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特定时刻,将整个
储存装置或储存装置之某部分的内容记录在另一储存装置中。存储的目的通常是为了防止发生错误。 (2) 将具备可读格式的数据从主要或辅助储存体复制至外部
媒体,如
磁带、
磁盘或
打印机等
媒体。 (3) 为收集错误信息而复制整个虚拟储存体或虚拟储存体之某部分的内容。
在这个例子中,系统中有两个
文件系统。一个用于 /boot,另一个用于 / ,这是常见的配置。它们必须在执行备份时单独地引用。 /dev/nst0 引用第一个
SCSI 磁带驱动器,不过是以非重绕的模式引用。这样确保各个卷在磁带上一个接一个地排列。dump 的一个有趣特性是其内置的
增量备份功能。在上面的例子中,0 表示 0 级或基本级备份。这是完全系统备份,您要定期执行以保存整个系统。对于后续的备份,您可以使用其他数字(1-9)来代替 0,以改变备份级别。1 级备份会保存自从执行 0 级备份以来更改过的所有文件。2 级备份会保存自从执行 1 级备份以来更改过的所有文件,以此类推。使用 tar 和脚本可以执行相同的功能,但要求脚本创建人员提供一种机制来确定上次备份是何时执行的。dump 具有它自己的机制,即它在执行备份时会输出一个更新文件(/etc/dumpupdates)。这个更新文件将在每次执行 0 级备份时被重设。后续级别的备份会保留它们的标记,直至执行另一次 0 级备份。如果您在执行基于磁带的备份,dump 会
自动跟踪多个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