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竞争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
爱德华·哈斯丁·张伯伦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33年。
内容简介
该书有八章和一个附录(其中第八章是第三版时增补的)。第一章是绪论,张伯伦开宗明义地指出,传统经济学将自由竞争与垄断作为截然相对的两极来研究,不符合现实,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垄断与竞争的混合体——垄断竞争,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转向垄断竞争理论。第二章论述纯粹竞争下的厂商均衡。第三章分析寡头垄断市场,提出了的张伯伦模型。第四章提出了作为垄断竞争理论基础的产品差别论。第五章是全书的重心所在,分析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第六、七两章研究销售成本问题,第一次对销售活动特别是广告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给予了阐释。第八章讨论垄断竞争与生产力分配理论。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虽然垄断资本主义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形成,并在20世纪的最初30年间广泛地发展起来,然而,在1930年左右,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依然颂扬自由竞争,把自由竞争说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垄断则被说成是某种例外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现实,日益失去它的影响。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新的能够为现实服务的理论来取代已经过时的传统理论。张伯伦于1933年出版的《垄断竞争理论》正适合了这一需要。
《垄断竞争理论》的初稿是1927年张伯伦在哈佛大学提出的博士论文,张伯伦即以此而取得博土学位。1933年论文经过修改和补充后,便成《垄断竞争理论》一书公开出版。
作品思想
《垄断竞争理论》一开始,张伯伦就花费了很大篇幅阐述他写作该书的意图和背景。他先对垄断与纯粹竞争作了说明:垄断的普通意义是对供给的控制,因而同时也就控制了价格,纯粹竞争则没有一个人有任何程度的这种控制。这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第二,产品是同质的、无差别的(这一点特别重要)。根据这些标准,张伯伦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都是罕见的,普遍存在的是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即垄断竞争。
就垄断竞争成为普遍现象,他认为,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生产者的产品,由于在品质、商标、包装和销售条件(包括商店的位置、经营方式、服务态度、信誉)等方面的不同,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别,产品差别的存在就使每个生产者对他自己的产品拥有一定的垄断权。但是,这些带有差别性的产品又或多或少地有替代品存在,这又使生产者之间产生竞争。这样则每人都是垄断者,而同时也是竞争者,可以称为垄断的竞争者,这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情形即为垄断竞争。由此可见,张伯伦是以产品差别作为形成垄断竞争的基本原因。这是张伯伦理论的一个特色。
张伯伦进一步指出,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垄断竞争是普遍现象,但在传统的理论中,则一直是把竞争和垄断截然分开,沿着两条极端路线来研究,一切要解释的现象如不是竞争的,即是垄断的。这样就使理论很难切合于实际。根据上述分析,张伯伦提出要把理论的重心转向垄断竞争,开辟价值理论的新方向。他宣称,这即是该书以后各章的目的。
在分析垄断竞争市场这一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之前,张伯伦先用一章的篇幅(第2章),对纯粹竞争市场作了分析。据他说,这一方面是因为纯粹竞争毕竟还描述了一部分市场的状况,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为了将垄断竞争与纯粹竞争进行比较。
张伯伦在对纯粹竞争市场的分析中,首次应用了一套全新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这就是边际收益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以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由张伯伦和罗宾逊开其端,以后这些曲线成为微观经济分析中的常用工具。根据张伯伦的解释,如图一,边际收益(MR)是指厂商增售一个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收益,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卖出一定量商品时平均每单位商品的收益(也就是单位商品的卖价),边际成本(MC)是生产一个增加单位的商品所增加的成本,平均成本(AC)是生产每单位商品所需要的平均成本。根据这四个重要概念就可以作出上述四条曲线。对这四条曲线的性质和特点,张伯伦也作了详细的分析。在纯粹竞争下平均收益曲线(也是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重合,是一条水平线,平均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由于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是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而且边际成本曲线必定通过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应用这些曲线,可以很方便地分析厂商均衡的实现。所谓厂商均衡分析是要研究在不同类型的市场条件下,厂商如何调整其价格和产量,以获得最大利润。厂商均衡分析是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对微观经济学的一个贡献。张伯伦指出,一个厂商在决定其产量时,一方面要考虑增加产量会增加多少收益,另一方面要考虑增加产量会增加多少成本。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厂商就会不断地增加产量,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为止。这时厂商的利润最大,厂商既不会扩大产量,也不会缩小产量,这时就达到了均衡。
张伯伦对纯粹竞争市场作了这样的总结:在纯粹竞争之下,最后均衡的调整所包含的不仅是(1)供求的相等,(2)每个竞争者获得最高利润,而且还包含(3)每个企业最有效生产规模的实现。
