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医学术语
Ⅳ型肾小管性酸中毒(type Ⅳ renal tubular acidosis),又称高血钾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是醛固酮不足或拮抗所致。其临床特征是高血钾、高血氯性酸中毒,尿铵排出减少、肾丢失盐及中度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病因
发病原因
主要病因为醛固酮缺乏、集合管对醛固酮作用耐受及电压依赖三种因素所致。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Ⅳ型RTA。
1.醛固酮缺乏 引起低肾素血症性低醛固酮血症的疾病,如各种慢性小管、间质肾脏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硬化或肾移植等,均可引起醛固酮缺乏并继发肾素分泌不足。而Addison病,先天性醛固酮合成缺陷也可导致醛固酮分泌不足。
2.肾对醛固酮反应性降低,伴有继发性高肾素血症和高醛固酮血症的疾病,如假性醛固酮缺乏症、失盐性肾炎及各种小管间质病变(滥用止痛药、镰状细胞病和梗阻性肾病)等。
3.电压依赖性主要见于使用氨苯蝶啶后、镰状细胞贫血等。
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远端肾单位的皮质集合管在醛固酮调节下,增加Na+的吸收,促进K+和H+的分泌。本型肾小管酸中毒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醛固酮缺乏以及远端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降低是主要发病环节。醛固酮缺乏使远端肾小管不能潴留Na+ 、排K、排Cl-,泌H+而引起高氯性酸中毒与高血钾。肾素缺乏是低醛固酮血症的主要原因,其次还包括血管紧张素Ⅱ不足,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生物合或障碍等。肾素分泌不足是与肾小球旁器的结构与功能障碍有关。肾小球硬化与间质纤维化均可导致肾小球旁器的损伤。其他,肾素前体转化障碍,前列环素缺乏,容量扩张,内皮素作用也与肾素分泌减少有关。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可能与肾小管的醛固酮受体损害有关,主要是Ⅱ型受体。研究表明,低醛固酮血症与肾功能损害无关。而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与尿NH3排出正相关。提示某些轻度肾功能损害的DRTA可能与远端肾小管结构与功能损害有关。病变不仅累及α间介细胞H+泵功能缺陷,也累及主细胞造成Na+ - K+运转缺陷,故亦称为全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此外,有人提出本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于氯的再吸收过多(氯分流学说)。由于氯的再吸收相对较钠多,故体内NaCl增多,细胞外液扩张,血压升高与血肾素与醛固酮降低;同时远端肾小管穿膜电位下降,因而泌钾障碍,引起高钾血症与酸中毒。另外,其发病机制因根底疾病不同而有所差异:
1.慢性小管、间质肾脏病所致者 远端肾小管细胞功能有损害,排H+、K+减少,产氨减少致排氨减少,发生酸中毒和高钾血症,或因同时有近端肾小管对HCO3-重吸收障碍,尿中有大量HCO3-丢失,而加重酸中毒。
2.醛固酮分泌不足或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降低所致者 则远端肾小管排泌H+ 和K+障碍,以致H+ 和K+在体内潴留, HCO3-从尿中丢失,而发生酸中毒和高钾血症。高钾血症由于抑制肾脏产氨(最重要的尿缓冲物质),因而使H+排出受限制,也加重酸中毒。
临床表现
本型多见于老年人,多数病人有某种类型的肾脏病,如糖尿病性肾病、高血压性肾病和慢性小管间质病,70%合并轻度至重度肾功能不全。肾脏病的种类以糖尿病肾小球硬化最多见,其次是肾小管间质性肾病。
临床表现为高血氯性酸中毒及持续性高钾血症。一般说来,慢性肾衰未到终末期少尿阶段GFR>10~15ml/min时,很少出现排钾障碍,而本型患者GFR>20ml/min时却有明显的高血钾与酸中毒,多数有低肾素血症性低醛固酮症,血浆肾素和醛固酮的浓度均降低,甚至当细胞外容量不足时也是如此。此与肾功能不全的程度不成比例。故其与肾小球病变无大关系,而主要是由于肾小管功能障碍。高钾血症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肌肉无力、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等,少数病人甚至会发生心脏阻滞和高钾性麻痹。
凡代谢性酸中毒伴有持续性高钾血症者,又不能以肾小球功能不全或其他原因解释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如有上述原发病的病因(如原发性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或缺乏,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病,药物毒害等)尿HCO3-排量增加,尿铵减少。血浆肾素、醛固酮含量降低等有助于诊断。本病GER常有轻度降低(≥30ml/min),而肾小球功能不全性RTA,其GFR常<30ml/min。
诊断要点
1.临床确诊肾小管酸中毒。
2.存在慢性肾脏疾病或肾上腺皮质疾患。
3.持续的高钾血症伴血浆醛固酮活性降低,应疑及此病。
另根据Ⅳ型RTA发病环节不同,有人将其分成几个亚型。
检查
1.血液检查 血K+增高、血Cl-升高、血HCO3-减少、CO2结合力降低,多数患者血尿素氮和肌酐呈中度升高。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活性因原发病不同而异。由肾脏病所致者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多数降低;少数婴儿患者(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减弱)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正常或升高,由肾上腺皮质疾病所致的Ⅳ型RTA,血浆醛固酮降低而血浆肾素活性往往增高。
