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性恋(Gay)一方面属于性倾向的一种,指男性对同性产生情感、爱情或性的吸引。另一方面,男同性恋(Gay)也代指男同性恋者(Gay Men)这一群体,即被男性吸引的男性 。目前研究对于性倾向的成因尚没有定论,但遗传基因、大脑发育、激素分泌、后天环境和生活环境等都有相应研究支持是性倾向成因的一种 。我国在2001年颁布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Version 3,CCMD-3)中已将同性恋去病化。但男同性恋者当前仍然会受到基于性倾向的来自职场、学校、医疗保健部门、家庭和社区的多种歧视 。在法律政策层面,男同性恋者在《民法典》、献血政策等方面的权益仍然得不到基本保障 。
定义
从心理学领域的定义来看,根据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官网在2008年发布的《解答你的问题:深入理解性倾向和同性恋》中,男同性恋是指对男性同性产生情感、爱情或性的吸引。而男同性恋也常被代指男同性恋者,即被男性吸引的男性。
从国际组织官方的定义来看,根据联合国在2018年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男同性恋指“主要受同性别的人吸引或与同性别的人有亲密关系。通常用于男性,有些女性也使用(Gay)这个术语 。
在现代英语语境中的同性恋专有名词(homosexual)是一个合成词。其中,“homo”来自希腊语ὁμός homos,意为“相同的”;“sexual”来自拉丁语sexus,意为“性”。这个词意指同性之间的性吸引 。出生于奥地利的作家卡尔·科本尼在匿名印制反对普鲁士刑法针对同性恋的内容时,第一次使用了“同性恋(homosexuality)”这个词 。自从德国精神病学家理查·克拉夫特·埃宾(Richard von Krafft Ebing)和其他医生开始将“homosexual”一词运用于病理学诊断之后,同性恋(homosexual)逐渐被污名化为病态的表现。反同性恋极端分子常常使用“homosexual”这个词来暗示同性恋者在某种程度上患有疾病或心理/情感上的混乱,直到1970年代,美国心理学会和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才否认了这一病理性的观点。2012年,同性恋者反诋毁联盟(Gay & Lesbian Alliance Against Defamation,GLAAD)曾在一份媒体参考指南上提到避免使用“homosexual”(同性恋)这个词,而推荐使用gay/gay person/gay people(同性恋)、gay man(男同性恋)、lesbian(女同性恋) 。当前在英语语境中,常用“gay”或“gay man”来指代男同性恋。
概念辨析
性倾向
性倾向指一个人与异性、同性或者两性产生强烈的情感和性的吸引并且能够与其建立亲密或者性关系的能力 。性倾向既不同于性别认同,也可能独立于性行为 。男同性恋属于性倾向的一种。
性别认同
性别认同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切感受到的基于个人体验的性别,可能与出生时的被指派性别相同(即
顺性别)或者不同(即
跨性别),性别认同包括对身体的感觉和认知(在他们自愿选择的情况下,这可能会涉及到通过药物、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方式来改变身体的外观或功能),也包括性别的表现形式或表达方式(包括着装、言语、举止等)。性别认同在人的一生中是可能改变的,并且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或形式来表现。性别认同与作为性倾向之一的男同性恋是不同的,第一,性倾向不可改变;第二,无论一个人的性别认同为顺性别或跨性别,都不会影响他的性倾向 。
同性性行为
同性性行为与同性恋不能一概而论。进行同性性行为的人并不一定是绝对的同性恋者,而可能只是具有同性性行为的人,或者“境遇性同性性行为者(situational homosexuality)” 。境遇性同性恋者指因为缺乏同异性发生性行为的机会,而以与同性发生性行为代替。产生境遇性同性恋的环境一般是与异性完全隔绝的小环境,如监狱、军队、精神病院等。当一个人的性心理指向同性时,才能称他是一个同性恋者 。
同志
“
同志”与“同性恋”的含义也有不同。狭义上,同志指的是同性恋族群,广义上则包括L(女同性恋者)、G(男同性恋者)、B(双性恋者)和T(跨性别者),以及与异性恋主流价值不符的其他性少数群体 。
相关标识
粉红三角是男同性恋的身份标识之一,部分欧洲国家,例如荷兰、德国、西班牙、英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的同志纪念碑大多都是以此图形作为纪念二战中
同志受难者的图腾 。倒转的粉红三角形是纳粹在大屠杀时期用于鉴别男同性恋囚犯的标志。这个标志后来被同性恋自豪日(Gay Pride Parade)和同性恋权利运动用作标志,它也是除彩虹旗以外最流行的同性恋标志之一 。
同性恋群体生存现状
世界范围内,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艾滋病与健康教育领域好的政策与实践手册8:教育部门应对恐同欺凌》显示,恐同欺凌仍十分严重,在某些环境下,同性恋是敏感的,甚至是非法的话题 。
2018年,联合国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指出,不遵从主流性别规范和社会性别规范的学生,包括同性恋者在内,比他人更容易遭受校园暴力。
为了改善同性恋者的生存现状,需要有关性少数群体话题的全面性教育、增加有关教育项目,以保证性少数群体的健康与福祉 。
在我国,人民网于2006年发布的调查显示,虽然同性恋已经去病化,但是同性恋者仍处在被歧视的阴影之下,同性恋者的生存环境亟待改善 。
201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Being LGBTI in China – A National Survey on Social Attitudes towards Sexual Orientation)(以下简称《社会态度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社会,包括同性恋者在内的性少数群体能见度依然很低,在学校、宗教社群或工作单位中,公开自己性倾向、性别身份或独特性别表达方式的性少数人士依然很少,仅有5%。
中国
就业
201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美国国际发展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USAID)发布的《“亚洲同志”项目中国国别报告》(以下简称《国别报告》)显示,基于性倾向的职场歧视现象很多,不过,同性恋者的待遇在不同政府部门、法律机构和商业组织(如工会、公司和企业)有所不同。一些部门、单位和组织不会因工作者的性倾向而对其做任何处理;但也有一些会对其采取如减薪、停职察看,甚至解雇等惩罚性措施 。
《社会态度调查报告》显示,包括同性恋者在内的性少数者工作稳定性较低,失业的比例也高于非性少数者。此外,在职场中,与性少数有关的多元性别教育和培训较少。
教育
依据《社会态度调查报告》,包括同性恋者在内的性少数者平均教育程度略低于非性少数者。这可能是因为前者肄业、退学或辍学的比例高于非性少数者。
同性恋者退学、肄业等可能与学校里的恐同欺凌(基于同性恋/双性恋恐惧心理而对同性恋/双性恋者施加的欺凌)有关,而恐同欺凌则常常导致学生出勤率下降、成绩退步甚至过早辍学。《教育部门应对恐同欺凌》显示,在我国香港地区,有42%的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和跨性别学生曾遭受过恐同欺凌。此外,基于性倾向和社会性别认同的欺凌常常被主流媒体忽视,学校当局也关注甚少。
2016年,来自性别平权公益机构同语的一项针对包括同性恋者在内的性与性别少数学生的研究显示,有40.64%的学生曾遭遇过校园欺凌,形式包括被恐同言论攻击、被强行出柜(“出柜”意味着向外界公开自己的性倾向或性别认同)、被迫改变衣着打扮或言谈举止、被冷漠对待和被老师/同学性骚扰等。因校园欺凌而导致成绩下降学生的占22.96%,试图自杀的学生有8.71%,自残的学生有7.85%,对他人发起肢体或语言攻击的则有15.32%。
在报告了曾收到欺凌的受访者中,仅有18.32%观察到有人公开支持性少数学生,而表示完全无人提供帮助的比例是19.32%,剩下的受访者则观察到有人私下支持性少数学生或不清楚情况 。
