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草岭》是
唐代大诗人
杜甫在唐乾元二年(759年)经过
同谷县界时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十六句,前八句记积草之景,兼叙跋涉之艰;后八句言路近同谷,得有依托。
作品原文
积草岭
同谷界
连峰积长阴,白日递隐现。
飕飕林响交,惨惨石状变。
山分积草岭①,路异明水县②。
旅泊吾道穷,衰年岁时倦。
卜居尚百里③,休驾投诸彦④。
邑有佳主人⑤,情如已会面。
来书语绝妙,远客惊深眷。
食蕨不愿余⑥,茅茨眼中见⑦。
作品注释
①山分积草岭:积草山,地名。过去的地方志书由于弄错了杜甫南下同谷栗亭的路线,故有说积草岭在徽县东北的,杜甫原注:“在同谷界。”《秦州志》曰:“徽县东北三十里。”《通志》曰:“在天水同谷间。”清本《徽县志》干脆说“地无考”。细考积草岭在今成县红川镇与今栗川乡交界的地方,今名草坝梁。这里北倚成州栗亭;南界明水(今徽县白水峡);东临河池姜瞻(今银杏树),故杜诗曰“同谷界”。在历史上.,草坝梁正处于青泥古道、木皮古道连接成州(同谷)、西河,甘谷、陇西乃至金城的官道上。草坝梁距杜甫下榻的栗亭凤凰村(今下店子)约五六华里,站在梁上栗亭河一览无余。杜甫于十一月初一离开秦州,途径赤谷(今天水市皂郊堡)、铁堂峡(今天水镇东北)、盐井(今礼县盐官镇)、寒峡(今西和县道南)、法镜寺(今西和县石堡西)、青羊峡(今天西和县南石峡)、龙门镇(今成县小川)、石龛(今成县西峰北)、积草岭(今成县红川镇与徽县栗川乡交界处),初九左右到达卜居地栗亭。沿途每过一地,诗人都有记地、记游诗可凭。
②路异明水县:明水县,北魏置,初冶白水峡泉水城(今徽县大河堡)。西魏移治今略阳封家坝。明水县管辖白水峡(徽县今大河乡峡谷)与栗亭界连,所以栗亭是唐代同谷(成县)、河池(徽县)、苌举(属明水)三县交界的地方,木皮古道本来由白水峡木皮岭北出栗亭,故杜甫来到平阳的栗亭川,南望峰峦叠嶂的白水峡宛若西重天地,故曰“路异明水县”。
③尚百里:已经超过百里。这个“尚”字,古文中有“不及”和“超过”的两重意思。过去有些学者不加审慎,断然取了“不及”这个词义,认为杜甫的行程距离卜居地栗亭还有百里之遥,所以把积草岭定在了成县以西的石峡附近,历代的杜甫《陇右诗》排序,《积草岭》后是《泥功山》、《风凰台》、《万丈潭》、《同谷七歌》、《发同谷》。“专家”们既然把《积草岭》定在了西和县和同谷县相界之间,所以以后的诗无处安顿,于是统统指认在了“同谷”(今成县)西境内,从而一错千载!其实,诸家若非盲从,如果按“已经超过百里”去理解,那情形就大不相同了。诗人原意是从秦州出发,长途跋涉的路程已经远远超过了百里之遥。当然这“百里”表示路程很长很长,不是确数而是约数,是“诗勿达诂”的体现。
④“休驾”:停止行进,意渭到达了卜居的目的地。“休驾”二字明明白白指出栗亭是他此次南行的终点。予不明白有的“学者”为什么忽略了诗文本身提供的这些明白无误的信息,却在那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地折腾。诸彦:诸位有才德的人。
⑤佳主人:指邀约诗人来栗亭卜居的李、韦迢这些朋友和栗亭当地仰慕杜甫的儒生。全句意思是:虽然韦迢、李他们已远遁他乡,但看到这些前来欢迎的儒生、地谊,也等于见到了李、韦迢之类的相知相识了。
⑥蕨:草本植物,幼叶可食用。这里指掺合着野菜的麦饼。句意是吃完剩下的干粮吧,前面已经见到了栗亭茅草房舍的村落了啊!
⑦茅茨:用茅草盖的房子。
作品鉴赏
前八句记积草之景,兼叙跋涉之艰。山叠多阴,故日光隐见。飕飕惨惨,皆形容积阴也。蔡梦弼曰:从此岭分路,东则同谷,西则鸣水。
后八句言路近同谷,得有依托也。诸彦,投宿之家。主人,同谷之宰。蕨薇,山中之食。茅茨,山中之居。张綖注:公欲居西枝者,以赞公有盛论之作;欲居同谷者,以主人有深眷之书也。此与上章同格。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
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
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
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
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