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是199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叶浩生。
荣获奖项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商品描述
前言
一、本书是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史研究中心组织全国13所高等学校15位作者协作编写的又一本心理学史教材,可供高等学校心理、教育和哲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使用,也可供对心理学和心理学史有兴趣的读者学习参考。参加本书编写的学校和作者分别是: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叶浩生博士,副教授郭本禹博士,副教授刘穿石博士,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方俊明,吉林大学副教授杨韶刚博士,
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彭运石博士,河南大学副教授赵国祥博士,
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常若松,
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宋广文,
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高峰强博士,
华中师范大学郭永玉博士,
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马欣川博士,
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光荣,
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郭斯萍,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正云。此外,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王国芳为本书的编写做了许多工作。.
二、本书的编写历时三载,曾多次召开会议,集体讨论,反复修改,最后定稿。其大致过程如下。
1.1994年10月5日至8日在全国理论心理学暨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鹰潭年会上,由叶浩生、郭本禹、彭运石、郭永玉、杨韶刚、赵国祥、郭斯萍等人发起编写本书。大家初步讨论了编写计划,并商定由该专业委员会西方心理学史学术组组长叶浩生负责筹备召开正式编写会议,郭本禹负责起草编写提纲。
2.1994年11月15日至18日在
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本书的编写会议,由叶浩生和郭本禹主持,讨论了编写提纲、编写体例和写作分工。1994年12月至1995年4月由各作者完成初稿。由于主编叶浩生出国进修,郭本禹代行主编职责。1995年5月至8月由郭本禹负责统审初稿,提出修改意见。1995年9月至10月由各作者完成二稿。
3.1995年10月20日至25日在全国理论心理学暨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长沙年会上,郭本禹主持召开了二稿讨论会,形成修改意见。1995年12月至1996年2月由各作者完成三稿。..
4.1996年3月20日至2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统稿会议,由郭本禹、彭运石、杨韶刚和本书责任编辑曾红梅逐章进行了审阅。1996年4月至7月由郭本禹负责定稿。叶浩生从美国进修归来后对全书进行了统一审定。
三、本书由绪论、五编二十章、总结与展望等内容组成。其各部分的执笔人如下:绪论第一、二、四节,叶浩生;绪论第三节,郭本禹;第一章,郭斯萍、郭本禹;第二章第一、二、三节,郭斯萍;第二章第四节,郭本禹、郭斯萍;第三、四章,彭运石;第五章,刘穿石、郭本禹;第六章,常若松;第七章,李正云;第八章第一、二节,高峰强、叶浩生;第八章第三节,高峰强;第九章,王光荣;第十章,杨韶刚;第十一章,郭本禹;第十二章,郭永玉;第十三章,高峰强;第十四章,马欣川、郭本禹;第十五章,马欣川;第十六章,方俊明;第十七章,杨韶刚;第十八章,赵国祥;第十九章,宋广文;第二十章,杨韶刚;总结与展望,叶浩生。叶浩生担任主编,郭本禹、彭运石和杨韶刚担任副主编。
四、本书的编写以
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西方心理学史的方法论原则和编纂学原则,吸收国内外西方心理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西方心理学流派发展的最新动态。对心理学“长期的过去和短暂的历史”进行合理性重建,探索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整体特征和规律,力求在教材内容和体系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希望把本书编成一本具有一定特色的西方心理学史教材。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书的编写,形成和稳定一支年轻的心理学史研究和教学队伍,使该学科后继有人。
五、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参编人员所在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重点学科、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学院的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老一辈心理学家车文博教授、李伯黍教授、燕国材教授、杨鑫辉教授、王启康教授、李铮教授和孙名之教授等人的热情鼓励,谨此致谢。
六、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国内外众多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特别是吸收了国内外学者们近年来研究西方心理学史的一些新成果。在此,对本书所引用资料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七、由于参加本书编写的同志掌握材料不够,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有限,因而难免书中会有错误和不足,谨请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编写组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
第一编 意识心理学
第二章 内容心理学
第四章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第五章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
第二编 行为主义
第六章 早期行为主义
第八章 新的新行为主义
第三编 精神分析
第九章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第十章 其他早期的精神分析家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第十二章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第十五章 皮亚杰学派
第十六章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第五编 人本主义
第十七章 人本主义运动
第十九章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第二十章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理论
总结与展望
英汉人名对照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