《国别报告》显示,总体而言,中国的全面性教育仍比较薄弱。由于性在我国仍属于敏感问题等原因,我国的性教育中仍缺少关于性少数群体的内容。2008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但该文件仍然缺少有关多元性别和性别平等(而不仅仅是“男女平等”)的有关内容。
但国内学术界对性少数群体相关议题的关注和研究在逐渐增多。举例而言,复旦大学在2004~2005年便开设了有关同性恋的课程。然而,因为资金的缺乏和行政压力,组织有关课程极为困难。
我国的大学生也已经开始组织与性少数群体主题相关的团体和活动,但常会遭遇政策与审查方面的诸多困难。
健康
中国性少数群体面临诸多健康挑战,特别是男同性恋者的艾滋病感染问题和女同性恋者的生殖健康问题。
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9月底,在我国,每年新发感染者8万例左右,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0万例,死亡26.2万例。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2017年报告感染者中,经异性传播占比为69.6%,男性同性传播为25.5%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男同性恋者往往作为一个被污名化的群体同艾滋病挂钩——若一个男性被诊断为艾滋病毒阳性,就可能面临双重污名(同性恋者和艾滋病毒携带者)和社会排斥的风险。在医疗保健与教育部门甚至医院中,也存在对因同性性行为感染艾滋病毒的人群的歧视。因此,他们很可能对接受艾滋病毒检测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这一点令人担忧。
除此之外,男同性恋者也面临着更高的传染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风险。然而,很多人由于容易受到外界歧视和恐惧不愿公开病情,而求助于草药医生甚至江湖郎中,浪费金钱又贻误治疗。
除生理女性常有的疾病之外,女同性恋者接受相关妇科病检查的比例一直低于女异性恋者,这使得女同性恋者罹患乳腺癌等疾病的比例高于女异性恋者。这是由于有关研究对同性恋者健康相关议题关注度有限,医疗工作者常缺乏对同性恋者进行相关疾病筛查的意识,同性恋者也缺乏预防检测有关疾病的意识。
此外,女同性恋者之间不遵照健康指南的性行为可能会导致其面临较高的生殖健康风险 。
由于无法理解并接受自我(内化的同性恋恐惧心理)、同性恋爱关系的破碎、与异性结婚或是保持异性婚姻的压力和社会歧视的压力等,很多同性恋者都有心理健康问题。2008年前后,英国的一项对200名男同志的调查中发现,有45.5%的受访者有焦虑症状;57.5%的受访者有抑郁症状。
然而,由于歧视、污名、社会排斥和内化的同性恋恐惧心理,同性恋者在寻求心理与健康服务时也常常面临障碍。虽然于2001年颁布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已将同性恋去病化,但很多健康工作者、政策制定者仍不了解或不愿遵从这一变化。因此,很多咨询师或医生常将性少数人群的性倾向、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问题化、病理化,甚至会遵循性少数人士家人的意愿而对同性恋者进行扭转治疗。性少数人士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被精神病院收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因此,面对心理咨询师时,只有少数同性恋能毫无顾忌地披露自己的性少数身份。2016年,同语进行的一项针对3452名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仅有4%(83名)的性少数学生就性别、性倾向等问题寻求过学校的心理咨询帮助。在咨询过程中,有32.53%的受访者认为咨询是友好且有帮助的,有53.01%的受访者表示咨询是友好但无帮助的。
2014年,北京同志中心的一项针对性少数群体的调查显示,52%的受访者曾听说过扭转治疗,9%的受访者曾由于家庭或社会压力以及内化的恐同心理等原因考虑过接受扭转治疗。接受扭转治疗的18位受访者中,没有一位表示自己的性倾向被改变了,相反,他们几乎都认为扭转治疗给他们带来了痛苦和抑郁。
家庭
中国古代儒家伦理与封建家长制等传统文化观念仍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的中国家庭。孝顺、为尽孝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要求、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念等,仍是家庭与社会、特别是农村的家庭与社会压抑包括同性恋群体在内的性少数群体的主要原因,也是性少数群体隐瞒性倾向而与异性结婚或结成“
形式婚姻”的主要原因。
迫于此压力,很多男同性恋者选择隐瞒自身性倾向并进入异性恋婚姻,这导致很多女性成为
同妻,铸成婚姻无爱的悲剧。女同性恋者受到压迫的表现与男同性恋者不尽相同,其遭受的家庭暴力更令人担忧。同语在2007~2009年进行了首个针对同性恋和双性恋女性遭受的家庭暴力的研究,结果表明,近半数接受调查的女同性恋者遭受过来自父母、亲属或同性伴侣的暴力。然而,由于惧怕暴露性倾向等原因,这些受害者不愿意妇联或警方等机构寻求帮助。
然而,也有一些性少数人士的父母在为提高家庭环境的包容度而努力。在我国,有很多同性恋者的父母,在经历了挣扎之后,理解并接纳了自己的孩子,并投身于公益事业,以切身体验和科学知识帮助类似的家庭,希望社会能对性少数群体更包容 。
社区发展
在我国,有组织的同性恋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及之前鲜有记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后,明确面向男女同性恋者的有组织的社交聚会等才出现。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同性恋者群体开始在网络上创建论坛。
21世纪初期,面向男男性行为者的相关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女同相关小组的出现和发展稍晚于前者。2010年,致力于维护同性恋者权益的民间组织的数量明显增多。
2014年,全国各地的性别平权小组于“517国际不再恐同恐跨日”联合男女同性恋者的父母和异性恋盟友,展开各种反歧视活动。然而,由于缺乏沟通、相互歧视、以及资源分布不均等原因,性少数社群内也常常产生分歧和冲突 。
此外,中国同志组织在国内进行民政注册存在一定困难。由于有关业务主管单位的许可标准和有关程序缺乏详细清楚的明文规定,许多同志组织都很难找到业务主管单位。因此,我国绝大部分同志组织仍是草根组织,只有少数发展较为成熟的组织进行了工商注册,即以双轨制运行:法律身份是企业,实际上则是公益组织。近年来,也有部分拥有“艾滋资源”(即能与政府合作获取艾滋相关服务资源)的男同性恋组织已经开始获得了民政注册的合法身份。
出柜
绝大多数性少数人士都认为出柜很可能招致歧视,因此,大多数性少数人士并不愿意向外界公开自己的性倾向或性别认同。
总体而言,包括同性恋者在内的性少数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可见度非常低。在学校、职场和宗教生活中完全公开自身性倾向、性别认同或性别表达的比例仅在5%左右;在家庭中略高一些,然而也不到15%。
性少数在学校和家庭中的交往密切程度较高,出柜、或向学校与家庭中部分成员出柜的程度相应略高。相较而言,职场和宗教生活中的交往密切程度有限,公共性也更强,性少数人士的出柜程度也非常低。于中国性少数群体而言,工作单位是最令人感到难以出柜的场所。
世界
社会接受度
2020年6月,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布的调查显示,世界各国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不同。其中,加拿大、美国、巴西、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较高,中国、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肯尼亚等国家对同性恋接受程度较低 。
历史沿革
中国
词源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并没有“男同性恋”这个称呼。古代的中国不以“
