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天马电影制片厂) 拍摄的战争故事片,由
汤晓丹执导,
张伐、
高博等出演,于1963年5月1日上映。
剧情简介
1946年初冬,蒋介石的军队对华东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疯狂进攻。人民解放军某军沈振新部在苏北涟水城外,与国军“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部激战以后,主动北撤山东。整编七十四师猖狂万分,配合八十三师等20万人,又向临沂方向齐头并进。盘据在济南的国民党军队也同时出动到达莱芜、新泰,企图南、北夹击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决定留一部分主力在南线阻击,大部分转头北上,决心首先消灭北面的敌人。历史上著名的莱芜战役展开了。
解放军沈振新部的任务是拿下莱芜城北吐丝口镇,截断莱芜敌人的退路。由团长刘胜和团政委陈坚带领的一个团被留下作为总预备队,而团长刘胜和连长石东根因急于求战,被留下后情绪有些急躁。战局急剧变化,莱芜五万敌人在解放军猛攻下,企图向吐丝口镇方向突围。吐丝口镇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野战军司令部指示必须迅速解决吐丝口镇的战斗。沈军长当即命令团长刘胜和团政委陈坚率领部队投入战斗。刘胜事前已经了解了吐丝口镇敌人的情况,故用一支突击力量,越过前沿,插入敌人心脏,以最快的速度消灭了敌人的师部。吐丝口镇战斗结束,他们又立即掉转头来堵击莱芜溃逃敌人,抓了大批俘虏。巨大的胜利鼓舞着全军。然而有些人——如连长石东根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沈军长严厉地批评了他。
家乡沦陷,遭受敌人残酷迫害的苏北妇女阿菊,跋山涉水,来到山东找到丈夫杨军,再一次要求参军杀敌。并且带来故乡亲人的期望:要大军消灭国军七十四师,替乡亲们报仇。国军以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部为先锋,又向山东蒙阴县进攻,妄图聚歼华东野战军于沂蒙山区。为了分散和牵制敌人,沈振新的部队从沂蒙山西侧,插到敌后鲁南一带。七十四师进攻坦埠失利,在解放军东、西、北三路大军强大压力下,狼狈向南溃退。沈振新的部队星夜飞兵抢占垛庄,切断敌人的退路,将七十四师紧紧包围在孟良崮山上。张灵甫陷入重围,惊慌失措,想以声东击西的诡计逃避被歼灭的命运:一边向540高地发动佯攻,一边却妄图从385高地突围出去。解放军识破敌人的阴谋,以强有力的攻势粉碎了敌人的突围企图。战斗中,团长刘胜不幸牺牲。在攻占孟良崮顶峰时,石东根连的战士搭了人梯攀上悬崖绝壁,直捣张灵甫指挥部石洞。张灵甫无路可退,便与众部属自杀殉国。红日当空,碧云明丽,解放军各路大军在孟良崮上胜利会师。红旗如林,欢声雷动。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1957年,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出版之初,瞿白音就酝酿将小说搬上银幕。他认为该书以解放战争初期华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战役史实为依据,通过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最后全歼国民党74师的艺术描写,真实讴歌了解放军的英雄气概,而且在军事文学上有许多突破,给主张艺术创新的瞿白音留下深刻印象。经多方努力,他终于促成上影厂将小说搬上银幕。
剧体改编
1960年2月,上影厂正式成立《红日》创作小组,成员有编剧瞿白音、导演汤晓丹、副导演汤化达、制片人沈锡元。他们沿着小说提供的行军路线,走访各有关部队,聆听改编意见。在剧本创作之初,文化部电影局和军委之间就存在不同意见,文化部认为应该描写战争失利给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带来的压力和痛苦。军委则明确要求直接表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并把原小说中的消积描写全删除。
听取各方意见后,瞿白音用一个多月写出了近三万字的初稿,出场人物有名有姓的有五十几个,因为内容太多,一部影片容纳不下。根据有关领导和原作者吴强的意见,瞿白音删节场景人物,花近两个月时间写出了第二稿,即正式的《红日》电影文学剧本。
