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骤雨
周立波著长篇小说
《暴风骤雨》是现代作家周立波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48年,东北书店出版。
内容简介
《暴风骤雨》描写了东北地区一个名叫元茂屯的村子从1946年到1947年土地改革的全过程。小说的上、下卷分别讲述的是土改初期“三斗韩老六”,土改后期复查和深入“砍挖”(即“砍大树,挖财宝”运动)的过程。元茂屯土改工作队进村后召开的第一次贫雇农大会“意外失败”,“斗争大肚子”的倡议仅仅得到了少数贫雇农底气不足的“赞成”和满腹疑惑的回应,问题就出在未能有效“发动”群众上。第一次斗争韩老六,真正“发动”起来上台控诉的只有赵玉林一人,“斗争”对于元茂屯的男女老少来说,只是感到惊奇,或乐意,或发愁或犯疑,或观望。斗争会也就在这种未经充分“发动”的复杂的群体心态的影响下,难以形成理想的两个对立的阵营的紧张空气,最终以闹剧式的“情绪缓和”而结束。
第二次斗争会虽然是在经过对郭全海、白玉山、老田头等人的成功“发动”并正式成立了“农工联合会”之后召开的,但韩老六的几句陈情和检讨,就让“斗争的情绪,又往下降”,以致出现了“人家就是地多嘛,叫他献了地,别的就不用多问了”的议论。好不容易由老田头的血泪控诉所激起的群情愤慨,也被韩老六的几滴鼻血轻面易举地冲淡了。成功斗垮韩老六的第三次斗争会,除了工作队继续“发动”所见的成效之外,一个关键因素却是“韩老六鞭打小猪倌”而激起了民愤,是被斗争者弄巧成拙地将本来温和的斗争气氛,激化为愤怒的烈火,是恶霸地主的现行犯罪行为,将群众“发动”了起来。
小说下卷主要讲述的是带有复查和整顿性质的“煮夹生饭”的过程,也是土改运动中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环节。这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重新夺回被坏人篡夺了的农会大权。在失去了工作队这个“发动“引擎之后,原农会领导人郭全海们立刻露出了“被发动”者的茫然、“被动”的角色本相,他们实在没有任何主动意识和能力,去守卫土改的成果,更不要说开辟新的局面了。其次是,进一步发起“砍挖运动”。与前期土改斗争不同的是,现在的斗争重点对象,已不是恶霸地主韩老六式的“坏根”,而是吃斋念佛,“修来世”不离口的杜善人和舍命不舍财而又胆小的唐抓子之类的“坏须”了。
主人公是郭全海,他带领农民继续赵玉林等人的未竞事业,进行锄奸反特和对地主杜善人的斗争,最后巩固了胜利果实,并带头参加人民解放军,南下作战。
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为了保卫胜利成果,彻底摧毁农村中的封建势力,把革命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在1946年5月4日,发布了把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五四指示”。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就在解放区的广大农村开展起来了。这年冬天,周立波随军转战到东北,参加了东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斗争。他工作的地点是松江省尚志县元宝镇。松江省是现在黑龙江省的一部分,元宝镇就是《暴风骤雨》中的元茂屯。这期间,正是东北冰封雪冻的季节,农事不多,周立波经常同贫苦农民一起唠嗑,倾听他们无拘无束的谈天。话题从斗争地主到家庭琐事,从风土人情到个人遭遇……他在元宝镇工作了半年,每天和农民一起战斗和工作,了解了平常几年也了解不透彻的情况,学到了很多知识,包括东北农民生动的语言,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写作素材。
1947年5月,周立波到松江省委编辑《松江农民报》。他亲身经历的土地改革的火热斗争,激励着他利用业余时间写小说。他写完第一部后,带着初稿又到松江省五常县的周家岗补充生活。周家岗是经过日寇并村集家的较富的大屯落,阶级斗争复杂尖锐,是省委土改工作的重点。周立波在这里生活了四个来月。后来他还到拉林与苇河的一些村屯和呼兰县的长岭区访问,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他补充、修改了小说的第一部,随后又花半年多时间完成了第二部。《暴风骤雨》就这样写成了。1948年东北书店正式出版了这部小说。
人物形象
赵玉林
