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副刊》是“五四”时期著名的“
四大副刊”之一。前身为北京《
晨钟报》和《
晨报》第 7版。1921年10月12日改版独立发行,孙伏园主编,初名《晨报副镌》,1925年4月1日起刊名改为《晨报副刊》,至1928年6月5日第2314号终刊。该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成为宣传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提倡新文学的园地,在思想界和文艺界有着广泛影响。1925年后被“
新月派”控制。
简介
《晨报副刊》前身为《晨钟报》和《
晨报》第7版。1921年10月12日改版独立发行,定名《晨报副镌》,每日一刊,孙伏园主编。晨报社发行。出版地北京。改版后,该刊改变了消闲性、低级趣味的特点,增加了介绍“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的“自由论坛”和“译丛”两栏。其间插登《文学旬刊》(参见《文学旬刊》)。民国十四年(1925)四月一日起刊名改为《晨报副刊》,又增插《
艺林旬刊》、《
新少年旬刊》。同年十月一日起由
徐志摩接手主编,改为插登《国际》周刊、《社会》周周刊、《家庭》周刊、《诗镌》周刊、《剧刊》周刊。民国十七年(1928)五月三十ー日终刊,共出2309期(包括旬刊、周刊),另有晨报四、五、六、七周年(1922-1925)纪念增刊各1期。
该刊无创刊词,为综合性副刊,文学方面(包括4期纪念增刊)有研究、评论、小说、剧曲、诗歌、散文、游记等作品,译文占有一定比例。鲁迅发表了文学创作、著述、译文多篇,最著名的为小说《
阿Q正传》(笔名“巴人”)连载。冰心发表了诗集《
繁星》、《
春水》等作品。文学方面除编者外还有
胡适、陈大悲、曹配言、冯淑兰、仲密、汪静之、
俞平伯、傅东华、
周作人、赵景深、常惠、槐寿、一星、余上沅、春台、前人、许钦文、孙席珍、蒲伯英、卢隐、甘蛰仙、荆生、林玉堂、品今、杨敬慈、李小峰、戴昭然、林兰、
郭沫若、
郁达夫、蹇先艾、王统照、黎锦明、休芸芸、金满成、于成泽、许君远、熊佛西、
沈从文、
闻一多、刘大杰、饶孟侃、焦菊隐、鲁彦、汤鹤逸、朱大枬、毕树棠、胡也频、张鸣琦、桐叶、李健吾、璇若、许延年、张琲、壬秋、鹤西、姜公伟、萧君、静娴、王玖等主要撰稿人。
主要栏目
《晨报副刊》设有“自由论坛”和“译丛”两个栏目,一改旧式报纸副刊的消闲性质,以全新的面目展现于读者面前。它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介绍和宣传俄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和扶持新文学,出版各种有意义的纪念专号,在五四时期的进步报刊中独具特色,销行颇广。
《晨报副刊》的“自由论坛”专栏,经常发表论述新思潮、以及青年问题、劳动问题,妇女和家庭问题、社会改造问题的论文,也有评论国内外重要事件的文章。中国进步思想界的先驱李大钊(守常)的许多有影响的重要论文,就是在该栏目中发表的,它的开篇之作,即为李大钊的著名论文《战后之世界潮流——有血的社会革命和无血的社会革命》。论文指出:“在这回世界大战的烈焰中间,突然由俄国冲出一派滚滚的潮流……这种社会草命的潮流,虽然发轫于德、俄,蔓延于中欧,将来必至弥漫于全世界”。其后李大钊又连续发表了《劳动与教育问题》、《青年与农村》、《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现在与将来》、《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新旧思想之激战》等多篇论文,指明青年运动的方向;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予摧残新思潮的顽固守旧势力以迎头痛击,引导《晨报副刊》与《
新青年》、《
每周评论》等一起同旧思想展开激战,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五四前夜,这些论文在思想界和青年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思想舆论方面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了重要准备。
1919年5月1日,《晨报副刊》首次推出“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李大钊《“五一节”May Day杂感》等文章,开中国报纸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先例。此后,《晨报副刊》“五一”、“五四”发刊纪念专号,几成惯例,体现了该刊对于劳工运动和青年学生运动的关注。1922年1月17日,湖南劳工会主任干事黄爱、庞人铨被军阀赵恒惕屠杀于长沙浏阳门外,《晨报副刊》为此发表了由李大钊、蔡元培作序的《黄庞流血记》,指出“这是为劳动阶级第一次流血”。
1919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101周年纪念日,《晨报副刊》在李大钊的具体帮助下,创辟“马克思研究”专栏。从5月5日至11月11日的6个月间,共发表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现译《雇佣劳动与资本》)、考茨基的《马氏资本论释义》(现译《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和河上肇的《马克思唯物史观》等5篇论著。同年8月7日,《晨报副刊》还以《新共产党宣言》为题全文刊载了《第三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的译文。在当时,除了李大钊负责编辑的《新青年》6卷5号的“马克思研究”专号外,如此集中刊载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论著及文章的刊物,只有《晨报副刊》,从而奠定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
从1921年夏起,《晨报》和副刊开始大量刊载介绍,报道俄国革命和建设的文章和通讯,特别是
瞿秋白所写的一系列内容新颖、感受真切的旅俄通讯,是中国人第一次向本国人民所作的关于社会主义俄国各方面情况的全面报道,因而发生了广泛的影响。它对于中国人民了解苏维埃俄国的真实情况,回击反动统治阶级对其所进行的种种诬蔑和欺骗宣传,起了很大作用。
《晨报副刊》对当时正在兴起的新文学运动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刊自1921年12月4日起连载鲁迅的著名小说《阿Q正传》,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许地山、谢冰心、胡愈之、郑振铎、王统照、林语堂、曹靖华、梁实秋等许多现代作家的作品和译文,均曾在该刊发表,不少外国名著也被介绍或译诸报端。
《晨报副刊》作为一种兼收并蓄的综合性副刊,五四以后,在用大量篇幅刊载介绍和讨论社会主义的文章的同时,梁启超、胡适、周作人、江亢虎等人的文章和讲演录亦杂然并陈,并曾大量刊登美、英资产阶级学者杜威、罗素的讲演录。五四时期,《晨报副刊》在宣传新思潮和新文化、介绍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起了相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