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A是“英国青年艺术家”(Young British Artists)的缩写。20世纪80—90年代,英国出现了一群引人注目的年轻艺术家,其中包括达明·赫斯特、翠西·艾敏和克里斯·奥菲利。他们的作品以标新立异、令人震撼的创作风格、精明的宣传策略和商业头脑著称,代表着前卫艺术与新媒体时代结合的新趋势。
概念简述
英国青年艺术家 (YBA) 是一个关系松散的艺术团体,于20世纪80末成立于伦敦,并举办了20世纪末最令人震惊的两个展览:1988年的“冰冻”展和1997年的“感性”展。团体在90年代迎来了全盛时期,以企业家式精神、震惊式策略和举办狂野派对的行为而闻名,这也使得他们赢得了市场青睐,以达明·赫斯特为代表的一些艺术家现在仍位居世界最富有艺术家之列。YBA艺术家的创作主题,缺少艺术技巧的作品形式都被理论家们认为是“后现代的”,但其艺术却遭到媒体的广泛批评。
历史溯源
背景
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经历了50年来历时最长的滑坡。经济萧条和撒切尔政府的极右政策首先打击的是文化艺术这种不能给社会带来直接利益的领域。不过,艺术体制早有准备,许多艺术学院率先行动,主动采取扩大招生、大力改革教育等方式,应付学校教育经费不足的困境,减轻年轻人的压力。其中被称为“YBA的摇篮”的伦敦大学金史密斯艺术学院就以激进的教育方式著称。在乔·汤普森(Jon Thompson)和麦克·克莱格·马丁(
Michael Craig-Martin)两位老“前卫”艺术家的带领下,相关艺术家放弃了所有流行的风格,并率先打破了传统的绘画、雕塑和摄影等学科之间的界限。
开端
YBA的艺术活动发端于1988年的“冰冻”展,展览由团体的领军人物
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组织。当时,他还是金史密斯艺术学院的学生,展览展出了他和其同学——
莎拉·卢卡斯(Sarah Lucas)、安格斯·费尔赫斯特(
Angus Fairhurst)和
迈克尔·兰迪(Michael Landy)等人的作品。
YBA 标志着艺术界风向的转变。1992年,艺术家和艺术史家迈克尔·科里斯(
Michael Corris)在《艺术论坛》杂志上首次用“英国青年艺术家”一词来描述赫斯特和他的同龄人的作品。1996年,首字母缩写“YBA”首次出现在《艺术月刊》杂志上。
这是个对团体的发展颇有助益的标签,它成了这个艺术“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艺术家可以把它当作简单直接的营销工具。总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艺术赶上了这股酷炫时尚的潮流。YBA 敢作敢为的态度众所周知,而“冰冻”展则展示了艺术家们商业精英的潜质。此外,1988年,赫斯特在诺丁山出资开设了和其作品主题相关的“药店餐厅”,
翠西·艾敏和萨拉·卢卡斯则在伦敦东区开设了“商店”(The Shop),以宣传和售卖他们的作品。
高潮:收藏家的推动
1985年,
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和夫人在伦敦北部开设了萨奇画廊,收藏并展示美国和欧洲名家的作品。那时的萨奇画廊是英国唯一一家以当代艺术为主的画廊。1988年,萨奇参观了“冰冻”展后,陆续出手购得了展览艺术家的不少作品。1990年,他便买下了达明·赫斯特颇受争议的以一颗被割下的牛头、苍 蝇、蝇卵以及灭蝇器组成的作品《千年》。
除此之外,在1992—1995年,萨奇画廊举办了多次以“英国青年艺术家”为主题的群展,这从客观上确立了“YBAs”的称谓。直到2004年,萨奇都是YBAs的经济后盾以及最大的支持者;但真正使YBA掀起全球风暴的还是萨奇一手筹划的“感性”展。
1997年,萨奇首在伦敦皇家美术学院举办收藏展“感性:萨奇收藏的英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展览每天都会吸引3000名左右的参观者。两年后,展览在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展出,由于展览中YBA的作品冲破了宗教和道德的底线,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轰动,同时媒体的大肆渲染让YBA声名远播。
代表艺术家及作品
影响与评价
YBA为英国艺术家提供了另一种职业发展道路:之前,艺术家们往往需要花费多年创作作品,再多次参加小型群展,才能逐渐积累名气。然而,YBA艺术家们年少成名,他们一出大学校门便名利双收。
时间推移至21世纪20年代,YBA艺术家仍然在创作受欢迎的作品,作品也仍旧可以在拍卖会上拍出高价。其创作方式和刚成名时大同小异,并被很多其他艺术家所效仿。但有趣的是,许多YBA艺术家已经在他们曾经远离的艺术机构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翠西·艾敏、盖瑞·休姆(
Gary Hume)和迈克尔·兰迪被选为伦敦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克里斯·奥菲利、雷切尔·怀特里德和赫斯特都获得了特纳奖,艾敏等其他人也获得了提名。这表明艺术界已承认YBAd额影响力,并将 YBA 视为英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