性倾向”来确定,而是用“分桃”、“男风”等,来描述喜好同性的行为与偏好。男性同性别之间发生情欲关系,并不能说明他们是男同性恋或
双性恋,例如古代一些小唱、相公等性工作者,不能直接认为他们主观上是自愿的,或有可能是迫于生计所为。因此,古代涉及这类的词汇,未必等同于当前同性
性倾向的概念 。
就古代而言,可从古籍中看到与男同性恋相对应的一些词语,如下:
“断袖”:语出《汉书·佞幸传》,汉哀帝与董贤共寝,董贤压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不忍惊醒他,断袖而起 。
“龙阳”:《战国策·魏策》中记载龙阳君为魏王拂枕席 。
“余桃”、“分桃”:弥子瑕与卫灵公分桃而食。弥子瑕曾窃驾君车,罪刖。卫灵公在弥子瑕年老色衰,就向弥子瑕问罪说“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 。”
尚有“男风” 、“男色” 等词语词婉指男同性恋现象。李渔《肉蒲团》内记家童书笥、剑鞘,“两个人物都一样妖姣,姿色都与标致妇人一般 。”
“
同志”一词早在戊戌变法的时候就被用作形容志同道合的人,而以它指代
同性恋、
双性恋、
跨性别人士的用法,起源于1989年林奕华筹划的首届香港同志电影节。中文的同志一词与医学味浓厚的同性恋者(homosexual)相比更具有包容性且意义积极,所以有很多同志权益活跃人士都推崇使用此词 。
历史记载
中国对于同性恋的相关记载,最早始于对商朝贵族官僚的同性恋现象的描写,出现在《尚书·伊训》中的“三风十愆”,“三风”之一的“乱风”,包含“四愆”,其中之一是“比顽童”(与娈童在一起)”。这表明在商朝,同性恋现象并不少见,以致在伊尹对商王太甲的训诫中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由美国金赛研究所(The Kinsey Institute)网站上发布的《连续完整国际性百科全书》中,提到了在我国古代的历史记录中,在春秋和秦汉时代(公元前24年),男性同性性行为不是犯罪,也不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在西汉,11位皇帝中的10位都有至少一位同性恋情人,或者有一些同性性行为。在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男性同性恋在更广泛的上层社会中似乎是可以接受的。在唐朝至元代,由于官妓制的兴起,对于同性恋的文字记载较少。到了明朝,无论是各级官吏,还是书生士子与庶民阶层,社会中的同性恋风气都变得很常见,但是这样并不利于封建统治,以致于朝廷不得不进行法律干预,在《明律》中就有禁止男性之间发生性行为的相关条文。在清朝,官妓制被逐渐取消,同性恋风气从顺治开始重新兴起,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趋于极盛,直到光绪中叶,男风仍存 。
西方国家
虽然现在英文用Gay来表达男同性恋的意思,但在19世纪末,也有用homosexual一词来指代男同性恋的现象。起初人们常用带有贬义色彩的“pederast”(鸡奸者)来指同性恋者,匈牙利作家卡尔·玛利亚·科本尼(Karl Maria Kertbeny)首创单词“homosexuality”来减少对同性恋者的污名化,为反对普鲁士刑法针对同性恋者的有关内容匿名印制的德语小册子上,该法也成为了后来纳粹政府屠杀同性恋群体的法源。20世纪以来,“homosexual”一词在心理学界被用来指代一种精神疾病,成为了一个被污名化的词汇,直到1974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才将同性恋(homosexual)一词彻底从精神疾病列表中删除。因此,如今西方同性恋者很少用homosexual一词来指代同性恋群体 。
14世纪以来,同性恋(Gay)一词最初的词义为“充满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在1796年左右,约克郡和苏格兰的英语中,它的意思是“中等、相当”。到了1890年代,这一词总体上带有滥交色彩,也有指妓女之意。从1920年开始,Gay一词就一直在这个意味上被指代同性恋 。到了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同性恋群体强烈的要求之下,美国各媒体才在报道过程中逐渐地用“Gay”一词代替了“homosexual”。从1980年开始,Gay一词被广泛运用于法语,荷兰语,丹麦语,日语,瑞典语和加泰罗尼亚语,其含义与英语相同。直到1989年,作为代表美国主流媒体的《纽约时报》才最终接受用“Gay”一词来指代同性恋。
性别角色
有些同性恋者的确会区分性别角色,如我国大陆提到的“攻”、“受”,和台湾地区所提到的“哥哥”、“弟弟”等,这些带有刻板印象的性别角色定位,是异性恋者通过“男性”与“女性”二分法来理解同性恋,进而对同性恋者所强加的标签。实际上,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性倾向,而非性别角色的认同,性行为与性别角色定位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当前,对于同性恋者的性别角色定位的刻板印象,也影响了同性恋者对于自身的认识。但这些性别角色并非固定不变,也有人倾向于不作区分。与异性恋相比,这样的性别角色更有弹性,两个人更能平等相待 。
一般角色划分
葛格/攻/1/Top:在男同性恋中偏主动照顾的角色。
底迪/受/0/Bottom:偏被动接受照顾的角色。
不分/0.5/Versatile:可1可0的角色 。
按体型划分
熊:泛指壮壮胖胖的、通常蓄胡、多毛的男同性恋。
猴:泛指精瘦骨干、通常不蓄胡、少体毛的男同性恋。
男同性恋的性倾向
目前,科学家认为性倾向的形成是基因、激素和环境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并非只受一种因素影响 。
生物学因素
基因
最初,科学家会通过双生子研究来探索基因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大量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遗传基因完全一样)的性倾向相同的概率要大于异卵双生子(仅一半的遗传基因一样),这初步证明了基因对性倾向的影响 。部分研究显示,遗传效应对男性性倾向的影响更大。生物特征模型显示,对于男性而言,遗传可以解释34%~39%的性倾向成因;对女性则仅可以解释18%~19% 。
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可以从染色体,甚至基因的层面探讨遗传的影响。关于性倾向的染色体连锁研究表明,在整个基因组中存在多种促成性倾向的遗传因素。最早被发现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Xq28位置,它与男性的性倾向有关,被媒体宣传为“同志基因” 。之后,在8号 、11号 、13号、14号、15号染色体上均发现了与男同性恋相关的基因,在4号染色体上发现了与女同性恋相关的基因,并在1号、7号、9号、12号染色体上发现了对男女两性性倾向均有影响的基因。2019年,由美国、英国、瑞典、荷兰、丹麦、澳大利亚等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进行了迄今为止参与人数最多(涉及493001名个体)的同性性行为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研究发现性倾向背后存在着数百甚至数千种基因变异,其中一些只影响特定的性别,也有一些通过性激素调节等对两个性别均有影响。所有的这些变异可以解释8%~25%的性倾向差异。
但是基因影响性倾向的证据并不可以等同于基因决定论,基因只是影响性倾向的众多因素之一,并无法最终决定一个人的性倾向。
激素
激素理论认为,如同影响胎儿的性别分化一样,激素也会影响胎儿成年后的性倾向。
一些研究认为,胎儿时的性激素水平会影响幼儿时期的孩子进行不同性别角色的活动,而幼儿时期的这种活动会影响成年后的性倾向 。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孩子会和异性的孩子在行为与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感觉不一样;不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孩子会和同性的孩子的这种感觉不一样。而部分研究者认为,当孩子接近“不同”的人时,这种不同的感觉会引起心理上的觉醒,而这种觉醒在之后会演变为性唤起。不过这一理论存在很多争议。但是,仍然有一些研究发现女同性恋者在性别角色上会比女异性恋者更男性化。她们会表现出更多的男性化特征,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也更高 。比如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一种会导致胎儿发育过程中雄激素水平较高的遗传病)的女性患者会有更多男性化的性别角色认同,成年后也更有可能有同性恋性倾向 。
