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K3002(DB)中型坦克
1941年德国生产的坦克
二战中德国受T34坦克影响而设计的坦克,一开始计划生产200辆,但为了保证黑豹坦克的生产,生产计划遭到废止。
坦克介绍
德国在战争后期的坦克研制上所走的道路,的确与美苏英完全不同。大体来讲,美国和苏联是先造底盘后选火炮。也就是说,先研发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坦克底盘,然后再根据这种底盘的性能往上面添加各种各样的火炮。属于一种从下往上的发展模式,因此美国和苏联的装甲车辆差不多都是由M4T34坦克KV坦克几种有限的坦克底盘衍生出来的。这样就为日后的大规模生产和维修保养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二战中后期的德国人所走的道路却恰好相反,德国人是先选火炮后造底盘。也就是说德国人先在仓库里或是绘图板上寻找一门性能足够满意的火炮,然后再根据这门火炮的要求去设计底盘,属于一种从上往下的发展模式。对此,我们在1942年PzKpfw V“黑豹”坦克原型车的方案选型中,军方对两辆样车的态度便可一目了然。
客观的说,全面模仿自T-34/76的VK3002(DB)与德式风格浓郁的VK3002(MAN),在试验场上的表现不相上下,从射击精度到防护性都在仲伯之间。而且在一些具体方面VK3002(DB)还要略占上风一些:首先,由于VK3002(DB)的重量(34吨)较VK3002(MAN)(35吨)足足轻了1吨,这使得其跑起来更为生龙活虎一些。其变速器档位划分十分精细共有8个前进档和4个倒档,6档时38.5千米/小时,7档时45千米/小时,而在挂前进8档时极速可达58.4千米/小时,且带有液压助力器的迈巴赫 L600C操纵装置设计十分精良,这一切加在一起的综合效果使VK3002(DB)的机动性要小胜VK3002(MAN)(虽然从纸面上看,两者最大速度相差不多,不过衡量一辆车的机动性并非只有最大速度一个指标,这个概念更是一个综合评定的结果――如接地压强、爬坡度、过垂直墙高等等,而且VK3002(DB)较轻的战斗全重使传动系统负担较少,所以1吨的重量差别到了真正的战场上跑起来还是而有些不同的)。
其次,由于VK3002(DB)的动力/传动装置与主动轮全部后置,这使其不像传动装置/主动轮前置的VK3002(MAN)那样需要借助一根贯穿整个底盘的长长传动轴来传递动力,从而也就降低了VK3002(DB)的整车高度,虽然因为采用双扭杆悬挂装置的原因VK3002(DB)的车高(至指挥塔)仍达2.81米,这一数值要高于T-34/76(1939年型)的2.489米,但低于VK3002(MAN)的3.00米,不要小看这不到0.2米的差距,在实战中还是有计较的――较低的车高也就意味着更小侧面投影及被弹率。
最后,大概是戴姆勒奔驰对于苏联人的设计理念体会较深吧,全面仿自T-34/76的VK3002(DB)在可生产性上也继承了T-34/76的优良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点可以说是T-34系列的最闪光点,甚至意义还要在其技术性能之上)――制造工时仅10万小时虽然仍比T-34/76高出许多(T-34系列的平均制造工时仅约2-3万工时),但只相当于VK3002(MAN)的2/3不到(15万工时),细算帐的话这可是一个大数字,足足能让德国多出几千辆仍比T-34/85略胜一筹的坦克出来。
这样一来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为什么VK3002(DB)仍然在竞争中惨遭淘汰?原因其实既复杂又简单:考虑到陆军武器局在规格说明书中要求的战斗全重,30-35吨的车体根本无法承受70倍径75mm火炮的射击需求,如果强行装车其结果只能是射击精度大幅下降,因而戴姆勒奔驰就自作主张将75mm KwK 42 L/70换成了较为”温合”的75mm PaK40 L/60(VK3002(DB)自重34吨),然而,这样一来却冒犯了长官意志,也就是忤了希特勒本人的意。
“元首”向来是大威力火炮的忠实拥趸,在陆军武器局最初制定新一代重型坦克的性能指标时(VK3001与VK3002实际上是属同一个重型坦克计划的两种不同车型,只不过VK3002是稍轻些的主力重型坦克,VK3001则是更重一些的突破重型坦克,二者作战时互相配合,其关系类似于PzKpfw III与IV),希特勒曾经希望在各家公司的VK3002样车上能安装100倍径的KwK 44 L/100 75mm坦克炮(KwK 44 L/100 75mm坦克炮的威力十分惊人,可在1000米距离轻松击穿150mm厚的装甲,火力毁伤性能要在PzKpfw VI(虎式坦克)的KwK 36 88mm坦克炮之上)!
虽然后来经多方劝说,“元首”总算是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勉强接受了威力略逊一筹的KwK 42 L/70 (75mm),然而KwK 42 L/70(75mm)已经是一个下限了,所以戴姆勒奔驰的自作主张理所当然的激怒了希特勒,VK3002(DB)的下场自然不会太妙。相比之下,MAN就要“鬼”的多,为了满足火力性能,干脆把VK3002(MAN)的车重以变相的方式自行放宽――虽然该车战斗全重35吨,不过那是将装甲板厚度故意降低后的结果(炮塔正面装甲仅60mm),MAN的精明就精明在这里,尽管明知陆军武器局肯定会因此来找麻烦,不过只要火力上满足了元首的要求,既便是后来因增补装甲厚度而使车重大幅攀升也定无大碍(当然,也不能说希特勒当时对坦克火力的偏执就完全没有道理,事实证明,既便是T-34/85出现后,KwK 42 L/75(75mm)还是对3NC-C-53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火力优势,不过代价就是真正的VK3002(MAN)量产型其战斗全重很快便突破了44吨)。这一切的最后结果便是,凭借火炮威力更胜一筹的有时,VK3002(MAN)在选型中战胜了VK3002(DB),发展成我们所熟悉中型坦克――“黑豹”。
性能数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21 21:45
目录
概述
坦克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