在分析了纯粹竞争市场之后,张伯伦转入对垄断竞争市场的分析。这是张伯伦全部理论的重心。
张伯伦将垄断竞争下的厂商均衡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个厂商的个别均衡,一类是行业内所有厂商的集体均衡。在个别均衡和集体均衡中,又区分为短期均衡状态和长期均衡状态两种情况。张伯伦对个别厂商均衡的分析最为详尽(因为集体均衡也是建立在个别均衡的基础上)。
张伯伦对垄断竞争下厂商均衡的分析,与纯粹竞争市场的均衡分析一样,仍然应用了边际收益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平均成本曲线这四个工具。不过与纯粹竞争市场不同的是,垄断竞争下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不再是水平线,而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由于这一变化,垄断竞争下的厂商均衡点与纯粹竞争下就有了不同,因而带来了产量和价格的不同。
在分别论述了纯粹竞争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后,张伯伦还将垄断竞争市场与纯粹竞争市场作了一个比较。他的结论是:在垄断竞争之下,较之纯粹竞争,价格不可避免的要较高些,同时生产规模又不可避免的要较小些。所以造成这一差别,据张伯伦分析,是由于需求曲线在这两种市场中的形状不同(这一点与琼·罗宾逊的看法相同)。
在作了上述比较之后,张伯伦紧接着指出,不能由此就绝对地认为垄断竞争不如纯粹竞争好。事实上,垄断竞争下的产品有差别,这能够更好地适合于消费者的不同需要,以此而论,垄断竞争是更有利于社会的。
张伯伦还研究了作为垄断竞争特殊形态的寡头市场。他将寡头市场定义为:市场上售卖者的数目是多于一个,但却不是多到每个售卖者对市场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这表明,寡头市场是介于垄断和竞争之间的一种市场,是垄断竞争的一种特殊形态,实际上就是少数巨头活动的市场。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看法,张伯伦在寡头理论上也做出了贡献,这就是张伯伦模型的提出。
所谓张伯伦模型,是指张伯伦对寡头行为的下述描述:寡头厂商由于意识到彼此之间的竞争性,因而不再在产量和价格上互相争斗,而是达成默契,共同维持一个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的价格水平,并分配与这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产量,从而瓜分市场,瓜分利润(张伯伦模型研究的是双头垄断,即寡头市场中最简单、最易分析的一种情况)。
张伯伦在厂商均衡分析中,还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销售成本问题——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在西方经济学中,张伯伦是把销售成本引入价值分析的第一人。张伯伦认为,应当明确地把销售成本与生产成本区分开。生产成本是创造产品和效用的费用,销售成本则是创造需求和增加需求的费用。这种区分绝不是概念上的游戏,而是有实际意义的。他指出,近年来,在经济生活中需求问题有了更为重要和紧迫的意义,现在的典型厂商可能对销售较之对生产更加注意。但经济理论仍然墨守陈规,把一切成本看作只是为了增加货物的供给,而把需求看作已经固定的东西,不需要任何经费去进行开拓。这种理论已经不适应现代经济生活,必须加以改变,要立即把销售成本提到重要地位上来。
张伯伦还重点分析了广告的作用。他认为,广告对需求有着重大影响。这体现在:第一,弥补购买者市场知识的不完全,或者说是为购买者提供市场知识,这显然会使需求增加。第二,广告可以使人们了解商品的品质、特征、商标等等,从而使人愿意去购买这种“广告产品”,而不愿去购买那些非广告产品或他们所不熟悉的其他牌号的产品。这里广告就起了改变欲望、创造需求的作用。由于广告在创造需求增加需求上的特殊的作用,因此必须对它给予足够的认识,否则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现代经济生活。
张伯伦提出的垄断竞争理论对于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竞争市场均衡价格决定的机制和垄断竞争市场的特性,是有创见和贡献的。但是,张伯伦把垄断形成的原因归于产品的差别,认为只要厂商生产的产品与别的厂商有所不同、厂商的地理位置或服务态度有所不同,该厂商就具有某种垄断因素。张伯伦把垄断看作是产品的一种自然属性,把小企业、小生产者也说成是垄断者,这就混淆和掩盖了在资本主义集中基础上所形成的垄断的实质。张伯伦关于垄断竞争更有利.于社会需要的论点,更是对垄断资本的辩护。
后世影响
张伯伦在全书的分析中,大量地使用了数学方法(主要是边际分析即增量分析和几何图形),这是该书的一个突出特点(《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也有这个特点),对以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正是由于上述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创新,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一书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必读的名著,并且和
琼·罗宾逊的《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一道成为西方垄断经济学的经典著作。
出版信息
自《垄断竞争理论》一书出版以来,第一版的第二次印刷、第二版以及第三版中都有许多修正和小改动,散见于书中各处。而最重要的修正是在第二十七、二十八和六十八页中。第二版中曾增加了一些参考书目,在第三版中又增加了一些补充参考书目。同时张伯伦于1933年所写的“垄断竞争与生产力分配理论”一文,在该书于1938年第三版发行时,作为第八章重印。
作者简介
爱德华·哈斯丁·张伯伦(Edward Hastings Chamberlin,1899—1967),美国当代经济学家,现代西方垄断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1899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的拉康纳,1920年毕业于依阿华大学,1922年获密执安大学硕士学位,1924年又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27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土学位。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密执安大学讲师、哈佛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自1937年起任哈佛大学经济学系主任。从1958年起,担任在哈佛大学相当有影响的《
经济学季刊》的主编,主要著作有:《双头垄断:卖方很少时的价值》《垄断竞争理论》《垄断竞争与“不完全”竞争的区别》《产品多样性与公共政策》《垄断竞争程度的测量》《垄断竞争的再考察》《论“寡头垄断”的起源》《走向更一般的价值理论》《工会与公共政策》《垄断竞争理论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