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玻色子是因弱核力的“弱”(Weak)字而命名的。而Z玻色子则半幽默地因是“最后一个要发现的粒子”而名。另一个说法是因Z玻色子有零(Zero)
电荷而得名。
W玻色子有两种,分别有 +1(W)和−1(W)单位电荷。W是W的
反粒子。而Z玻色子(Z)则为电中性的,且为自身的反粒子。这三种粒子皆十分短命,其
半衰期约为秒。
这些
玻色子在各种基本粒子之中属重型的一类。W的
质量为80.399 ± 0.023 GeV,而Z则为91.1876 ± 0.0021 GeV。它们差不多是
质子质量的一百倍——比
铁原子还要重。玻色子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因其限制了弱核力的相用范围。相对地,
电磁力的相用范围无限远因为
光子无质量。
但中子和质子都只是
夸克的组合(中子是“上下下”,质子是“上上下”)。中子的一粒下夸克在β衰变中受弱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变成上夸克:
因Z玻色子是自己的
反粒子,故它的所有
量子数皆为零。交换Z玻色子是一个
中性流作用(Neutral current interaction),而接收和发出玻色子的粒子除
动量外什么也没变。要观测中性流作用需要在
粒子加速器和粒子侦察器上作很大的投资,故目前世界上只有几所
高能物理实验室拥有这些仪器。
于1950年代量子电动力学的空前成功后,科学家希望为弱核力建立相似的理论。于1968年,这个论调在统一电磁力和弱核力后达到高潮。提出弱电统一的
谢尔登·格拉肖、
史蒂文·温伯格和
阿卜杜勒·萨拉姆因此得到1979年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弱电理论不止假设了W玻色子的存在来解释β衰变,还预测有一种未被发现的Z玻色子。
W和Z玻色子有质量,而光子却没有——这是弱电理论发展的一大障碍。这些粒子现时以一个SU(2)
规范理论来精确描述,但理论中玻色子必定无质量。譬如,光子无质量是因为电磁力能以一个U(1)规范理论解释。某些机制必须破坏SU(2)的对称来给予W和Z玻色子的质量。其中一个解释是由
彼得·希格斯于1960年代晚期提出的
希格斯机制。它预言了一种新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现今此粒子已被证实存在了)。
W和Z粒子的发现是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主要成就之一。首先,于1973年,实验观察到了弱电理论预测的中性流作用;那时加尔加梅勒的
气泡室拍摄到有一些电子突然自行移动的轨迹。这些观测结果被诠释为
中微子借由交换没有轨迹的Z玻色子与电子互相作用。由于中微子是侦测不到的,因此实验中只能看到电子因着交互作用而造成的动量改变。
W和Z粒子要到能量够高的
粒子加速器建立后才正式被发现。第一部这样的加速器是
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其中
卡洛·鲁比亚和
西蒙·范德梅尔在1983年一月进行的一连串实验给出了明显的W粒子证据。这些实验称作“UA1”(由鲁比亚主导)和“UA2”,且为众多人合作的努力成果。范德梅尔是加速器方面的驱策者(随机冷却)。UA1和UA2在几个月后(1983年五月)找到Z粒子。很快地鲁比亚和范德梅尔因而得到1984年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可算是保守的
诺贝尔奖基金会自成立以来相当不寻常迅速的一次。
2022年4月,研究人员利用对撞机探测器(Collider Detector at Fermilab,CDF)的数据,发现W玻色子的质量比标准模型预测的更重,达到了80433.5±9.4 MeV/c2。标准模型理论预测质量应该为80357±6 MeV/c2,大约为质子质量的80倍。虽然实验结果只比理论预测多了77 MeV/c2,但是实验精度更高,和理论预测存在7倍标准差的偏差,表明结果只有大约四千亿分之一概率是偶然随机造成的。CDF团队在论文中表示,可能是超对称贡献了W玻色子额外的质量,超对称是一种可能统一所有基本相互作用的物理学模型,目前科学家还没有找到它的证据。但是由于实验结果却和其他实验不一致,这依然可能是其他原因(如设备故障)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