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动机
心理学术语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如: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学生﹐就能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
定义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试图追求和达到目标的驱力。麦克莱伦认为,各人的成就动机都是不相同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约翰·威廉·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
相关理论
麦克利兰理论
(情绪激发理论)
认为成就动机是人格中非常稳定的特质,个体记忆中存在着与成就相联系的愉快经验,当情境能引起这些愉快经验时,就能激发人的成就动机欲望。成就动机强的人对工作学习非常积极,善于控制自己尽量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充分利用时间,工作学习成绩优异。
阿特金森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
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3大因素:一是成功诱因值(Is),即对实现目标的价值判断;二是在某任务中成功的可能性大小(Ps);三是成就需要,即主体追求成功的动机强度(Ms)。这3个因素发生综合影响,其结果使个人接近与成就有关的目标倾向(Ts)。
基本特点
①人的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总是力图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就的。
②在克服障碍和困难的过程中﹐成就动机使人正视所遇到的挫折和失败﹐表现出极大的韧性和毅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③成就动机具有复杂的多级性﹐从幼儿到儿童﹑青少年﹑成人及至老年﹐出现许多不同情况。儿童幼小时﹐言语学习﹑生活自理﹑游戏等是主要活动﹐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表现在努力做好这些事情上﹔入学后的儿童其主要活动是学习﹐取得优良学习成绩是他们成就动机的主要目标﹔到了青少年时期﹐成就动机逐渐复杂化﹐除了仍追求好的学习成绩外﹐也追求文娱﹑体育﹑团体活动上的成功﹔至于成年人和老年人﹐他们追求的主要是在劳动﹑工作﹑学术等方面有所成就。
④人的成就动机是整个动机体系中的一种动机﹐它与求知﹑自我提高﹑创造以及赞誉﹑遵从﹑归属等动机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影响因素
目标吸引力
目标的吸引力越大,成就动机越大。
风险和成败的主观概率
很有把握的事和毫无胜算的事都不会激发高的成就动机。
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个体施展才干机会越多,成就动机越强。
评析
一个拥有这种驱力的个体希望能够达到目标,并且向着成功前进。成功对于个体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其本身的原因,而不是随之而来的报酬。
许多特征可以用来描述成就取向型员工。当他们觉察到付出的努力所带来的个人荣誉和失败的风险只是一般水平,并且可以获得关于过去绩效的反馈,那么,他们将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成就取向型的人选择助手时,更多考虑技术上的能力,而较少考虑对他们人的感觉。
成就取向型的管理者,往往希望他们的员工也是成就取向的。有时,这些较高的期望会使得成就取向型管理者很难有效地分配工作,一般水平的员工难以满足这种管理者的需要。
成就动机的两种取向
1990年,余安邦提出成就动机的两种取向:一种是“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Individual-Oriented Achievement Motivation,IOAM),具有西方社会个人主义的色彩;另一种是“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Social-Oriented AchievementMotivation,SOAM),具有东方集体主义的色彩。
这两种动机对人的行为有何不同的影响呢?余安邦在1993年通过提供社会诱因(social incentive)考察动机对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社会诱因对个人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会产生激励作用,因而使得社会取向成就动机高低不同者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例如,相对于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者来说,高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者在任务操作中要求别人协作的行为更强,行为的持续性更强,作业完成的比例也高;而社会诱因对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未产生激励作用,所以个我取向成就动机高低不同的人,其行为并未表现出不同风格。
培养儿童
成就动机是习得的社会动机,培养儿童高水平的成就动机应注意以下问题:
家庭教养
研究发现,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就越强。此外,和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可以使儿童独立性发展较好,儿童对追求成功的热情较高;而过度管束和限制,会使儿童独立性发展较差,成人后往往缺乏创造性和竞争力,因为他们缺乏成就需要。因此,从小就应培养儿童的成就感,这是成年后自我实现高峰体验的基础。
社会氛围
社会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的影响。麦克利兰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的儿童读物,发现在高度发展的国家里,儿童读物中有较多的关于成就和成功的内容,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的氛围有其成员成就动机的提高。家长给孩子选好学校读书,一方面是这种学校有好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有你追我赶的成就氛围。
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正确的成就动机是教师﹑家长的责任。在这个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激发并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成就动机,也就是使他们明确知识学习、体育锻炼、品德修养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是他们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是明确具体的,而不是模糊抽象的。②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一时达不到既定目标时,要帮助他们分析已有的进步,即肯定并让学生明确他们已经取得的成就。这样他们就能增强达到目标的信心和勇气。③当学生在某种活动中获得成功,他们往往感到满足。这种满足可以起自我强化的作用﹐使他们追求更高的成就,但由于他们水平所限,不一定能树立恰当的目标;同时,这种满足也可能使他们停止不前。所以,教师在赞扬他们已有成就的同时,要帮助他们树立进一步追求的目标,乃至终生的奋斗的目标,让他们将成功的满足感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使其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9 10:44
目录
概述
定义
相关理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