产前大脑发育假说认为产前因素是决定性倾向的主要因素 。男同性恋者和男异性恋者在大脑结构和认知过程上存在差异,产前大脑发育假说认为这是由于在胎儿发育期间子宫内的激素水平对胎儿大脑结构的影响 。比如出生顺序不同,胎儿在母亲体内接受的激素环境也不同。美国和加拿大性学家雷·布兰查德(Ray Blanchard)等人的研究报告称,同一位母亲生育的男孩(非长子)每多一个哥哥,该男孩成为同性恋的概率就会增加33% 。母性免疫假说认为,男性胎儿会刺激母亲的免疫反应,且这种反应会随着每一个后续的男性胎儿而增强。在怀孕或分娩期间,男性胎儿的细胞会进入母亲的血液循环,这种循环会使母亲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会进入胎儿的体内,影响胎儿大脑中与性倾向相关的脑结构,增加儿子被男性吸引的可能性 。不过,这种假说并不能解释第一个儿子是同性恋的情况。
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对性倾向的影响的假设和证据很薄弱,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教养方式或者童年早期的经历会影响性倾向 。
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表明,成年后的性倾向与童年时期的“性别不一致”有关 。研究者发现,童年时期的性别不一致行为是成年期同性性倾向的最大预测因素,尤其对于男性而言 。但是相关的研究也大都极具争议性。英国开放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玛格丽特·韦瑟雷尔(Margaret Wetherell)等人的研究表明,虽然有71%的同性恋男性报告自己在小时候感觉自己和其它男孩不一样,但同样,38%的异性恋男性也是如此 。
其余有关父母的性别角色 、孩子与父亲/母亲的关系、童年期的虐待或不幸经历等因素 ,均没有研究证明它们与性倾向有任何关系。
同性恋权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国际公约》和《禁止酷刑公约》的颁布,对于人权的保护已逐渐成为国际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1999年8月23日,世界性学大会在我国香港举行。大会通过了《世界性权宣言》,《世界性权宣言》对性权利进行了全面与规范的阐释,包括性自由权、性自治权、性完整权、性身体安全权、性私权、性公平权、性快乐权、性表达权、性自由结合权等16项性权利。《世界性权宣言》指出:“作为国际人权法的权利享有与义务承担主体,国家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保护同性恋权益的责任 ”。
中国大陆
社会排斥
当前我国同性恋群体的权益仍有很多方面得不到保障。中国性别社会工作研究者来帅在《社会排斥图景下的同性恋群体研究》(2018)一文中从社会排斥理论的角度对当前同性恋群体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主要有制度排斥、话语空间排斥、社区排斥和家庭排斥四点。
制度排斥
首先是婚姻制度排斥。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80)第五条“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第一千零四十一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其中强调了结婚双方必须为一男一女,所以同性恋群体被排除在外,这使得同性恋群体处于不平等和弱势的地位。
第二点为“同志”组织注册排斥。我国目前关于同性恋组织的注册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民政部门认为“无法律说同性恋是合法的,暂不办理”。
第三点为献血政策的排斥。当前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1998)中也表现出了对同性恋的排斥。其条文第六条第十八项规定“同性恋者及有多个性伴侣者禁止参与献血”。这是对同性恋群体的社会歧视,容易误导大众认为同性恋是病态的,不属于健康人群,加深了对同性恋群体的污名化程度。
话语空间排斥
我国的大众媒体长期以来对同性恋群体持有的刻板印象,使得同性恋群体长期被污名化。其中包括男同性恋者就等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多数影视作品中会将男同性恋者的形象塑造成近似女性化的角色,以及将同性恋塑造成反伦理、不道德和纵欲的形象。
社区排斥
在学校、工作单位以及居住地区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接受程度均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导致大多数同性恋者选择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隐瞒自己的性倾向。
家庭排斥
由于我国“家族本位”的传统观念,父母成为了同性恋群体一个较为沉重的负担,同性恋者既希望父母能够了解自己是同性恋,又害怕讲出真相后,自己的性倾向会成为彼此难以愈合的疮疤,甚至会使自己背上不孝的骂名。
法律与政策建议
中国民商法研究者郗长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性恋者权益保护法草案建议稿》(2011)中针对当前关于同性恋的相关法律还存在很多空白,郗长举还从社会权益、人身权益、婚姻家庭权益与法律责任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法律与政策建议 。
社会权益
同性恋者需享有人格不受歧视权、个人隐私权,国家要保障同性恋者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的正当权利;要保障同性恋者从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以及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等方面,同性恋者需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人身权益
同性恋者需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人身权利,同性恋者的人身自由不应受侵犯。需禁止同性恋者之间卖淫、嫖娼。
婚姻家庭权益
同性恋者需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组成类似异性婚姻家庭关系的家庭伴侣权,可以结成类似与异性间婚姻关系的家庭伴侣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性恋者权益保护法草案建议稿》(2011)还在结婚年龄、子女收养和抚养、财产继承和离婚等方面给出了详细的建议。
法律责任
当同性恋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应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 修订)
第三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第四十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预防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对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学校、幼儿园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美国