上卷的中心人物,是元茂屯第一个觉醒的新型农民。他过去受到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成年累月地辛苦劳动,还不能维持其起码的生活,他“一年到头,顾不上吃,顾不上穿,一家三口都光着腚,冬天除了抱柴挑水、做饭外,一家三口,都不下炕”,被人称为“赵光腚”。这个全村最穷的“赵光腚”,在阶级压迫和剥削面前有着宁折不弯的硬骨头性格。他守着庄稼人的本分,既不沮丧,也不怨天尤人,更无非分之想,而是执着地勉力地支撑着苦难的日月。他说:“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是淹死在泪水里啦。”在困难面前,他从不低头。他曾经在三天揭不开锅盖的情况下,去向韩老六借债,韩则企图以污辱他的妻子作为借债条件。他对这种兽行作了力所能及的斗争,并因此受到迫害,被日本鬼子抓去作劳工,吃尽苦头。然而他却保持了人格的尊严。由于他经济地位的低下与具有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加上他曾受到苏联红军的帮助和影响,因而他在土改工作队到了元茂屯后,在小王的启发帮助下,很快觉悟了。他勇敢地站出来带领群众斗争韩老六。他与地主阶级势不两立,没有过多的犹豫和胆怯的心情。在粉碎韩老七反革命武装骚扰的斗争中,赵玉林表现得无比的勇敢和坚强。受了重伤,他还发出“快去撵胡子,不要管我,拿我的枪去”的叮嘱。小说描写他由一个深藏着阶级仇恨的普通农民,到在斗争中认识自己的阶级力量,终于成长为忠于革命的先进战土的性格发展历程,突出表现了他走上革命道路可贵的坚定性。小说还深情地挖掘了赵玉林的心灵美。赵玉林身为农会主任,又一贫如洗,在分配土改胜利果实时,曾被评为一等一级,但他只要了三等三级的东西。他对妻子说:应该想想过去的日子,“能对付穿上,不露肉那就行了”“你别着忙,老百姓都有了,咱们就会有的。”他心里只有别人,唯独没有自己。最后,他为保卫胜利果实而英勇献身。临终前,他只留下一句话:“没有啥话死就死了,干革命还能怕死吗?”没有遗憾,也没有豪言壮语,但这平实的语言却掷地有声。赵玉林为革命牺牲,是他性格发展的最高点。他入党直至为革命牺牲,标志着他走完了由个体农民向无产阶级先锋战土转变的光辉历程。
郭全海
下卷的中心人物。他也是一个在土改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农民。他是在旧社会受尽苦痛和磨难,带着很深的阶级仇恨,参加到土改斗争的风暴中来的。在群众尚未充分发动起来斗争韩老六的时候,他就勇敢地站出来控诉韩老六的罪行,以后就很快成为农民中的积极分子。他曾带领一个小组分配土地,工作极端负责、认真,并能做好思想工作,打消农民的顾虑。“把分地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小说上卷还写了他断然拒绝韩老六的利诱,主持分粮时忘了给自己留以及驯服烈马的场景,表现了他立场坚定、大公无私、有驾驭繁难工作的能力。但由于他处于配角的地位,英雄性格未能充分展示。下卷把郭全海放在革命斗争的漩涡中展现他的英雄性格。小说用了较多的笔墨,比较细致地刻画了他的英雄性格和精神面貌。他主持了与杜善人算剥削账的斗争,打垮了杜善人的嚣张气焰。在挖浮财过程中他不仅表现得很有组织才能,而且精明、机警。尤其在“活捉韩老五”“分马”“参军”等章节的突出描写和刻画,使他的英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活捉韩老五”,表现了郭全海精明能干、不怕吃苦、思考周密胆大心细、临阵机警沉着、老练以及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在“分马”一章,则表现了他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正确处理矛盾的工作才能。通过“换马”,既锻炼了积极分子,又教育了后进群众。他主动“换马”,让马驹,以至参军临别时还念念不忘将马驹送给田老太太,生动地表现了他大公无私、说一不二的品格。而在分马过程中,更生动地表现了他那种享受应得利益但又不追求应得利益的坦率赤诚的品性。这时他已不是一般的农民干部,而是以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姿态,善于按党的政策处理具体问题的优秀的党的基层干部了。最后,他经过严肃的思想斗争,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带头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从元茂屯走向全国。在他身上,透露着浓烈的时代气息,表现了刚毅,坚强的性格和高度的政治觉悟。郭全海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赵玉林的后继者出现的。
老孙头
这一形象概括了老一辈农民身上的某些特点,又有着自已鲜明的个性特征。作为一个替别人赶了28年大车的老贫农,他拥护土改,对以韩老六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有满腔仇恨,对共产党无比热爱。这些都是他性格的本质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旧社会小生产者的生活地位所决定,他身上也有着一些比较明显的缺点:深明世故、见风使舵、自私胆小、略带油滑,以至好吹牛。随着斗争的发展,老孙头也在不断克服自已的弱点,成长为农民中的积极分子。
萧祥
