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经略
明代郑若曾撰古籍
《江南经略》是明代军事著作之一。作为一部为抗倭而作的江防的兵书,主要篇幅是对江南形势、府州县的山川险易、历史变迁、战略地位、城池兵马、倭患历史等详加考证,并附有大量的地图。但卷一和卷七、八则主要是对军事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其军事思想也比较丰富。
书籍简介
《江南经略》是专为倭患而作的江防专著,和《筹海图编》是姊妹篇。因此,在编纂方法上也有其特点,比如在编排次序上,按倭寇的进犯路径安排资料,“御寇之法,海战为上,故先之以海防图。海防失守,而后滋蔓及江,故江防图次之。”“倭舶自东南而来,华亭、上海首当其冲,次嘉定,次太仓,次常熟,故序海防以松江居前,苏州次之。其入江也,常熟首当其冲,次靖江,次江阴、武迸,次丹阳、丹徒,故序江防,以苏州居前,常镇次之。”(《江南经略凡例》)在内容上和《筹海图编》互相补充,“杭嘉湖等府事宜之详,予已别载《筹海图编》,同志者合而观之,当互见矣。”(《江南经略凡例》)
《江南经略》初刻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据隆庆本重刻,清康熙年间郑若曾子孙郑起泓、郑定远又行刻印,乾隆时收入《四库全书》。这四种版本现均存世。
作者简介
郑若曾 (生卒年不详 )。字伯鲁,号开阳。昆山玉山人。少年时从师于岳父魏校,后从师于明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王守仁,也经常与归有光唐顺之等人相互切磋学问。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贡生入国子监读书。嘉靖十九年在北京应顺天乡试,未中。嘉靖三十一年,倭寇劫掠东南沿海地区,郑若曾以《殄倭方略》密陈总督胡宗宪,被胡宗宪及戚继光聘人幕,参赞机务,他侦知倭寇不熟悉地理环境,是通倭的内奸带领他们劫掠的。于是命人伪装内奸,击退了倭寇。论功授世袭锦衣卫官员,力辞不受,荐修国史,也不就。他感愤于当时抗倭将领,经常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冒然用兵,以致兵败。于是,多方收集资料,询问熟悉日本国情的人,调查倭寇情况,参互考订,分别于嘉靖四十年、四十一年纂辑成《日本图纂》和《筹海图编》。《筹海图编》有13卷,记明代抵御倭寇事。以嘉靖时事为主,上溯明初及明以前中日交通情况。首列沿海和日本地图、日本事略,继以分省御倭事宜并列年表、寇踪图谱,再次记述重大战役与遇难者事迹,而终以兵略。对于用兵、城守、剿托、互市等,均予以详细记载,还附有沿海布防形势及战船、武装等详图。还著有《万里海防图论》、《江防图考》、《朝鲜图说》、《琉球图说》、《安南图说》等,为明清研究海防和海外交通的著作。又著有《留耕书草》、《燕台杂录》、《金阊遗稿》等。
书籍评价
该书作者还对明朝的时弊进行了激烈地抨击,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如他指出明廷军政不肃,其表现有六:“一曰不择将领,二曰不慎选募,三曰不诸训练,四曰不明赏罚,五曰不惜财用,六曰不核图籍。”(卷八下《复当道问兵务札子》)并针对这六种表现建议明廷整肃军政。
《江南经略》专为当时抗倭而言,故多一时权宜之计。然而,所列江河湖海之险要,道路之冲僻,多经作者亲自实地调查,“凡水陆道路,躬亲阅历,多方考证,一一著明,而于所当设险之处,又为图,为说,罔敢阙略,庶后之经略者可考而知焉。”(《江南经略凡例》)“若曾尝乘海,凌惊涛,览形胜。”(卷一下《海防论》)尤其是有些地方向无图志,是作者第一次绘制,如“太湖图古所未有,……乃操小艇,历五湖,越半载始有所得,凡港读通塞之迹,古今异同之名,何者为水利之所关,何者为兵防之所要,悉详识之,而绘为二图。绘全湖之图者,昭形胜也。绘沿湖之图者,详区划也,庶司兵者得有所据以便规画矣。”(卷一下《湖防论》因此,该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军事地理学价值)。
书籍目录
