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号
酱肘子是
北京市的传统特色风味名食。它从200年前创业盛名不减,令人称奇。“天福号”酱肘子肉皮酱紫油亮,鲜香四溢;肉食入口无油腻之感,回味长久。美食扬名后世,创始人
刘德山功不可没。
清代
乾隆年间,山东人刘德山在
北京城里
西单牌楼开张了一家“
天福号肉铺”,专门制售各色山东风味肉食,生意一直很红火。刘老板父子俩起早摸黑,挣的都是辛苦钱。倒底是年轻人耐不住长时间苦熬,有一天儿子值夜看管煮肉的汤锅,竟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等刘老板前来查夜时,锅里已是肉烂如泥,眼看着剩下的只是稠粘一片。此时,晨曦将至,想重新再煮菜是来不及了。
刘德山是精明无比之人,他急中生智,急忙和儿子一起动手,仔细地将锅里尚能启出成形的酱肘子一块一块地小心摆到铺面上准备出售。说来也是无巧不成书,次日清晨头一个前来光顾的竟是老主顾刑部大臣。此人平时酷好享用“天福号”的肉食,此时买来是准备招待几位地位显赫的客人,为着平时信得过,他不多说便付钱取货而去。
且说中午刑部大臣家宴正酣,几位来宾全是朝中有头有脸的官员,他们全都吃得津津有味,不断地夸赞“酱肘子”好吃。刑部大臣也是乐不可支,显出十二分的风光,好生尽到了地主之谊。只隔一天,几位去刑部大臣家赴宴的官员都指派专人或管家去“
天福号肉铺”,指名购买“酱肘子”。此刻
刘德山老板尚感蹊跷,经小心探询,才知前日糊锅的肉食偏偏赢得了客人们的喜爱。叹喜之余,刘德山父子便特意精心制作了一锅加料的“酱肘子”,不仅肉好,而且料足。如此一来,又有好几位
达官显贵和刑部大臣一道,成了“天福号”的老主顾了。
刘家肉铺顿时身价百倍,京城里的老百姓更多的是闻香留步,争相品尝。再朝日后发展,“天福号”还得到了一块能够自由出入皇宫禁地的“路牌”。虽说那也只是为了“天福号”送货
方便,但是这种殊荣自然是让世人无比仰慕,让同行更是刮目相看呢。
1.将猪肘子多次冲洗制净,将肘子和大茴、桂皮、花椒、姜、盐、绍酒和
糖色一起放进锅里。加旺火,煮至猪肘出油;捞出来再次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