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印刷厂食堂炊事员周永顺终于平反昭雪,带着一家人搬回了被没收多年的周家院子。他一心想把祖辈经营的周家羊肉面馆重新开张;可因为当时政策所限,只能偷偷摸摸“非法经营”;多年后,经历种种坎坷,周家面馆终于又开业大吉。他的大儿子是返城知青,不择手段从弟弟手中抢走了爸爸的退休指标,当上正式工;可面对马家姐妹两人的感情攻势,进退两难。他和妹妹是青梅竹马,可去下乡插队之后,姐姐对他又有救命之恩,两人渐生情愫;随后是三个人几十年的恩恩怨怨。老周的二儿子是工厂宣传科的临时工,能写能画,一心想要考美院;可由于当年他没有按照规定上山下乡,只能与高考失之交臂。他在两个女孩之间徘徊犹豫,一个是性格张扬的高中同学李晓叶,一个温柔贤惠的工厂同事张玉芝;三十年间,三人几番离合,啼笑皆非。三儿子即将高中毕业,深深爱上了分配到学校的实习音乐老师宋晓霞,之后,两人展开了一段长达二十年的爱情故事,浪漫凄婉;最终,两个有情人结为眷属。
2、该剧由
高群书监制,很多在大银幕获得成功的导演都不会回归电视剧领域,然而高群书却打破了这一“惯例”。
《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在风格上,它类似于叶京导演的《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比蜜甜》说的是城市平民的生活,营造了亲切而熟悉的年代感,但重点还在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父辈之间相处久了,都像亲戚关系。但子女这一辈,受知青返城、恢复高考、下海经商等影响,反而彼此日渐疏远。值得欣慰的是,《比蜜甜》对苦难保持了远观的姿态,没有丝毫飙泪的意图,人与人之间的小温暖成就了它的大格局:幸福来自于人的紧密依偎。《比蜜甜》的讨巧之处除了年代感好、人物形象真实、故事性较强外,最能吸引人的潜在因素恐怕还是它的“三观正常”吧。我们的生活究竟比不比蜜甜,其实得出结论不是那么复杂,完全在于某一刻的感受,失去了感受力,物质欲望得到再大的满足也不会觉得幸福。(凤凰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