《江南经略》共8卷,是中国明朝兵书,每卷又分二子卷。卷一之上为兵务总要;卷一之下为江南内外形势总考;卷二之上至卷六之下记苏州、常州、松江、镇江四府所属山川险易、城池兵马,各附以土寇、要害;卷七上下论战守事宜,卷八上下则杂论战具、战备,而终以水利、积储与苏松之赋粮。
卷一之下至卷六之下附有南畿全图、倭寇海洋来路之图、府州具全图、江河湖图、海防图、江防图、湖防图、备寇水陆路图、险要图等地图。全书详细篇目如下:
卷一上
兵务总要、海防、江防、太湖之防、四郡、各州县、腹内地方要害、御将、揽权、选兵、养兵、练兵、设险分合、赏罚、兵戒、兵器、重守令、守城、土寇。’
卷一下
南畿总论、备留都六议、苏松常镇四府总论、海防论、兵船会哨论附录、江防论、江淮要害论附录、江防议附录、太湖考、太湖兵防考、湖防论、吴淞江考、刘家河考、白茆河考、黄浦考、薛淀湖考、三泖。
卷二上
苏州府总论、苏州府疆界考、苏州府城池考、苏州府备寇水陆路论、吴县境考、吴具备寇水陆路考、胥口险要说、石湖险要说、五龙桥险要说、洞庭东山险要说、洞庭西山险要说、吴县巡司弓兵数附。
卷二下
长州县境考、长州县备寇水陆路考、陆泾坝险要说、唐浦险要说、镬底潭险要说、夹浦北险要说、蠢口险要说、浒墅险要说、长州县巡司弓兵数附、石湖之战议、昆山县总论、昆山县境考、昆山县备寇水陆路考、子西险要说、千墩浦险要说、周市险要说、真义铺险要说、斜堰险要说、昆山县巡司弓兵烽堠附、昆山县倭患事迹。
卷三上
常熟县总论、常熟县境考、常熟县城考、常熟县备寇水陆路考、福山险要说、福山堡城池考、福山筑堡议、福山堡兵防考。白茆港险要说、浚白茆港议、白茆水兵议、巡司弓兵议、白茆港寨兵防考、许浦险要说、许浦港兵防考、三大浦险要说、梅李镇险要说、吴塔险要说、唐市险要说、常熟县巡司弓兵烽堠附、常熟县倭患事迹、吴江具总论、吴江县境考、吴江县城池考、吴江水兵议、吴江县备寇水陆路考、夹浦南险要说、平望险要说、平望兵防考、站鱼口险要说、简村险要说、同里险要说、汾湖险要说、烂溪险要说、吴江县巡司、吴江县倭患事迹、嘉定县总论、嘉定县境考、嘉定县城池考。嘉定县备寇水陆路考、江东二旱寨险要说、宝山筑堡议、御制宝山碑附录、宝山旱寨兵防考、高桥镇旱寨兵防考、老鹤嘴贼巢议、吴淞所险要说、吴淞所城池考、吴淞江兵船议、福船捕盗议、江湾镇险要说、娄塘镇险要说、外冈镇险要说、南翔镇险要说、嘉定县巡司弓兵烽堠附、嘉定县倭患事迹。
卷三下
太仓州总论、太仓州境考、太仓州城池考、太仓州备寇水陆路考、太仓卫兵防考、镇海卫兵防考、刘家河险要说、刘家河新建堡议、七鸦港险要说、*
子铺东险要说、夏驾浦险要说、涂松险要说、太仓州巡司弓兵烽堆附、请重建兵备道疏代、太仓州倭患事迹、太仓使往日本针路附录。明初太仓州至北京海运故道附录、崇明县总论、崇明县境考、崇明县城池考、崇明县兵防考、崇明县海洋路辨、三爿沙险要图、新灶沙险要说、竹箔沙险要说、三沙险要说、具后匾担二沙险要说、南沙险要说、南沙营兵防考、营前沙险要说、诸沙总论、崇明县巡司弓兵烽堠附、崇明县倭患事迹、与唐荆川论三沙战法。
卷四上
松江府总论、松江府疆界考、松江府城池考、松江府守城官兵考、松江府备寇水陆路论、松江府海防论、松江府海防议、松江府经略议、松江海塘考、沿海墩塘考、西仓堡守御论。
卷四下
华亭县总论、华亭县境考、金山卫险要说、金山卫城池考、金山卫兵防考、以船易马议、拓林筑堡议、拓林堡城池考、拓林堡兵防考、青村所险要说、青村所城池考、青村所兵防考、曹泾镇险要说、叶谢镇险要说、张泾镇险要说、朱泾镇险要说、华亭县巡司弓兵数附、华亭县倭患事迹、上海县总论、上海县境考、上海县城池考、上海具备寇水陆路考、南汇所险要说、南汇所城池考、南汇所兵防考、川沙堡险要说、川沙堡城池考、川沙堡兵防考、黄浦险要说、闵行镇险要说、乌泥径险要说、唐行镇险要说、上海县倭患事迹。
卷五上
常州府总论、常州府疆界考、常州府城池考、常州府备寇水陆路论、武进县总论、武进县境考、武进县备寇水陆路考、盂渎堡险要说、盂渎口筑堡议、盂渎堡城池考、孟渎堡兵防考、马迹山险要说、黄山门险要说、奔牛镇东险要说、横林险要说、武进县险要总论、武进县巡司弓兵数附、无锡县总论、无锡县境考、无锡县城池考、无锡县备寇水陆路考、独山险要说、双河口险要说、望亭镇险要说、无锡巡司弓兵数附、华重庆掳入朝鲜始未附录。
卷五下
江阴县总论、江阴县境考、江阴县城池考、江阴县兵防考、江阴县备寇水陆路考、黄田港险要说、三沙险要说、杨舍险要说、杨舍堡兵防考、青肠镇险要说、江阴县巡司弓兵数附、江阴县倭患事迹、靖江县总论、靖江县境考、靖江县城池考、靖江县兵防考、靖江县水陆路考、新涨沙险要说、靖江兵务议附录、靖江县巡司弓兵数附、宜兴县总论、宜兴县境考、宜兴县城池考、宜兴县兵防论、湖汊险要说、下邾险要说、宜兴具巡司弓兵数附。
