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商
湖北商人群体简称
2010年,湖北省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48.5%,民营经济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湖北省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数量,在中国中部省份中排名第一。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也广泛征询了企业家、学术界专家、楚文化专家、行政领导的意见,由湖北省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陈旭东提出:叫响“楚商”。并于2010年12月5日在武昌洪山礼堂举行首届楚商论坛。2011年7月22日至8月3日,湖北省工商联面向社会开展了湖北商人征名定名活动,共有11万人参与讨论和投票,共评选出了楚商、鄂商、汉商、荆商、九商、鹤商、湖商、衢商、洪商、郢商10大待定名。投票结果显示,赞成湖北商人简称“楚商”的票数最高。湖北省政府新闻办2011年10月8日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说,统一“楚商”称谓,有利于叫响湖北商人品牌,扩大湖北商人影响、推动湖北经济发展。 从此湖北商人正式定名为“楚商”。
徽标
徽标设计作者简介:雷汉林,1952年生于武汉,1997年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学士学位。现任武汉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国家一级美术师。田雨舍艺术空间创意总监、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邮票设计师。
徽标说明:1、中华文化的象征性灵物,北方为龙,南方为凤,凤翥龙翔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本徽标以凤凰为基本元素,展现了楚文化清奇灵动的特质;
2、凤凰图案内包涵篆书“楚商”二字,外圆内方的整体效果,一是彰显了楚文化的厚重与灵动;二是外圆表现了圆融与和谐,内方显示了原则与坚定;三是外圆内方是中国古钱币造型,是成功与财富的象征;
3、徽标中凤凰的造型充满动感,凤凰之嘴呈开口状,且凤凰头部与身、尾之间有间隙,使凤凰形象倍显空灵,从而使楚商的开放性以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精神与气势尽含其中;
“楚商”二字巧妙组合,像一扇古老而精美的窗户;凤凰内圈像一个地球,蕴含楚商面向世界,胸怀全球的寓意;
4、图案左边造型呈“C”,右边造型呈“S”,分别是“楚商”二字的声母;
徽标整体艺术效果为:大气,丰满,灵动,新奇,象有外象,韵味无穷。
歌曲
词作者简介:
陈伯安,萃辰国学产业化联盟副主席,香港萃辰天心国学传播集团副董事长,中国国学院副院长。武汉作家书画院副院长,武汉作协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已出版《思维的技巧》、《伯安百说》、《读书趣话》、《联语哲思》、《新武汉三字经》等文学专著。
曲作者简介:
宋乔,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作曲、湖北省音乐家协会秘书长、湖北省政府“有特殊贡献”中青年专家。常年从事音乐活动组织管理、音乐创作、制作。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多次获全国及省级各类音乐大奖,并出国展出及表演,多次出任央视“青歌赛”湖北赛区评委,其主持负责的“湖北音乐金编钟奖”评奖及“湖北小音乐家评选”等活动已成为湖北音乐界重要赛事。主要作品:电视剧《杠上开花》片尾歌《所有的祝愿》,音乐电视《巴舞土风》,地域风情舞蹈《呀吙咿嗬》、《白云深处》、《梦寻咸宁》等。
宣言
楚 商 宣 言
作者:陈伯安
爱我中华,源远流长。子孙万代,同宗炎黄。
滔滔黄河,浩浩长江。茫茫九派,气吞八荒。
唯楚有才,天下传扬。灿烂文化,育我楚商。
筚路蓝缕,拓土开疆。楚人精神,永放光芒。
楚商称号,大气皇皇。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心系民生,宗旨不忘。报效祖国,勇为栋梁。
恪守诚信,以德经商。真情奉献,美名流芳。
遵纪守法,自律自强。修己安人,内圣外王。
锐意创新,胸怀宽广。面向世界,挥写华章。
黄钟大吕,凤翥龙翔。振兴湖北,看我楚商!