2015年6月26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奥伯格费尔诉霍奇斯案”的判决中,以5:4的大法官投票结果宣布美国的同性婚姻合法,使得美国成为全球第21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推动了美国同性恋群体合法权益的保障 。
欧洲
迄今为止,已有31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允许同性恋者结婚的国家法律,其中有19个国家或地区属于欧洲,包括北爱尔兰(2019)、奥地利(2019)、马耳他(2017)、德国(2017)、格陵兰岛(2015)、爱尔兰(2015)、芬兰(2015)、卢森堡(2014)、苏格兰(2014)、英格兰和威尔士(2013)、法国(2013)、丹麦(2012)、葡萄牙(2010)、冰岛(2010)、瑞典(2009)、挪威(2008)、西班牙(2005)、比利时(2003)、荷兰(2000) 。
我国各部委相关教育类文件
我国各部委教育类相关文件中,有多个条款提到不同性别因享有同等权利、禁止基于性别的歧视,但并未直接提及“性倾向”、“性别认同”、“性别表达”等文字。学术界基于法理推论,禁止性别歧视适用于性少数群体,因为“性别”理论上应当涵盖性倾向、性别认同、性别表达的少数群体 。因此,性别平等相关的法律政策理论上也适用于保障同性恋者等性少数群体的权益。
以下各文件强调了培养学生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以及健康的性心理的重要性。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2007
小学4~6年级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 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教师、家长、警察求助的意识。
初中年级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 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
• 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高中年级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自觉抵制校园暴力,维护自己和同学的生命安全;
• 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
水平四:7~9年级
三:身体健康
学习目标3:基本掌握青春期保健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遵循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规律,基本掌握保健知识和方法。如知道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青春期常见生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了解异性交往的原则,学会识别容易发生性侵害的危险因素,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预防网络成瘾等 。
《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
七、掌握正确的生殖与性健康知识,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
(一)接受和参与全面性教育,可提升青少年对性与生殖健康的认知水平,提升保护自身、尊重他人身心健康的责任意识 。
全面性教育中的相关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同性恋是与性和性别多元有关的概念。接纳每个人在性倾向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以及不因此而遭受污名、歧视和暴力,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青少年对于性倾向以及与此有关的性和性别多元的了解,将有利于他们理解与识别和社会性别有关的歧视、偏见,培养宽容和尊重的价值观,学会接纳自我和他人,进一步创造更友好的社会。了解同性恋的有关知识能够使儿童和青少年树立科学的性别认知,减少对同性恋者的误解和歧视,保护性少数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和福祉。在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与性别平等相关的学习目标主要出现在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下的第1个主题“社会性别及其规范的社会建构”、第2个主题“社会性别平等、刻板印象与偏见”和第3个主题“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当中,内容贯穿5~8岁、9~12岁、12~15岁、15~18岁以上四个年龄段,具体学习目标如下。
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
主题1:社会性别及其规范的社会建构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了解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之间的差异十分重要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并描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知识)。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社会与文化规范以及宗教信仰都是影响社会性别角色的因素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社会性别角色(知识);
► 反思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如何影响人们对社会性别角色的看法(技能)。
要点:每个人看待自己的社会性别或向别人描述自己的社会性别的方式都是独特的,应该受到尊重
学习者将能够:
► 解释一个人的社会性别身份可能与其生理性别不相符(知识);
► 欣赏自己的社会性别身份,并尊重他人的社会性别身份(技能)。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社会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规范影响人们的生活
学习者将能够:
► 确定社会性别规范如何塑造身份、愿望、实践和行为(知识);
► 认识到关于社会性别规范的信念是由社会构建的(态度);
► 认同社会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期待可以改变(态度)。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敢于挑战自己和他人的社会性别偏见很重要
学习者将能够:
► 回忆关于对男性、女性、具有不同性倾向和社会性别身份者有偏见的事例(知识);
► 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社会性别偏见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态度)。
要点:恐同和恐跨会对具有不同性倾向和社会性别身份的人造成伤害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恐同和恐跨(知识);
► 认识到所有人都应该能够爱他们所爱的人,而不必受到暴力、强迫或歧视(态度);
► 展示对受到恐同和恐跨伤害的人表示支持的方法(技能)。
主题2:社会性别平等、刻板印象与偏见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每个人都同样有价值,不论其属于何种社会性别
学习者将能够:
► 说出人们会如何因为自己的社会性别而受到不公平、不平等的对待(知识);
► 认识到对不同社会性别的人表示不公平、不平等的对待是错误的,并且违背人权(态度)。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社会性别刻板印象会导致偏见和不平等
学习者将能够:
