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控制是通过各种书目工作及时反映和准确检索各种文献,达到提高控制文献能力的一种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能够掌握与控制文献的各种手段。其主要形式有:(1)国际书目控制,即建立一个世界性的书目情报系统,编制世界书目,使人们能够迅速、广泛地获取世界各地的图书文献;(2)国家书目控制,即通过编制国家书目、国家联合目录及国家联机书目数据库等形式,建立全国性的书目情报系统。其主要范围包括:书目组织的方法、索引的方法、文摘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各种便于文献管理和检索的方法等。书目控制是本世纪4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维纳的控制论产生后出现的一个术语,是把控制论的思想引入文献工作而提出的概念。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院的伊根和谢拉于1949年在他们的《书目控制论》一文中首先提出了“书目控制”一词,并很快被人们所接受。1980年,汉斯·H·威尔斯在其《书目控制论:文献检索的理论》一文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书目控制的概念、控制论与书目控制、书目系统的调节与控制、文献鉴别等一系列问题。1971年德国的卡尔特瓦瑟提出了世界书目控制的概念,把对文献的控制推广到世界范围。近年来,美国在技术对书目控制的作用和影响、国家书目控制和国际书目控制等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一工作的实现,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且要借助于现代化技术手段。
书目控制(Bibliographic Control)一词,一般认为系由
美国图书馆学专家伊凡斯(Luther Evans)于
1964年首度提出。然此概念则可追溯到1895年,奥特里特(Paul Otlet)与拉方腾(Henri La Fontain)创立国际书目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Bibli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