2.尿液检查 Ⅳ型RTA在自发性酸中毒时尿呈酸性(尿pH<5.5)不含HCO3-。在口服碱性药物使血浆HCO3-保持正常时,滤过的HCO3-再吸收减少(<15%),尿中出现HCO3-,但通常只占滤过总量2%~3%。不超过10%。尿NH4+排泄量明显降低,但无糖尿、氨基酸尿或尿磷酸盐排泄增加。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正常。
常规做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B超和心电图等检查。
治疗
本病治疗原则主要是控制高钾血症和纠正酸中毒。
1.降低血钾
  (1)限制钾的摄入,食物含钾宜<30mmol/d;应限制的食物如瘦牛肉、橘子、香蕉、花生、蘑菇、豆类、海带等含钾丰富,要避免食用。
(2)含钾高的药物如青霉素G(青霉素钾盐)(每百万单位含钾为1.6mmol/L)、金钱草、夏枯草等不宜用。
(3)使用排钾利尿药,如可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或呋塞米(速尿)。
(4)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如聚磺苯乙烯钠(聚苯乙烯磺酸钠)能吸附肠道中的钾而释放钠,口服15~20g,2~3次/d。
(5)严重高钾需透析治疗,透析前应先用药物降钾,以防心跳骤停。
2.纠正酸中毒及水电失衡治疗高血钾原则是拮抗钾的毒性,当血浆pH值升高0.1,血浆钾约降低0.8mmol/L,血液的酸碱度对血钾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选用碳酸氢钠既纠酸又促进钾的转移,有助减轻高血钾。每天可补充碳酸氢钠1.5~2mmol/kg,还可在补充碱性药物同时加用葡萄糖和胰岛素,也可用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稀释后静推以加快钾的排泄;脱水失钠时需适当补充0.9%氯化钠。禁用潴钾利尿药、肝素、普萘洛尔、吲哚美辛等可引起高血钾及代谢性酸中毒的药物。
3.纠正低肾素、低醛固酮血症本型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合成与释放障碍所致。单纯低醛固酮血症时可用激素,口服地塞米松,每天0.1~0.3mg。而对低肾素低醛固酮血症须应用盐皮质激素,氟氢可的松(9-α-Fludrocortisone)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是能使肾小管泌H+ 增多、产氨与排铵增加、净酸排量增加、尿钾增多、HCO3-和Na+ 重吸收增强等,能有效地纠正酸中毒和降低血钾,一般每天服0.1mg。低肾素血症常伴盐皮质激素拮抗,或存在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时,则需较大剂量,每天0.3~0.5mg。本药可诱发高血压、水钠潴留。对原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高血容量者慎用。用药中注意监视血压、体重、血钾或有否水肿和心衰,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4.应用呋塞米及噻嗪类利尿药这类利尿药有刺激肾小管泌H+ 、排K+、排Na+ 、排Cl-)及排水作用,增加氨生成可改善尿液酸化。同时利尿后血容量降低,促使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故有一定疗效。对低醛固酮血症者可与激素合用,疗效反应较好,对高血压者有降压作用。呋塞米(速尿)亦能改善高钾血症和酸中毒,但要充分摄入食盐,以防止用呋塞米(速尿)后,细胞外液的容量不足。
5.积极治疗其根底疾病如盐皮质激素抵抗性高钾血症,这种情况不常见,其高钾血症和酸中毒对盐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此种情况仅见于个别病人,其肾脏病变发生在远端肾单位,导致严重的尿中丢失盐(失盐肾),血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升高,和有细胞外液容量不足。治疗上需要补充盐和碱,而不要使用盐皮质激素。另有一些病人有高钾血症,但酸中毒较轻,没有肾病作为根底疾病,尿内也没有丢失盐类,血浆肾素和醛固酮的水平低,但高钾血症和酸中毒用盐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其发病机制可能是远曲小管对氯的通透性增加,氯化钠重吸收升高,以及尿钾排泄减少,引起高钾血症,而后者能抑制氨的生成,引起酸中毒。治疗上可给予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等噻嗪类利尿药或低盐饮食。
预防
本病并非少见,要提高警惕避免漏诊。抓住高氯酸血症、低钾或高钾血症、反常性碱性尿、多饮、多尿、生长发育迟缓等特征,进一步展开检查,争取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以减少合并症和肾功能的损害。同时寻找继发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应根据不同类型和病情选择碱性药物,并长期以至终身服药。另一方面,患者定期门诊随访进行复查,指导治疗,调整药物,对保护肾功能和减轻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
①肾小管酸中毒严重者需卧床休息。并予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的清淡饮食;
②病室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定时通风换气,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同时应注意病人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③还应准确记录出入量,做好各项化验检查。出入量是反映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病情变化,而各项化验检查又为病情诊断提供良好的依据,所以应正确收集血尿等各种标本,及时送检。
预后
肾小管酸中毒一般预后较好,部分可以自行缓解,再者碱性药对本病很见效。部分患者因漏诊误诊和治疗欠合理或中断治疗而影响预后,导致肾功能损害和严重并发症发生。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6 23:09
目录
概述
病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