按规定,剧本交中央电影局审查。陈荒煤看后,认为剧本战斗场面多,过程清楚,但主角是谁,却很模糊。而且,剧本在塑造军长沈振新时回避了小说中对他的情绪的描写,张灵甫的形象也没有树立起来,体现不出敌我斗智;解放军内部几组人物的矛盾表现得太简单,不看小说就无法理解他们的关系变化;副军长梁波与妻子华静的关系给人印象可有可无。他的意见是以沈振新为主,其他为次,战争只保留一头一尾,中间虚写,保留小说精华。而当剧本送部队征求意见时,相关部队领导的意见则是改编基本上是好的,曾参加过涟水、莱芜、孟良崮战役的江渭清、彭冲约见了创作小组成员,介绍了当年的战斗生活,为拍摄提供了素材。后来,上海市委宣传部陈其五出面表态,认为剧本虽有缺陷,个别之处有待加强,但基本可以,不必大动干戈。
编剧瞿白音虽认为陈的意见不无道理,但作为一部军事片,首先要取得部队的认可。他根据部队领导的意见对剧本进行了修改。上影厂又发动全厂职工讨论《红日》剧本,从电影生产环节提意见。经多次修改,直到1961年3月第五稿才算正式通过。汤晓丹、汤化达根据五稿本,组织摄制讨论后写出导演分镜头本,将人物合并成30个。
前期筹备
该片人物众多,为突破概念化、脸谱化框框,摄制组成立后,全组演员分为“正派”、“反派”两个小组,前往崇明岛驻军部队和南京军事学院深入生活。扮演解放军指战员的演员们全部下连队当兵,向战士学习。
根据导演的要求,到南京军事学院深入生活的“反派”小组分别拜访了前国民党军队的指挥人员。舒适、程之通过采访原国民党74师参谋长魏振钺,获知了孟良崮战役74师覆没的经过。扮演参谋长的程之边听边观察、揣摩对方的举止、神态,用于角色塑造之中。舒适则根据从魏那里了解了张灵甫的多个侧面,决定以“俊扮”塑造人物形象。
外景拍摄
1961年6月,影片正式开拍。摄制组赴山东栖霞县农村拍外景。该片被列为重点影片,需同时拍成宽窄两个银幕,拍摄时间和劳动量都增加一倍。当时全国灾荒,摄制组虽受“特殊照顾”,能吃上高粱、玉米混合粉蒸的馍馍,但是这种食物下肚后会引起胀气,导致不少人肠胃闹病。他们住的是农村小学,用破课桌拼起来当床,翻身时皮肉被拼缝夹成一条条血印子,还被蚊子、跳蚤弄得彻夜难眠。
插曲创作
《红日》摄制组刚成立,汤晓丹就找到了曾创作《红旗颂》等许多歌曲的作者吕其明,要他为创作一首表现解放军战士爱家乡、爱部队、保卫胜利果实的情感的歌曲。为了使歌曲与影片融为一体,吕其明先看了《红日》电影文学剧本,然后深入军队体验生活,并和汤晓丹等反复研究,定下了歌曲的基调:既要反映出孟良崮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又要反映出解放军战士热爱家乡保卫家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音调与节奏上要与后面表现孟良崮战斗场面的音乐形成强烈的对比。不久,吕其明便拿出了《谁不说俺家乡好》的三段歌词,汤晓丹还根据这首歌配合剧中情节拍了300多个场面。然而,当把这首歌拿给在胶东拍摄的摄制组主创人员试唱时,许多人反映它太长了,要求删减,但汤晓丹仍决定完整地保留歌词。
上映审查
1962年8月23日,汤晓丹、汤化达、沈锡元带着样片前往北京送审,文化部、电影局的领导提了尖锐意见,指出人物性格不连贯,人物被淹没在战斗场面中。根据电影系统领导的意见,汤晓丹征求编剧和小说作者同意后,制定了修改方案,进行补拍。再度送审仍不顺利,上影厂担心影片会被“枪毙”。不过,部队的一些首长审看过后表示喜欢,电影人物原型之一、南京军区副司令王必成还特地带前线话剧团的演员专门观看该片。后来,陈毅元帅调看影片后,公开表示支持,《红日》终于得以与全国观众见面。
影片评价
该片既表现了战役的宏大规模,又刻画了一些比较突出的人物。在导演的艺术构思、蒙太奇处理上,基本上是条理贯串、眉目清晰的,节奏也是鲜明的。运用道具细节来表现人物,帮助推动剧情发展是该片的一个特色。导演在描写军队大规模行动或战斗中,时时不忘对人物做瞬间的点抹,既照顾到节奏方面的急促要求,又避免了单纯表现军事行动的单调,而且突现了人物,使那些看来纯属交代性的戏有了生机。(原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白景晟评)
在既忠实地表现原作内容又以鲜明的银幕形象和艺术构思使自己成为一部完整的具有特色的艺术作品方面,该片虽未达到无可挑剔的地步,但也应该说是达到了值得称到的水平。它是一部真实地反映了革命军队和革命战争生活的艺术影片,是一部以质朴可信的形象和亲切真挚的画面,歌颂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军队,歌颂了他们对顽强凶狠的阶级敌人所进行的英勇战斗,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所走过的战斗历程的生动的影片。该片的主要成就是令人信服地表现了革命军队和革命战争的强大威力,表现了由毛泽东军事思想所武装起来的军队具有着何等巨大、无坚不摧的力量。把它与过去某些革命战争题材影片相对比,在人物创造和生活实感方面,片无疑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冯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