► 认识到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和社会性别期待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很大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知识);
► 敢于质疑社会性别角色的公平与否,并展示如何挑战不公正和有害的行径(技能)。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和偏见影响了男性、女性以及具有不同性倾向和社会性别身份的人被对待的方式,也影响了他们所能做出的选择
学习者将能够:
► 回忆社会规范如何影响社会对于男性、女性以及具有不同性倾向和社会性别身份者进行描述的方式(知识);
► 认同平等对待所有人的重要性(态度)。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社会性别不平等、社会规范和权力差异会影响性行为,并可能增加性胁迫、性虐待和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的风险
学习者将能够:
► 说出社会性别不平等和权力差异如何影响性行为,以及性胁迫、性虐待和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的风险(知识);
► 当自己或他人遭受性胁迫、性虐待,或社会性别暴力时,主动寻求支持或帮助他人寻求支持(技能)。
主题3: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了解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和寻求帮助的途径非常重要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并认识到它在许多场所都可能发生(如学校、家庭或公共场所)(知识);
► 了解社会性别观念和社会性别刻板印象会影响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包括歧视和暴力(知识);
► 认同所有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都是错误的(态度)。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所有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都是错误的,是对人权的侵犯
学习者将能够:
► 举例说明什么是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例如:欺凌、性骚扰、情感暴力、家庭暴力、强奷、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童婚、早婚和强迫婚姻、恐同暴力),并说出社会性别暴力可能发生的场所,包括学校、家庭、公共场所或网络(知识);
► 认同所有形式的性暴力都是对人权的侵犯(态度)。
要点: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可能是暴力和歧视的根源
学习者将能够:
► 解释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如何导致欺凌、歧视、虐待和性暴力(知识);
► 解释性虐待和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是源于权力和支配欲望的犯罪,并非由于一个人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性欲望(知识);
► 认识到社会性别不平等和社会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会导致性暴力(态度)。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任何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都是对人权的侵犯,无论施暴者是成年人、青少年还是权威人士
学习者将能够:
► 了解性虐待和社会性别暴力,包括来自性伴侣的暴力和强奸都是源于权力和支配的犯罪,并非由于性欲控制能力低下(知识);
► 认识到社会性别暴力永远是错误的,且施暴者可以是成年人、当权者或青少年(态度);
► 展示如何与预防社会性别暴力和提供社会性别暴力受害者支持的可信赖的成年人和服务机构取得联系(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每个人都有责任倡导社会性别平等,并公开反对侵犯人权的行为,包括性虐待、有害行径和其他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
学习者将能够:
► 分析在倡导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和减少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方面的一些成功案例(知识);
► 意识到在公共和私人空间,包括在网络上公开反对侵犯人权和社会性别不平等的重要性(态度)。
如何从教育的角度看待男同性恋
如何开展男同性恋相关内容的教学
在学校中,秉持多元包容全面性教育观念的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对性多元的了解和尊重。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建议,全面性教育课程应当包括反歧视、平等、性和性别身份多元化的相关信息和价值观,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责任感。男同性恋群体相关内容的教学应当在一个包容、尊重的环境下开展,教学内容应当客观介绍同性恋的相关知识,避免侮辱和歧视性的信息,提倡平等,传达性和性别身份多元化的完整信息。应当教育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尊重不同性倾向的人。
如何应对针对男同性恋群体的校园欺凌现象
学校可能是恐同欺凌(即由同性恋恐惧现象引起的对同性恋者的欺凌)最易发生的场所。男同性恋等性少数群体(
女同性恋,男同性恋,
双性恋,
跨性别,间性人)更容易在学校里受到伤害或歧视。这些基于性倾向和社会性别认同/表达的暴力,会妨碍到性少数群体正常的在校学习与生活,并增加了他们将来遭受更恶劣、更严重的欺凌的可能性。作为教育者,应当避免使用含有恐同内容的教学资料,利用相关政策预防欺凌,建立更安全的校园环境;应当创造支持性校园环境,建立安全空间,明确表明反对校园欺凌并进行积极干预;此外,还应将性多元的包容性知识融入课程,客观介绍有关性倾向的信息,预防恐同和恐同欺凌,教育学生尊重不同的性倾向者。
全面性教育中与男同性恋相关的常见疑问
常见疑问1:同性恋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答:不是,同性恋不等同于艾滋病。在1981年的美国洛杉矶,5名进行男男性性行为者被首先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随后在美国,艾滋病也被称为“男同性恋者免疫缺陷症”,对于艾滋病的歧视就成为了一种对男同性恋污名化的表达。2020年,由传染病信息杂志社的揣征然医生等人在《全球及中国 AIDS 最新疫情概况》中指出,截止2020年10月底,中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报告的现存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104.5万人,2019 年报告新增的151250 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性传播占 97.1%,其中异性性传播占 73.8%,同性性传播占 23.3%。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病毒性传播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到,实际上,任何人只要没有采取安全性行为,都会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没有哪类人是“危险的”,只有“安全”或“不安全”的性行为。
常见疑问2:男同性恋是否都花心,无法长期维持一段伴侣关系?