注释:
①筚路蓝缕:筚路,指柴车;蓝缕,指破衣服。描写楚人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
②内圣外王:只有内心具备圣贤思想的境界,才能成就一番大业。
③黄钟大吕:指恢宏嘹亮的钟声。借喻时代的召唤、时代的最强音。
杂志
《楚商》杂志已经由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为合法出版刊物,为季刊,大16开全铜版纸彩印精装豪华本。是六个一工程的一个。“叫响楚商,宣传楚商,服务楚商”是《楚商》杂志的崇高宗旨、灵魂与信仰。 楚商杂志试刊号于2010年12月出版、楚商杂志创刊号于2011年7月出版、楚商杂志第二期于2011年12月出版。
大厦
2010年11月13日,位于武昌中北路的海山·金谷正式冠名“楚商大厦”。
由来
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孕育和催生了湖北省成千成万乃至几十万的商人和老板,他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外交往和联系日益密切和频繁,在这个过程中,湖北企业家群体的统一称谓,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有的称“鄂商”,有的称“汉商”,有的干脆直呼“湖北商人”、“湖北企业家”。每当此时,湖北的企业家们羡慕“晋商”和“徽商”,他们称谓统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也羡慕“港商”、“台商”、“粤商”、“浙商”等,他们叫得响亮、底气十足。我认为,这是一个亟待回答并解决的紧迫问题,解决好了,有利于湖北商人的对外交往,有利于团结和凝聚全省企业家队伍,有利于形成有湖北特色的商业文化和商业精神,有利于促进全省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也广泛征询了企业家、学术界专家、楚文化专家、行政领导的意见,出乎我们意料,各方面的看法惊人地一致:认为,叫“楚商”最好。综合各方面主张叫“楚商”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从区域来讲,古代楚国覆盖湖北全省,湖北楚国的基本地盘。公元前1000多年时,周王始封楚国,在今南漳县境内,国土小,国力弱;经五、六代人,历时一个半世纪的艰苦奋斗,国力渐强,之后不断向外扩张,先后征灭了周围的十几个小国,并入楚国版图,到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于今宜城市南部的郢都时,楚国已大体覆盖湖北全省;到公元前505年吴国攻破郢都荆州荆州郢城镇,楚昭王被迫再次迁都于今荆州荆州区纪南镇亦称纪南城;公元前300年前后,楚国达到极盛时期,版图方圆5000里,东到今江苏、上海,西到鄂西边缘,北面接近黄河,南面包括江西、湖南全境及贵州部分。但是,在楚国这辽阔的疆域中,今湖北之外的其他区域,多为附庸国,在楚国由盛转衰后,附庸国又转而依附其他大国。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楚历时800多年,可谓发祥于湖北,发展壮大于湖北,先后三个国都在湖北,最后灭亡也在湖北。应该说,楚可以成为湖北的代名词。对此,与楚国相关的湘、赣、皖、豫等省,不会持异议。
其二,楚人“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不断开疆拓土的进取精神,值得今天的湖北人,湖北企业家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大家知道,“楚”的含义是灌木林,我们的祖先就是生活在林中的人,故称为“楚人”。春秋时期,周王分封先人的国家之所以叫“楚国”,大概是由此而来的,意指荆棘丛生的蛮荒之地。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样近于原始的条件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经过多少代人不断奋斗,使楚国从原始进入文明,从贫弱变为富强。随着国力的增强,楚人的目光更加远大,他们走出山林,不断开疆拓土。先是将江汉平原纳入楚国版图,继而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然后向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长江下游拓展,经三、四百年艰苦卓绝的军事和外交斗争,楚国的疆域不断扩大,从开始国土方圆不过百里的“蕞尔小国”,变成了“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栗支十年”的大国、强国。应该说,正是楚人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不断开疆拓土的进取精神,才成就了楚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奇迹,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这些精神财富,对企业发展、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其三,楚文化独特而灿烂,是中华文化主体之一,且不少与今天的时代精神相吻合,借鉴、继承、光大楚文化的精华,对于建设湖北健康的商业文化、社会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史学界一致的看法,中国古代文化由多元文化构成,主体是华夏文化。华夏文化由两个部分组成,即黄河流域的北方和长江流域的南方两个部分。代表性的始祖,北方是黄帝,南方是炎帝;崇尚的灵物,北方是龙,南方为凤;学术主流,北方是孔子的儒家学说,南方是老子的道家学说;风格的基调,北方是雄浑、谨严,南方是清奇、灵巧;北方的代表是晋国,南方的代表是楚国。因此,楚文化是中华文化主体之一。那么楚文化的内容是什么呢?原省委老领导、楚文化研究的专家王生铁同志,曾将楚文化概括为“六大支柱”、“五种精神”,六大支柱是:青铜冶炼、丝织与刺绣、髹漆工艺、乐舞艺术、老庄哲学、庄骚文学;五种精神是:筚路蓝缕、追新逐奇、兼收并蓄、崇武爱国、和谐诚信。许多专家认为,他概括得精辟、准确。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追新逐奇、兼收并蓄、和谐诚信的楚文化精神,与今天的改革、开放、和谐、诚信的时代精神是完全吻合的。楚人的追新逐奇,就是今天改革创新。如,楚王创建了中国的县制,灭权国后改设权县(今荆门县),从此开始,县制沿袭至今;楚国的吴起变法早于商鞅变法,这是最早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变法,削减了贵族特权、改善了民生,健全了法制、整顿了吏治,整顿了军备、提高了战力等,变法成效卓著。此外,楚人在科学技术和哲学、文学等方面也有许多创新。楚人的兼收并蓄,就是今天的对外开放。