小说中土改工作队长,表现了党与群众的关系。萧祥是一个出色的群众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一个感情丰富的革命战士。既具有一个优秀的党的干部的政治素质,革命坚定性,多谋善断,又有关心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尊重被人贱视的二流子李毛驴的人格,以严肃动情的劝说唤醒李毛驴的自尊自爱;他处理侯长腿媳妇的事不抱成见,合情合理。这些描写不是单纯表现他的人情味,而是在更高的意义上表现了他能引导一切留有旧制度创伤的人走上新生活的深谋远虑,也是一种对革命有坚定信念的表现。
作品目录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小说以恢宏的气势绘制了中国农村彻底推翻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这一伟大变革的历史画卷,满腔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冲决封建罗网,朝着解放大道迅跑的革命精神。周立波在谈到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时说:他是“想借着东北土地改革的生动丰富的材料,来表现我党二十多年来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雄伟而艰苦的斗争,和当代农民的苦乐与悲喜,以教育和鼓舞广大的革命群众。”可以说,作家的这个创作动机,也就是这部作品的思想主旨所在。
艺术特色
人物塑造
《暴风骤雨》的突出成就,首先表现在成功地塑造了赵玉林、郭全海等在无产阶级先锋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先进农民的典型。他们不是在抗日的烽火和解放战争的战场上锻炼成长的,而是在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暴风骤雨中,经受了斗争的锻炼而成长起来的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新式农民英雄的先锋战士。塑造新一代农民形象,展现翻身农民的全新面貌,是时代向当时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在当时,如何塑造崭新的农民形象尚无足够借鉴的成功经验。《暴风骤雨》塑造了这样一批新人,可以说起了拓荒的作用,其成就弥足珍贵。
赵玉林、郭全海、老孙头等人物的成功塑造,再现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农民的觉醒、抗争与成长。然而这一成长过程自始至终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与教育。
《暴风骤雨》运用古典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注意在广阔的生活画面上,把人物放在剧烈的矛盾冲突和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选取典型事件来展示人物性格。比如赵玉林与郭全海的性格及其成长过程,与打倒地主韩老六和杜善人的斗争紧紧结合在一起。在语言行动还不足以明确表现人物性格时,适当地运用极简练的心理描写,但很少静态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分马”一章,在写“分马”时,作并没有去静态地刻画老孙头的心理,而是用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老孙头的内心矛盾——当喊到他的名字时,他大步流星地迈过去,把早已相中的栗色儿马牵上,翻身骑上儿马的光背,并对这匹马赞不绝口。这就惟妙惟肖地描摹出老孙头分得马后的喜悦心情。他从马背上摔倒在地,嚷着要揍马一顿,棒子抡在半空,结果却扔在地上。这一动作,又表现了孙老头对马的珍爱。在“换马”的场面中,老孙头既说同意跟老王太太换马,又怕自己的马真被换去,于是说别人的马如何如何好,自己的马怎样怎样不好。幸好老王太太没有看中他的马。他怕横生枝节,赶紧“翻身骑上他这‘玻璃眼’,双手紧紧揪住它的鬃毛,一面赶它跑一面说“你不要吧,我骑走了”,说罢,头也不回地跑了。”在“分马”、“换马”的过程中,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非常生动地写出了老孙头喜悦、精明,有点自私的心理特征。用人物语言、行动以及简练的心理描写,尤其是将三者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以刻画人物形象,是《暴风骤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结构情节