答:不是。任何人对于伴侣关系的看法,都是和个人的价值观相关联的,与性倾向无关。
常见疑问3:同性恋者需不需要接受心理辅导或去看精神科医生?
答:不需要。人无需为了
性倾向而去接受辅导和治疗,早在1974年,美国精神医学会就已经将
同性恋从《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二版》中移除。世界卫生组织在1990年的5月17日将“同性恋”从《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中剔除。中国在2001年也将同性恋移除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常见疑问4:全面性教育中有必要介绍关于同性恋相关的内容知识吗?
答:有。包括性倾向相关的性别平等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让学生接纳每个人在性倾向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以及不因此而遭受污名、歧视和暴力。中国性社会学研究者潘绥铭和中国性社会学研究者黄盈盈曾在《性社会学》书中提到,全面性教育要适应当前的多元社会,不能让下一代按照好坏对错这种二元对立的简单思维来看待他人与这个世界,要倡导与推广“性方面的人权道德”,要“以不侵犯他人的同等权利为界限”。
全面性教育中如何进行相关的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男同性恋是与性别平等有关的概念。接纳每个人在性倾向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以及不因此而遭受污名、歧视和暴力,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幼儿园性教育中相关内容的教育
根据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给出的学习目标,幼儿阶段关于性别平等的教育主要集中在接纳差异、尊重他人和消除歧视上。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的《珍爱生命——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全9册)中,《奇妙的感觉》《多彩的幸福》《欢乐的六一》三册中都涉及性别平等相关的教育内容 。
《奇妙的感觉》一册主要教会幼儿识别不同的感觉,区分舒服的感觉和不舒服的感觉,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有不同的感觉是正常的,我们要珍视不同的感觉 。
《多彩的幸福》一册讲述了四个不同家庭的生活,让幼儿理解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都能拥有幸福的人生且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引导幼儿认识差异、尊重人与人的不同 。
《欢乐的六一》一册主要帮助幼儿意识到不同性别都有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权利,比如女孩也可以喜欢飞机,男孩也可以穿粉色的衣服等。旨在培养幼儿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接纳自己感受的意识 。
小学性教育中相关内容的教育
小学的性教育不再单纯局限于广义上的尊重差异,而是进一步认识讲解有关性别和性倾向的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的读本首次明确谈及性倾向的概念是在五年级 。
在五年级上册读本“家庭与朋友”单元“消除歧视”主题中,性倾向歧视和性别、地域、年龄、健康状况、性倾向歧视一起被列为生活中常见的歧视现象。此外,该主题下还阐述了歧视的危害和应对歧视的方法。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儿童能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社会性别、性倾向歧视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从而批判性地评估自己的偏见程度并调整自己的行为。在自己遇到歧视事件时,也能更从容地应对 。六年级上册“性别与权利”单元“性倾向”主题举了两对同性伴侣共同生活的例子,以此帮助儿童了解“不同性倾向有的人有相同的权利”、“公平对待不同性倾向者”这两个知识点。
初中性教育中相关内容的教育
初中阶段的性教育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性倾向平等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在了解性倾向具体含义的基础上,初中生将认识到对性倾向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影响了具有不同社会性倾向的人被对待的方式,也影响了他们所能做出的选择。同时,初中学生也会学习性倾向平等可以促进与性行为和人生规划有关的平等决策。在掌握这些知识、态度和技能之后,初中生将有能力欣赏自己包括同性恋在内的性倾向,尊重他人的性倾向,并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如何影响自身观念和偏见 。
男同性恋名人
张国荣
1997年,张国荣在演唱会上当着父母和万众歌迷的面向另一半唐鹤徳告白,被外界视为出柜宣言。2018年,在张国荣逝世15年之际,BBC为他制作特别专题,称其为“亚洲同性恋偶像(Gay Icon)”,肯定他在性别平权方面做出的努力。张国荣是上个世纪亚洲同志运动的先驱,他敢于挑战保守社会的道德框架,开拓性别多元空间的精神,被视为同志平权运动的先驱。
白先勇
白先勇是台湾地区的知名作家,也是一名公开出柜的男同性恋。他的文学创作,对台湾地区的同志运动有着卓越贡献。于198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孽子》,唤起了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关注,被视为华语同志文学的经典。
蒂姆·库克
2014年10月,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othy D. Cook)在《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Businessweek)登出文章称“我很自豪我是同性恋。”蒂姆·库克成为最著名的已出柜上市公司高管之一。他的公开出柜将同志平权运动推向了比商界更广阔的领域。
男同性恋相关纪念日
国际不再恐同日
每年的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The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该节日于2004年开始设立,旨在引起政策制定者、舆论领袖者、社会运动家、公众和媒体对同性恋恐惧现象、跨性别恐惧现象的关注。选择5月17日这一天是为了纪念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不再列为精神疾病的决定。