楚国开始没有民族优势可依,没有辽阔的疆域可恃,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善于学习他人之长,为己所用,因而形成了融汇南北、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如青铜冶炼,是在学习中原、吴越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创新、提高发展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丝织、刺绣、木业是引进鲁国的技术人才,经过消化、吸收、创造而达到当时相当的水平;整个楚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无不体现了楚人兼收并蓄、融汇南北、借鉴古今的开放精神。至于和谐诚信,从楚国的先祖开始,即奉为治国思想的核心,之后世代相传,不断充实和发展。重和谐、讲诚信的事例,在楚国800年的历史中不胜枚举。深入挖掘楚文化的精华,用以充实、丰富今天湖北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社会文化建设,无疑意义重大而深远。
其四,称“楚商”与湖北简称“鄂”不矛盾。安徽简称皖而称“徽商”,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湖北商人冠以“楚”字,即为”楚商“,是湖北商人统一称谓的最佳选择。它既有明确的地域概念——湖北,又有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楚文化,完全可与“晋商”、“徽商”的称谓相媲美。“楚商”称谓一旦叫响,取得广泛认同,它必将激发湖北全省企业家的归属感、自豪感,他们会以“楚商”为荣,以楚人的子孙为自豪,以灿烂的楚文化为骄傲;也必将促进许许多多优秀的企业家,从楚文化的精神中吸取营养,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在现代化的征程上,继承和发扬楚人精神、楚文化精神,坚持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坚持不断开拓、做大做强,坚持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坚持对外开放、融汇东西,坚持和谐发展、诚实守信,坚持爱国爱民、回报社会。名正则言顺,精神变物质,“楚商”的正名,必将促进全省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生产发展,进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论坛
湖北省首届楚商论坛新闻发布会于2010年10月9日在省府所在地的湖北饭店隆重举行。原湖北省委常委、湖北省企业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张学奇到会并讲话,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德华作了开幕致词,湖北省经信委原副主任、湖北省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陈旭东作了主题讲话。企业界知名企业家严介和、刘宝林在会上作了发言。中国楚商网董事长周少波先生列席参会。新闻发布会由湖北省企业发展促进会、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举办,由省工商联、省社科院支持举办,武汉华佗论箭企业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商界领袖杂志承办,武汉电视台楚玉担任主持人。新闻界、企业界、学术理论界共280多位代表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陈旭东在会上作了主题讲话。他首先宣布,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湖北省楚商论坛将于2010年12月5日在武昌洪山礼堂举行,将邀请经济理论界的大家、商界领袖、省市党政领导、湖北的企业家以及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商湖北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大计。会后将编印出版论文集,广为传播,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鼓与呼,并送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供决策参考。
原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湖北省企业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张学奇最后讲话。他说,我不是湖北人,但长期在湖北工作,也算半个湖北人,我赞成叫楚商。他强调,我们响亮地把“楚商”叫了出来,就要爱护它、完善它。商业要和文化结合。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也是现代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楚商要发扬楚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精神,为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新闻发布会引起了较大反响。与会代表听了讲话,认为用“楚商”作为湖北商人的统一称谓,是一件早就该做的大好事情。今天将这个问题提出来,并从楚文化的深远内涵和当今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两个方面诠释“楚商”称谓的含义,使统一的“楚商”称谓得到宣传推广,以团结和凝聚湖北商人队伍,塑造湖北商人的良好形象,也为时不晚。湖北知名企业家刘宝林说:“楚商”最能体现湖北人的精神,这就是讲诚信、讲义气的精神,创新开放和追新逐奇的精神,不断开拓奋进的精神。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长江商报和武汉电视台、湖北经视、湖北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对会议盛况作了及时报导,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腾讯网、汉网、荆楚网等大型知名网站也作了报导。中国楚商网提供此次会议的全程网络支持。
参考资料
楚商传奇之楚商徽标.凤凰网.2013\u5e7410\u670830\u65e5
楚商传奇之楚商简介.凤凰网.2013\u5e7410\u670830\u65e5
湖北省首届楚商论坛新闻发布会隆重举行.湖北省楚商协会官网.2010-10-12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10 11:33
目录
概述
徽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