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理性批判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创作的作品
《实践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创作的哲学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788年,是康德的哲学巨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是1781年出版的《纯粹理性批判》,第三部是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
内容简介
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作者主张有一个至高无上、永恒不变、任何人都应该无条件遵守的道德原则,即所谓绝对命令。与此同时,作者还强调必须假定灵魂不朽与上帝存在,才能保证善恶因果报应。虽然这二者不能为理论或思辨理性所证明,但为实践理性的必要假设。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由于《纯粹理性批判》讨论到纯粹理性不能证明意志自由,又因为康德的观点,道德要求这样的自由,理性的作用似乎已经离开了道德,正如神学,缺乏合理推理的基础。更的是启蒙运动由于怀疑一位信赏必罚的上帝存在,削弱了宗教的道德基础。假如这些传统的道德支柱崩了,文明如何能够残存?康德坦然以启蒙运动人(Aufklarung)的门徒自许,负有为道德规范寻求某种合理根据的义务。在一篇《道德形而上学的基本原则》(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1785)的论文中,他拒绝自由思想家们,把道德置于个人或种族经验基础上的企图;这样一种后天的由来将使道德原则失去普遍性和绝对性,以他的判断是一种坚实的伦理要求。他以特有的自信宣称:“很明显地,一切道德概念有它们的地位和起源,完全先天于理性之中。”他的第二本著作《实践理性批判》就是打算去发现和阐明这种地位和起源的。
作品思想
康德的观点是,实践理性批判的基本问题是意志自由问题,自由、意志与道德规律是一致的,作为有理性的人不受外力影响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就必然是遵守道徳规律的。一个有理性者的道德行为必须是自律的而不是他律的,必须是从义务出发,有善良动机,而不从行为后果考虑。
所谓实践理性指的就是意志。在这部书中康徳把意志提到了第一位,说理性只能居于从属的地位,离开意志就不能存在。它的作用只是整理而不能创造,它无法解决的问题要由意志来解决。道德和宗敎信仰都是由意志中产生的,而且由意志加以保护。人们的行动都服从道德的法则,当人们违法这个法则时便会感到一种内心的谴责,足见逍德立法是具有无上权威的。同时人们在好行为与坏行为之间能有所选择,这就证明意志是自由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已经过,人们通过时间空间所认识的现象世界都受着必然规律的控制。但人们的行动也只能通过时间空间来认识,所以人们的行为从现象世界来看是受着因果律的控制,但从根源上看却又是自由的。自由与必然的对立就说明有“自在之物”存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看到的好行为并不一定能得到好结果,而坏行为往往能得到好结果,这种矛盾要到来世中才能解决。那时将完全按照公平的原则使善人得到善报,恶人得到到恶报。所以人们虽无法证明,但也可以感到灵魂是不朽的。在来世中掌管这种责罚的就是神,所以人们也能认识到神是必然存在的。
在这部书中,康德的唯心主义本质表现得特别显明。他主张意志高于理性的说法,后来便发展成了叔本华和尼采等人的极端反动的唯意志论。列宁指出,新哲学中的唯意志论是和康德的思想有联系的。
这部书的最后一部分理性证法,纯粹是为宗教作辩护,说到最高的善不可期望于现世,而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灵魂不死上,说人应当服从上帝的法则,它的实际效果,无非是教被压迫人民服从统治阶级而已。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实质上是一种信仰主义和神学学说,是近代资产阶级“唯动机论”道德学的典型论著。
后世影响
这部书常被称作康德的“第二批判”,并与其后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的“三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是一部篇幅巨大、艰深难懂而又具创造性的哲学名著,为近代哲学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哲学思路,对洪堡特的思想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年),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的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6 16:2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