卷六上
镇江府总论、镇江府疆界考、镇江府城池考、镇江府守城官兵考、巡江营官兵考、镇江府守御论、镇江府备寇水陆路论、丹徒县总论、丹徒县境考、圈山险要说、*
山兵务议、*山营官兵考、金焦二山险要说、丹徒镇险要说、下鼻浦险要说、丹徒县巡司弓兵数附、丹徒县倭患事迹。
卷六下
丹阳县总论、丹阳县境考、丹阳县城池考、丹阳县备寇水陆路考、奔牛镇西险要说、吕城镇险要说、练湖险要说、曲阿险要说、延陵险要说、丹阳县巡司弓兵数附、丹阳县倭患事迹、金坛具总论、金坛县境考、金坛县城池考、金坛具备寇水陆路考、珥村险要说、长荡湖险要说、白龙荡险要说、金坛县巡司弓兵数附。
卷七上
见行兵政一:戒谕将吏计十条(务实心、明纪律、固城池、严哨报、察寇情、收蓄聚、养威望、收群策、精器械、审机宜)、行军节制计五十六条。
卷七下
见行兵政二:水兵号令计三十三条、水操事直计八条。弭盗事宜计十条(严城禁、守要害、立保甲、设耆捕、置水栅、谨盘洁、饬将领、弭窝盗、处娼优、明赏罚)、海防条议计五十条。
卷八上
杂著:兵器总论、火器论、处置焰硝议、制火球法附录。海船论、福船论、沙船论、黄鱼船议、官兵议、水兵议、水操法论、水战陆战不同论、御海洋论、海程论、洋山记、潮候利害论、开互市辨、论屯田、守城论、无城堡而守之之法论。
卷八下
杂著:营阵论、选将论、慎调募论、调湖兵议、调狼兵记、僧兵首捷记、公赏罚论、勒功三誓、御寇说、复当道问兵务札子。与当道论积米、论东南水利、论东南积储、苏松浮赋议
书籍分析
关于防御思想
作者分析了倭寇袭扰的目的和特点,提出了御寇于海的防御思想,认为“哨捕于海中,而勿使近岸,是为上策;拒守于海塘、海港,而勿容登泊,是为中策;若纵之深入,残害地方,首当坐罪。”(卷一上《海防》)
关于训练
不仅强调要加强训练,而且强调要练而能战,“有军不练与无军同,练而不战与不练同。”(卷八上《官兵议》)对于训练内容,提出:“练兵之法有五:一曰练胆,二曰练艺,三曰练阵,四曰练地,五曰练时令。”(卷一上《练兵》)重视将帅训练,“为今之计,练将第一,练兵次之。”(卷一上《御将》)并主张从选兵、练兵到领战要让同一将领担任,以便兵将相识。
关于选兵
认为兵贵精不贵多。要选那些膂力强壮,肉实筋粗,目有精神,貌类朴实,身体便捷,手足舒长的人为兵。主张就地选兵,“用土著之兵”,提出“以一方之食,养一方之兵,支一方之患。”(卷八上《水兵议》)
关于守城
作者认为守城的关键是要守城外,反对关门死守。指出:“守城之法,当辨内外。善守者,守于外;不善守者,守于内。填门守堞,皆守于内,守之最下者耳。有识者,坚壁清野,贼深入吾地,进不得攻,退无所操,饥则困而击之,逸则挠而疲之,去则伏而袭之,阵则奇而冲之,开门延敌而敌不敢犯,此守之上焉者也。”(卷八上《守城论》)
关于民本思想
作者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了民众在抗倭中的作用,提出了“利民”、“爱民”的主张,指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卷八下《论东南积储》)“凡可以利民者,无所不用其极。民心爱戴,虽从贼者皆归化而捍贼。否则,寇未至而民先困,寇将至而民益扰,良民且怀叛乱之思矣。”因此,作者向封建官吏提出要“爱民如子”(卷一上《重守令》)。尽管在封建社会不可能真正做到,但这种民本思想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关于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作者认为情况是变化的,任何战法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产生出来的,有只能用于一时的,也有长期管用的,要区别对待,“法有宜于昔而不宜于今者,有宜于暂而不官于久者,有宜于久不可易者。”(卷一下《海防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3 19:50
目录
概述
书籍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