《暴风骤雨》在结构和情节上追求朴素的单纯的美。他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广阔的生活画面,熔铸在单纯的结构,朴素的情节之中。作者把人物刻画融化在情节的叙述之中,不同于西方小说对人物心理作反复的.静止的解剖。小说结构在单纯中显得摇曳多姿。农民获得翻身前的血泪故事,土改中农民的种种思想弱点,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风土习俗,都穿插在两大阶级斗争的主线上,结构单纯,线索清晰。
语言特色
《暴风骤雨》是周立波“想用农民语言来写的“一种尝试”。小说较多地吸收和提炼了东北农民群众的生动、形象、简练、风趣、表现力强的语言,不仅朴实、自然、亲切,而且富有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对大众风格的追求。比如说家里穷得没有饭吃,农民说:“锅盖总是长在锅沿上”;比如说穷人家里没有地,农民就说:“我家开门就是人家的地方。”又比如说普通人生气或开玩笑时总骂人“王八蛋”,农民会顶婉转、幽默地说:“你多咱搬家?谷雨搬家?”再比喻说知识分子腔:“看那人光在家里陪着妻子”,农民则说:“那家伙老是守着娘娘庙。”
创作局限
《暴风骤雨》也有一些缺点,如故事还不够完整,人物的刻画,除个别的外,还不够生动,反面人物韩老六、杜善人、唐抓子等有一些类型化和脸谱化,全书的结构还有松散之处。但其中最突出的是,描写土改斗争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不够。作者没有更深刻地分析人物,更冷静地观察社会,因而作品没有把农村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复杂性曲折性充分地表现出来,一些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斗争就往往被简单化了。要推翻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阻力是相当大的。这种阻力有来自地富阶级的破坏,有传统势力的影响,也有农民因袭的重担。这是一场两个阶级的生死搏斗与较量,现实斗争远比作品所描写的尖锐得多、复杂得多、曲折得多。作者把这场尖锐、复杂曲折的阶级斗争描写得过于简单、容易,势必影响作品典型化的程度,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致使有些人物形象的刻画欠清晰、不生动。
作品影响
1951年,《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三等奖。
2022年5月,入选中国艺术研究院发布的在“讲话”精神的照耀下百部文艺作品榜单。
作品评价
现代文艺理论家陈涌《暴风骤雨》:《暴风骤雨》的人物是比较单纯的,整个作品的情节和结构也是比较单纯的,也因为这样,它比较易于为一般读者所把握。作者的语言也是比较单纯的。这里没有太过复杂,太不合中国习惯的语法,也很少有由于缺少洗练和修饰而留下的语言的杂质以及过分累赘的痕迹。正如对于群众生活一样,作者对于群众语言也是热爱、敏感的。在这个作品里,作者吸收了不少群众的语汇和群众语言的长处,而脱离了知识分子语言的干瘪和贫乏。
河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阎浩岗:我们在《暴风骤雨》第一部里看到的,其实是一个有关被肆意侮导压迫凌虐的弱者在外来强势力量支持和帮助下进行快意的除霸复仇的故事。它的艺术吸引力、感染力主要就来自读者的复仇期待与复仇快感。《暴风骤雨》第一部里“敌方”主要人物韩老六是个典型的“恶霸”形象,与传统文学及戏曲中“镇关西“郑屠一类人物一脉相承。
作者简介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笔名立波。湖南省益阳人。1928年开始文学创作活动。1929年在《申报》上发表了处女作散文《买菜》。1934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入党领导的革命文学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周立波写了大量的散文报告文学,这些作品后来收集在《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和《战地日记》两个集子中。1941年开始写小说,这期间主要作品有《麻雀》《第一夜》《阿金的病》《夏天的晚上》《纪念》《牛》《金.戒指》等。1944年,随八路军三五九旅的一个南下支队深人华南敌后,与部队战士同历艰险。根据这段战斗经历,写了《王震将军记》《王首道同志和别的几个领导者》《李先念将军印象记》后结集为《南下记》。1947年5月,他调任《松江农民》编辑,开始构思创作《暴风骤雨》,于1947年10月和1948年12月,他先后完成了《暴风骤雨》上、下卷的创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6 09:15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