余地。至如颂文‘设所缘非缘’等言,则又注疏所全未见也。因此重为之假定曰︰
三者,奘译改论
非直宗护法之解也,乃别取诸后起之说。
本论要旨在辨析心境,故梵本题名用ālambama,藏译云dmigs-pa,陈译云‘尘’,皆但说‘所缘’也。奘译独云‘所缘缘’。标题既异,绎义全殊,举其要例,如︰
⑻释‘所缘缘’而分析‘所缘’与‘缘’言之。
净译论文解‘所缘’义,一则曰‘其名境者,如彼相生故’;二则曰‘凡是境者理须生其似自相识’。此二钩锁连环,生必似自相,似相必随生,非可割裂为言也。奘译乃改文曰︰‘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令能缘识托彼而生。’其意则以带相为‘所缘’,托生为‘缘’,厘然如不相涉。故谓有‘所缘’而非‘缘’,又有‘缘’而非‘所缘’者。此义不必尔也。盖理实有‘缘’而非‘所缘’,护法所谓非因义即指‘所缘’。至于‘所缘’则无不为‘缘’者,本论明‘所缘缘’而题曰‘所缘’,二名固一实矣。且以二义分解,勘之护法注疏并无此意。如云‘随境之识,彼是能生,彼是所缘’。是则不以能生为‘缘’也。又云︰‘如
第二月,纵令此识有彼相状,由不生故不名斯境。’是又不以带相为所缘也。所谓
第二月者,内布功能均其次已,‘似相之识而便转生’。此内影像为‘所缘’,亦即为‘缘’也。奘译必云有‘所缘’而非‘缘’,斯已异于护法之说矣。
不宁唯是,护法释‘总聚相’云︰‘有色合聚之物,四大为性随胜现相。’而奘译云︰‘色等各有多相。’由是解为‘和集’,不以为‘总聚相’也。护法释‘离彼极微’一段云︰‘瓶等是假,故形别亦应是假。’而奘译略此章句,故云,‘又形别物析至极微’,并不以为离‘分’无‘总’也。使尽依护法释文,不应如此。
是故奘译文义大同护法而不尽同,其所依据殆在继承护法而变其说者。此复何所属乎?或即护法门下胜子三家,或即戒贤其人,今虽不可确指,然胜子著述犹存藏译,戒贤立说亦散见《伦记》等书,茍董理之,其学之所从,当有可考。研唐人学,抉其真相,是所必务矣。今论译文,姑为之说曰︰
⑴奘师译文与其谓为忠实之直译,无宁谓为畅达之意译。
⑵奘师意译与其谓为信于原本,无宁谓为信于所学。
⑶奘译所宗与其谓为护法之学,无宁谓为晚起变本之说。
是数者,皆与历来所以论奘译者相反。然文献足征,治唐人学不可不注意及此也。然而是义难言,盖自奘门诸贤即已惑之矣。请得更端论之。
唐人解《观所缘论》之说,见于基师《二十述记》、《三十述记》、太贤《唯识学记》、慧沼《了义灯》诸书。今从论文姑举二义以衡之︰
(一)‘和合’、‘和集’义。
本论成立唯识,破斥极微和合之执,远源于《二十唯识论》。《论》释第十一颂云(据梵藏本)︰
‘彼一
非是境,多极微亦非,彼聚亦非是,极微不成故。’
‘此复云何?谓若一切色等处为色等识各别境者,此则或应是一,如诸胜论者计有分色。或应是多极微,或应是彼多极微之总聚(Samhata^,唐
译作和合及和集,下同)。然彼一体且
非是境,离诸分外无所可取有分色故。多体亦不然,各各极微不可取故。此等总聚亦非境,如是极微,一实不成故。’
此释多体为境,分别极微与聚而言之,其词犹略。安慧《三十唯识论释》乃释第一颂,引申其意曰(据梵藏本)︰
‘此无外境,只识有境相起,云何可知?外境必以能生似现其相之识方许为识之所缘缘,非仅作因(即许为缘),与等无间缘等应无别故。又执五
识身能缘和合(samcita)似现彼相故。然和合不外诸分之聚集,离彼诸分即无和合相之识故。是故实无外境而只识有和合相生。又即极微和合亦非彼(识之)所缘,诸极微无彼(和合)相故。极微合时与不合时,自性曾无所异,故极微和合亦如不合,不成所缘。又诸余人云,各各极微不观待余,虽非根所分别,然互观待,则为根所取。但彼(极微)有待无待位中自体不异,即应一向为根所取,或(一向)非根分别。若即互待之极微乃为识境,则瓶壁等相状差别,应不于识上生起,极微无有彼相故。又理不应识所现相与境相互异,有太过之失故。’(奘译《成唯识论》卷一糅有此文)
