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
夏骏总编导纪录片作品
《秦淮河》是由夏骏担任总编导的纪录片,共3集。
分集剧情
小江大城
孙权称帝后,将都城最终选定在“建业”,寓意“建功立业”。吸引孙权目光的是这里有一条百里小江,北通长江,南接江南腹地,是水军停泊、训练、补给的天然良港。
这是南京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成为一国都城。此后有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十个政权定都于此。因此,南京又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美誉。
围绕秦淮河,历代政权开挖疏浚了运渎、青溪、潮沟、破冈渎、胭脂河、胥溪等水道,秦淮河贯通了太湖、石臼湖水系,让南京成为江南财富的汇聚之地。南朝时期,建康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淬火重光
公元四世纪初,“八王之乱”以及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许多北方汉人被迫南渡长江,史称“永嘉南渡”。
华夏文明续绝存亡的重担,突如其来地压到秦淮河畔这座前沿城市的肩头。由此,这座城市一千七百年间盛衰荣枯,大起大落,屡次成为华夏文明淬火重光的熔炉。东晋通过“侨寄法”化解了北方流亡门阀世家与江东本地豪族之间的矛盾,在南京站稳了脚跟,打赢了生死存亡的“淝水之战”,使中原华夏文明得以在秦淮河的臂弯中重焕生机。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在秦淮河口附近的黄天荡和秦淮河上游的牛首山,韩世忠、岳飞以两场著名的胜利击退了金军的南侵,稳定了南宋朝廷。
公元1356年,朱元璋在这里积蓄着雄视天下的底气。12年后,他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南向北的统一大业。面朝大海的大明都城繁荣而强盛,一度开启了探索外部世界的宏伟规划。在秦淮河入长江口的区域,当年曾经分布有7个船坞,可容纳近百艘宝船同时开工建造。从1405年起,郑和从秦淮河口的龙江码头扬帆启程,在28年间七下西洋。
千载风雅
乌衣巷是秦淮河南岸一条普通的小街,文化的力量将它包装成了中国最富内涵、最有风情的古巷。中国山水诗鼻祖“大谢”谢灵运、“小谢”谢朓、“书圣”王羲之等都与这条巷子结缘,这里在南朝时期成为建康城的文化中心。
编撰《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文学家刘勰、沈约;绘画大师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音乐家桓伊和雕塑家戴逵等,都在秦淮河畔留下许多传世之作和动人故事。李白、杜甫、苏轼等历代文豪都曾流连于烟水秦淮间。从汉末到民国,佛教在秦淮河边这块土地上一千七百多年间,始终呈现出独有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夫子庙及江南贡院是中国的文教福地。明清时期全国官员的半数以上,清代总计112名状元中有58位出自这里。
而隔河相望的媚香楼等河房水榭却是另一番光景,勾栏莺语,酒肆喧笑。儒家文化与青楼文化共生,琅琅书声与浅斟低唱比邻,构成了一幅古老的秦淮风情图。“秦淮八艳”的旷世才情和民族气节,为秦淮河的氤氲烟水增添了几分刚毅和骨气,为烟花女子赢得了文化和道义的致敬。
主创团队
以上为部分主创人员名单,完整名单参考片尾字幕
幕后制作
“十里秦淮”,是逛南京时的一处必选项。这条窄到两岸的树梢都能交织触碰的“小水沟”,被誉为中国“文化含金量最高的河流”。
流连在秦淮河边,除了“煮干丝”“鸭血粉丝汤”等令人倾心的夫子庙小吃,还有太多的文化遗存和历史故事令人浮想——“旧时王谢堂前燕”出入的乌衣巷,先后走出过哪些顶级的文化大师?李香君“血溅桃花扇”的媚香楼上,曾经书写了怎样一段荡气回肠的家国情仇?孙权与一位“胡僧”的生死赌局,为什么催生了“江东首寺”建初寺的奠基?明孝陵的神道与其他明清帝陵都不同,它没有笔直延伸,而是绕开一座小山包改成了曲折状,朱元璋在回避谁?号称“天下第一瓮城”的中华门,凭什么被称为冷兵器时代最完善的城堡体系?它拥有藏兵洞共能容纳多少人?“江南贡院”极盛时拥有多少间考棚?这么多考棚按照什么来编号管理?主考官又是怎么“监考”的?连接秦淮河与石臼湖水系的“胭脂河”,为什么石壁禇红,与周围的石块色泽迥然不同?为什么历史上“金陵人家素无三日之储”?他们不怕粮米柴油短缺断供吗?
揭开这些谜团,无需费时费力到浩如烟海的史籍中翻拣。由夏骏团队摄制完成的大型文化纪录片《秦淮河》,在150分钟的时长内,从地理、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诸方面,全面撷取精华营养,通过现场纪实、影视再现、专家访谈、动画以及故事化的叙事,为您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超时空的思想性,使这部片子除视觉享受和知识满足外,更能在心灵上引发震撼,在“秦淮风情”之上,让人们感知秦淮河对中国文化的塑造意义,明了秦淮河对中华文明的庇佑和融铸贡献。
作品评价
此片以尊重细节的原生态方式,再现历史现场,拉开了孙权在建业(今南京)称帝的历史画面。纪录片《秦淮河》浓缩十朝古都乃至中华文化的精华,魅力重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罗时叙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5 12:19
目录
概述
分集剧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