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人
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天与人》是2010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出版背景
2009年12月10日~11日,哈佛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先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当代著名书画家、诗人范曾先生携手登临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就“天与人——儒学走向世界的前瞻”这一主题展开了三次对话,系统探讨了儒学在当代世界的价值与意义。本书就是在这次对话的基础上整理出版。
本书中杜维明先生认为:这是一个不同文明对话的时代,是一个王阳明心学重倡的时代,是一个心学的时代。范曾先生认为中国儒学作为审美对象,有极大的存在价值,二人就儒家思想的历史作用、思想特征、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心学时代的来临将会带来儒学思维穿透历史、人心、社会的境界。
作者介绍
杜维明,美籍华人学者,哈佛大学教授,第三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儒学看成是“哲学的人类学”、“宗教哲学”,试图从文化认同的意义上说明儒家传统的历史和价值。
范曾,画家、诗人,南开大学终身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他启动“国学开讲”计划,以儒、释、道三家的经典为纲,纵论三千年国学经典,剖析当下众人之惑。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原创性人学理论著作,主要内容有:系统神经学和理论心理学——神经机能结构和系统活动理论,以及物理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理论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社会活动理论及人文发展理论;世界观、宇宙论和伦理学。它在宇宙背景下系统考察人类生活,确立了人类学的基本范畴,把那些争论不休难以进展的主要人学问题追溯到天人关系而解决于物理学水平。
本书在广泛的思想史和正规的科学史基础上,从更高水平展开直接面对人和人类生活的原创性系统研究,以崭新的神经机能结构和系统活动理论革新了笛卡尔以来的心理人学基础,在系统神经学理论上建立了严密的物理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从而逻辑一贯地提出社会活动理论,全面完成了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课题的逻辑整合和理论阐释;进而讨论世界观和生活伦理,切实刷新了宇宙学和伦理学基本理论。它圆满完成了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以及哲学和人类学各学科的创造性整合,对人的本质和存在作出了切实全面精粹纯一的系统理论阐释,把哲学人类学提升到切实圆融的系统理论境界,并提供基本的主体生活理论和清明圆熟的先进世界观。
图书目录
序 认识自己 1
导言 生活之谜 1
第一章 人的本质 5
一、人学基础 5
1.灵魂说:人类本质的抽象假说 5
2.生机论:精神现象的具体追问 7
3.神经学:物理机制的详细探讨 10
二、神经结构 13
1.基础组织:基础神经系统的组织构成 13
2.高级组织:高级神经系统的组织分析 15
3.系统结构:系统神经组织的结构关系 19
三、系统活动 21
1.神经机能:基本机能及系统表现 21
2.系统感应:感应活动的组织秩序 24
3.活力生机:精神活力的生成机制 26
第二章 感觉意识 29
一、注意与感觉 29
1.注意:实质、机制与结果 29
2.感觉:机制、本质与部位 32
3.意象:生成、构成与性质 35
二、认知和意识 38
1.知觉:实质、机制与属性 38
2.认知:内容、机制与方法 42
3.意识:机制、本质与指向 46
三、记忆及思想 50
1.记忆:机制、部位与类型 50
2.思维:实质、类型与方法 55
3.想象:类型、性质与功用 58
第三章 情志活动 62
一、情志缘起 62
1.情绪生理:情绪实质及生成机理 62
2.情感情境:情感系统与情境构成 66
3.目的意志:目的形成和意志本质 69
二、意志行为 71