次下云‘极微有此、彼、中央各分故,犹如柱等,非胜义有’。
此释分析和合、极微和合、极微相待、形相差别四义而谈,实启陈那之论绪。解《观所缘》,
必应探此本源,乃尽其意。此中‘和合’谓诸分聚集之假相,‘极微和合’谓同一聚中生灭之极微,‘极微相待’谓极微聚集彼此相资而有异相。第一是《观所缘》之总聚,第二是极微,第三是总聚相。勘《顺正理》卷四,缘‘总聚假色’是上座义;缘‘和合极微’是正理师义。其总聚相虽未见明文,而依护法释此计所由云︰‘有色合聚之物皆以四大为性’。又云︰‘此对法宗许其十处但是大种’,勘《婆沙》卷一二七、《俱舍》卷二,此为觉天之说。《顺正理》卷五引此复云︰‘譬喻论师作如此说’。是则‘总聚相’之义,当属诸
譬喻师也。护法注疏亦谓‘此计于前所立求进无由’。前立和合者是上座,此文转计出譬喻,于理顺矣。唐人之解,独异于此。盖以奘师将‘
总聚’译为‘和合’,‘总聚相’译为‘和集’,遂不审二义相关,而以为相对也。其实‘和合’、‘和集’词义本通,即奘译《顺正理》卷四释上座计云︰‘众微和合方成所依所缘事故。’下文又云︰‘众多和集此用亦无,
故处是假。’‘和合’、‘和集’明明绮互为文,执为对待,诚有所惑矣。由此,唐人又谓‘和合’是经部说,和集是《顺正理》说。其实正理师仍执极微为所缘︰即彼《论》云︰‘和集极微为所缘故。’又云︰‘即诸极微和集、安布,恒为五识生起依缘,无有极微不和集故。’此固无‘相资而有异相’之明文也。以
总聚相之说属于《正理》,大可疑矣。(勘清辨《中观心论》第五品第三十六颂,以积集义救极微之积聚可为所缘,其说‘诸微同类同依一聚为积聚,如象马群;异类异依一聚为和合,如军林等。和合虽非所积集,亦不妨为所缘’云云。奘译《二十论》或取后人破清辨之说,而改译论文欤?)
(二)立破比量义。
陈那立论,必善因明,此殆常情可想像而知者。然其
委细,应由护法注疏抽绎而出。如破极微、和合二义,先引他量云︰
⑴极微是所缘性,与所缘相道理相应故。
⑵总聚是所缘性,因同前。
此二量因无共许同喻,所缘极微或总聚故。由此明其所以,依《论》为二因设二量云︰
⑶极微与所缘相道理相应,是识之因性故,如共许所缘法。
⑷总聚与所缘相道理相应,是识所现故,喻如前。
此假设他宗之义而后破之。因本不共许,亦以假设为共也。次乃就他量出过,先破极微执云︰
⑸极微与所缘相理不相应,许是因性故,如根。
此出前⑶量之因不定过,亦即显⑴量之因不成。次更立量显他宗过云︰
⑹极微与所缘相理不相应,生识不现似其相故,如根。
今重立量破者,护法所谓凡因不定未必决定不成,故应能立、能斥、遮他、显己,而并破之。以生现似其相之识乃成所缘,此是共许(见安慧《三十释》),不待再立。次破和合执,先立量破云︰
⑺总聚与所缘相理不相应,不能生现似其相之识故,如第二月。
此显前⑵量之因有不成过,亦即破⑷量讫。次复设量云︰
⑻总聚非识因性,非实有故,如第二月。成立此已,次乃出正破量云︰
⑼总聚与所缘相理不相应,非识因性故,如第二月。
此二次第而立,护法所谓‘此由非实事,有性等总聚,不是识之生因,非实性故,如
第二月,(既成立已),由斯方立非因性故,不是所缘,还(取喻)如(第)二月’也。《理门论》谓因是‘宗法’,理须决定共许,方成能立能破。今此殷勤,正为斯义。唐人之解,又复不尔。以奘译改颂云‘设缘非所缘’,遂谓‘极微于五识设缘非所缘’合为宗旨,是则无因以立⑸量而能破不彰,改宗不成⑹量而能立亦失,遮他、显己,俱不可知。至于破和合义,以所缘非缘立宗,又与⑺、⑼立破之量全违。本破其不为所缘,乃复用为宗法,亦有昧于立言之方便矣。要之,唐人学者,皆深信奘译为唯一精确直译之文,既无原本之推勘,又无学说之溯源,仅恃思辨,纵横演绎,其短长得失,固有可议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