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
1985年于本正执导的电影
《日出》是198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剧情片,于本正执导,方舒主演,于1985年上映。
剧情简介
半个世纪前的旧中国,是个罪恶累累的深渊。细密的雾霭笼罩着凄凉的坟地,在爱子小露的墓碑前,陈白露和诗人丈夫即将分手。分别前,她向丈夫要了本他写的诗集《日出》,然后二人各奔天涯。陈白露提着简单的行李,心情忐忑地踏进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大都市。
在这个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里,她身不由己地堕落,不久便成为名噪一时的高级交际花。儿时伙伴方达生千里迢迢赶来找她,想帮她摆脱交际花的命运。聪明、美丽的陈白露何尝不知道自己生活在牢笼之中,她痛苦,但她又无法摆脱已经过惯的奢侈放荡的生活。可她善良犹在,天良并未泯灭。她从黑势力头子金八及其喽罗黑三手里勇敢地救出了小东西。谁知好景不长,小东西又被黑三绑去卖给了三等妓院,逼迫为娼。虽有好心肠的妓女翠喜百般照护,小东西终因不堪凌辱,走上了绝路。
维持陈白露阔绰生活的银行经理潘月亭,做投机生意栽倒在金八的手里。恰恰在此之前,拼命往上爬的职员李石清被潘月亭一脚踢开。怒火中烧的李石清寻机报复,与潘月亭在陈白露的客厅里大打出手,并且狠狠地骂陈白露是个“娼妓”,这给了一直欺骗着自己的陈白露极大刺激。
更使陈白露没有料到的是,潘经理破产后,金八又来“接管”她。她看清了自己——一个被腐朽黑暗所吞噬的弱者的可悲与可怜,但又没有勇气去挣脱黑暗腐朽勒在她脖子上的枷锁。她静静地吞下白色药片,无限眷恋地抚读着诗人写的《日出》,悄然离开人世,无声地与这个黑暗社会抗争。
被银行解职的小职员黄省三,狠心毒死无法养活的孩子,精神失常了。梦想飞黄腾达的李石清拼了一场,到头来落得负债、丧子,境况凄惨。潘月亭被金八击败以后,穷困潦倒,变得完全像个疯子。而那些畸形人物,如富孀顾八奶奶,“面首”胡四,满口洋文的张乔治,他们仍然沉湎在无聊、调情、声色犬马之中。本想离开这个城市的方达生,却留了下来。他想了许多,他认识了一些朋友,他觉得他应该为小东西那样的人做点什么,空气尽管沉闷,他决定向前走下去。他走着、走着,不知是他看到的,还是他想象的:冬去春来,新绿上枝,眼前渐化为一片葱笼。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为拍好影片,导演于本正看了能找到的所有与《日出》有关的资料,总计有几十万字,还去天津实地采访,接触了许多过去的茶房、银行职员、妓院老板、混混。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曹禺多次为于本正介绍时代背景、人物性格,对具体人物的化妆、服装也给予了指导。为了更了解合作者,他还特意看了于本正执导的影片、同样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漂泊奇遇》。
方舒是看到报纸上登载的影片征选“陈白露”的启事后,自告奋勇要求扮演陈白露的。
因为原作中翠喜说自己年轻时是红唱手,所以王馥荔专门向相声演员刘文亨学了一段天津小调在片中演唱。
片中的“翠喜”烟不离手,为此,扮演者王馥荔特意学会了抽烟并规定自己每天必须抽烟,还让丈夫教她抽烟的姿态、边吸烟边说话的技巧等等,以至于影片上映后,很多人误以为她本来就会抽烟。
影片原本有一段情节:在俱乐部捐款给陈白露的年轻人后因吸毒堕落成流浪汉。曹禺认为这段情节可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使用的卑劣手段,但成片时这段戏被剪掉了。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演员选择
对于由方舒扮演陈白露,当时上影厂很多人有不同意见,因为她的年龄过大(比陈白露大了五六岁),外形也过于朴素、学生化。然而,方舒试过戏后,导演于本正觉得她的表演有个性色彩。于是,剧组把她的表演录象带送给曹禺,请他定夺。最终,由于曹禺首肯,方舒获得了扮演陈白露的机会。
至于翠喜一角,于本正首先就想到的演员就是王馥荔。他认为翠喜既善良又泼辣,而王馥荔具备这样的表演潜质。接到邀约后,王馥荔本人很犹豫,因为这个角色与她演过的角色太不相同。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王决定接受这个挑战,但周围的人都劝她放弃,连她视为恩师的谢晋也强烈反对她演翠喜。出于对谢晋的尊敬,王一度想打退堂鼓,于本正便亲自做她的思想工作,保证翠喜一定会成为她表演生涯的理程碑,坚定了她的表演信心。
角色塑造
为了扮演好陈白露,方舒把自己浸入角色中,时刻想着自己是陈白露,在生活中也故意使小姐脾气,以至于开始称她为“小方”的摄制组同事都改口管她叫“方小姐”。同时,她学了抽烟,变得热衷于跳舞,还反复观摩《复活》《她在黑夜中》《白痴》等影片,其中,《复活》中玛丝洛娃的神态与表情给了她很大启发。
王馥荔在为“翠喜”做准备时,先反复阅读原作并登门向曹禺请教。而后又赴天津翻阅了当年的原始资料和报刊,访问曾在旧社会做过妓女的老人。旧社会妓女的悲惨遭遇激发了她的创作激情。为了在外形上更接近角色,她不惜自毁形象,设计了浓妆艳抹而又俗气土气的造型,还让化妆师把她的牙齿化成黑黄色。在行动上,王设想翠喜应该是放过脚的“解放脚”,再加上始终处于疲劳中,却又需要招待客人,所以,她在表演时特别注重表现人物想走又走不快、左右摇摆、拖不动腿的感觉。另外,受原作启示,她为翠喜设计了天津口音,为了与全片协调,又没有全用天津口音,而是在接客送客时“不经意”流露出天津口音。
原作改编
原剧结尾有一段工人打夯的吆喝声,暗示未来的新世界是属于无产阶级的,但于本正认为这种结尾不适合电影,而且时代不同了,不再需要这种暗示。于是,他力排异议,按自己的想法把结尾改成陈白露死后被运尸车运走,方达生走在街上看到梧桐树萌发了新芽。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与原作相比,电影《日出》的悲剧气氛更加浓厚,思想内涵也更深刻,改编者充分利用、发挥了电影艺术时空转换的自由性和表现生活的广阔、丰富性的特点。陈白露的形象在片中得到了充实和丰富,有了更多的侧面,由原作中的贯穿人物成为影片中的主要人物,成为编者艺术透视的焦点。(《电影新作》评)
该片改编得比较好,金八还账那场戏是绝妙的,结尾“收尸”那场戏也是绝妙的,原作的结尾是某种程度的净化,而影片的结尾陈白露的尸体放在匣子里,更令人感到惨痛,这样的结尾值得赞美。(编剧、作家黄宗江评)
反面评价
《日出》不令人满意,导演没有理解原作,按影片的逻辑,陈白露是不会死的,她太清醒了。曹禺在改编剧本时过分地迎合了他的合作者。片中“小东西”的死也不感人。(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副会长黄式宪评)
参考资料
《日出》字幕表.海上电影.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8 01:49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