1.随意运动:运动机构与系统动作 71
2.目的实践:目的结构和活动机制 73
3.行为习惯:本能行为与习惯活动 76
三、精神生活 79
1.精神的实质:主动能力的根据表现 79
2.情志的迁移:情志变迁的机制规律 82
3.生活的展开:生活展开的路径方式 84
第四章 人格造化 87
一、主体人性 87
1.形与神:形神关系与主体理论 87
2.心与体:心体关系与心灵概念 90
3.情与理:情理关系与人性构成 93
二、自我成长 96
1.人本自我:自我的观念与性质 96
2.经验发展:经验的动力和程序 99
3.道德结构:道德的生成与结构 102
三、人格体系 106
1.体格构成:人类体格的道德构成 106
2.精神性能:精神结构及个性形成 111
3.命运造化:人格命运的修养造化 115
第五章 人际交往 121
一、人际关系 121
1.人间情境:互为主客的多元世界 121
2.人际知觉:他人之心的换位同情 123
3.交往互动:态度行为的关联活动 125
二、信息沟通 128
1.态度表达:态度意见的表现传达 128
2.意见沟通:意见信息的交流应答 130
3.意义理解:信息意义的本质还原 132
三、利益交换 135
1.利益关系:人际利益的关系形成 135
2.价值交换:利益交换的代价收入 137
3.态度认同:态度关系的协调界定 139
第六章 群体活动 142
一、群体组织 142
1.情境同化:感染模仿和经验交流 142
2.群体形成:经验共享与共同适应 144
3.组织成长:共同活动与关系发育 146
二、合作分工 150
1.劳动合作:性能情趣的配合协同 150
2.商品交流:效用价值的交换流通 152
3.社会分工:技术行业的发育分化 154
三、关系结构 157
1.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与生产能力 157
2.意识形态:意见观念与习俗规范 160
3.活动体系:交往关系与结构秩序 162
第七章 社会变迁 167
一、社会构成 167
1.要素结构:人口分布与社区结构 167
2.体制机能:体制形成与机能活动 169
3.情境问题:社会情境与社会问题 172
二、分化整合 174
1.社会行动:社会行为与社会运动 174
2.分化流变:社会分化及流动变迁 176
3.管理服务:管理保障与相互服务 178
三、传承变迁 182
1.习俗传承:习俗体制的传承再生 182
2.体制变迁:结构关系的演化变革 184
3.历史逻辑:社会活动的适应展开 186
第八章 人文发展 189
一、人文缘起 189
1.人文起源:经验发现与自然的符号化 189
2.文明传播:交流传播与经验的社会化 191
3.文化形成:积累整合与文明的系统化 194
二、文化运行 196
1.结构体系:文化的分布与存在结构 196
2.机能运行:文化的运行与发展变迁 199
3.性能特征:文化的性能与模式境界 201
三、文明展开 204
1.文明动力:文明动力的来源与投向 204
2.进步机制:文明展开的机制与路径 206
3.发展规律:文明发展的逻辑与规律 209
第九章 世界景观 213
一、自然观 213
1.目的观:神秘的目的创造观 213
2.机械观:机械的原子构成观 215
3.有机观:有机的自然生成观 218
二、本体论 221
1.唯物论:朴素之物 221
2.唯理论:抽象之理 224
3.唯心论:转意之心 227
三、宇宙学 231
1.时空场:客观时空与物质分布 231
2.质能系:天体运行与阴阳对流 236
3.热力学:统一力场与量子演化 241
第十章 存在之路 247
一、本真 247
1.由来:生命本质及人类起源 247
2.本质:人性本质的道德构成 250
3.存在:本质展开与异化更新 252
二、至善 255
1.探索:意义价值的认知理解 255
2.适应:知识行为和伦理习性 257
3.涵融:道德涵容与境界升华 260
三、大全 264
1.自然:冲动感觉与审美追求 264
2.必然:活动意识与生存逻辑 266
3.自由:生活意义和存在责任 268
附 录 系统神经组织学 271
一、神经系统的机能结构 271
1.引言 271
2.神经系统的重新划分 272
3.基础神经系统的组织构成 273
4.高级神经系统的内容分析 276
5.神经组织的系统结构 283
6.讨论 286
二、神经系统活动理论简述 287
1.引言 287
2.睡眠复苏 288
3.情绪活动 293
4.意识活动 294
5.行为学习 304
6.讨论 307
参考资料
天与人.豆瓣读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8 09:19
目录
概述
出版背景
作者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