“国际不再恐同日”已得到若干国家与国际组织(如欧盟议会、联合国等等)的承认。大多数联合国机构也会以具体的活动来纪念该节日。
性少数组织、政府、地区城市、企业和名人会在5月17日通常会采取以下行动:
·提醒媒体注意针对性少数群体的恐惧问题;
·组织活动;
·要求决策者给予关注并开展游说活动;
·与志同道合的组织建立网络并在国内外发展新的伙伴关系;
·动员现有支持者并向新的受众发表讲话。
典型案例
2014年7月31日,北京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矫正和治疗同性恋”案。一名男同性恋者状告重庆一家心理诊所用催眠和电击方式进行“同性恋扭转治疗”,当日,北京同志中心的志愿者们在法院门口通过向路人发放传单、展示标语和情景剧的形式抗议对同性恋进行扭转治疗。该案于2014年12月19日判决,法院认定被告方曾进行虚假广告宣传,并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并且,法院认为“同性恋不是需要治疗的精神疾病”。该男同性恋者认为,这一判决将帮助同性恋平权活动人士呼吁此类诊所停止提供扭转治疗,并说服家长不要让同性恋子女接受扭转治疗。
目前,对于同性恋的成因尚没有明确统一的定论,同性恋这一性倾向的选择,是个人自身的生理选择与价值观的体现,社会公众应该尊重该群体的选择,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包容。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很容易通过大众媒介接触到一些包含大量对同性恋的曲解与妖魔化的描述,这已严重影响了同性恋群体的生存与心理健康。当前,政府与社会应给同性恋群体提供更为平等的社会环境,使同性恋者可以得到自身与大众在生理与社会心理上的认同。
相关电影
《喜宴》(1993)
影片信息
导演: 李安
编剧: 李安 / 冯光远 / 詹姆斯·夏慕斯
主演: 赵文瑄 / 郎雄 / 归亚蕾 / 金素梅 / 米切尔·利希藤斯坦
类型: 剧情 / 喜剧 / 爱情 / 同性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 美国
语言: 汉语普通话/ 英语
上映日期: 1993-02(柏林电影节) / 1993-08-04(美国)
片长: 108分钟
又名: The Wedding Banquet
剧情简介
伟同(赵文瑄)是事业有成的男同志,与男友赛门(Mitchell Lichtenstein)在美国过着幸福的同居日子,烦恼来自要用各种招数应对远在台北的父(郎雄)母(归亚蕾)的一次次逼婚。伟同被逼以“乖乖仔”形象修书一封声称会在美国结婚,没料父母想亲眼见证。无奈,他只得拉上来自上海的不得志的女艺术家葳葳(金素梅)“假婚”,想逃过一劫。
父母对葳葳相当满意,却对伟同的草率态度不满,为让父母满意尽快返回台北,伟同犹如父母对葳葳相当满意,却对伟同的草率态度不满,为让父母满意尽快返回台北,伟同犹如“拼命三郎”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人算不如天算,不断的波折使得父母的返台日期一次次推迟,令他和赛门的感情亮起“红灯”,而葳葳又意外怀上了他的孩子。似乎,伟同在强大的父母(传统)面前,只能选择去做一个 “表面正常”的男人。
社会影响
电影《喜宴》在柏林电影节一举斩获金熊奖,并获得了同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其成功大大激励了华语影视作品在描绘同性恋群体上的探索。它振奋了同志文化,其后,台北更是出现了“喜宴”为名的同志酒吧。影片着重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传宗接代”与同性恋之间的冲突。导演李安更是亲自客串,以一句“你正见证中国人五千年来性压抑的结果”点出影片的文化意义。
《蓝宇》(2001)
影片信息
导演: 关锦鹏
编剧: 魏绍恩
主演: 胡军 / 刘烨 / 苏瑾 / 李华彤 / 卢芳 / 张永宁 / 李爽 / 李滨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01-11-22(中国香港)
片长: 86分钟(香港) / 97分钟(DVD版)
又名: Histoire d'hommes à Pékin / Lan Yu
剧情简介
陈捍东(胡军)和蓝宇(刘烨)的爱情始于一场性交易,其时,蓝宇是为生活所迫决定出卖自己肉体的清纯大学生,陈捍东则是情场老手,惯做“花花公子”的他虽对特别的蓝宇怦然心动,却也认为蓝宇不过是他众多玩伴中的一个。慢慢地,随着两人交往的深入,陈捍东发现自己的心已在不知不觉间被蓝宇充满。可是他又不敢肯定,试图通过与女人结婚证明自己的“正常”,当求证到那不过是错觉一场时,蓝宇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
社会影响
《蓝宇》是导演关锦鹏“出柜”之后的首部男同性恋电影,在港台地区上映之后获得了极大的上座率和好评,被影评人闻天祥称为“华语同志电影的里程碑”。根据电影发行公司“群体工作室”的调查,该电影在台湾地区上映时,其观众群体中不乏异性恋的存在。《蓝宇》对于“爱情”真诚而真实地呈现,使得这部同性恋电影突破了性倾向之间的藩篱,获得了广泛的喜爱。
《爱你,西蒙》(2018)
影片信息
导演: 格里格·伯兰蒂
编剧: 伊丽莎白·伯格 / 艾萨克·阿普塔克 / 贝奇·艾伯特利
主演: 尼克·罗宾森 / 詹妮弗·加纳 / 乔什·杜哈明 / 小豪尔赫·兰登伯格 / 凯瑟琳·兰福德
类型: 喜剧 / 爱情 / 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8-03-16(美国)
片长: 110分钟
又名: 亲爱的初恋(台) / 抱抱我的初恋(港) / 西蒙和他的出柜日记 / 爱你的西蒙 / 爱,赛蒙
剧情简介
每个人都值得拥有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但是对一个17岁的高中生西蒙来说这一切却是件超复杂的事:第一、没有人知道他是同性恋;第二、他也搞不清楚自己爱上跟他一样有同样困扰的不知名网友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了解决这两个大麻烦,西蒙展开一段爆笑又吓人的解答过程,但他没料到的是,最后得到的答案却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教育意义
《爱你,西蒙》的“不普通”在于它的“普通”:没有悲伤和死亡、典型的青少年爱情喜剧、大公司制作、在全美发行。它让青少年有机会通过一个“寻常”的视角去观看同性恋的生活状态。这也给了教师关于“性少数教育”一些启发——对于性少数群体相关知识的教育应该渗透在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例如在一道数学题可以以“小李和他的丈夫在超市买了12个苹果,吃了3个”开始,将性少数常态化,而不再使其成为一种禁忌或是特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