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遗迹相是Seilacher(1963,1964)最先建立的4个遗迹相之一,用以代表海洋环境中高能条件下砂质底层上的一套
遗迹化石组合。此组合以居住潜穴为重要特征,主要由较长垂直的或高角度倾斜的柱状穴、U形穴和枝形穴构成。潜穴有的具有厚的、加固的球粒状衬壁,有些发育前进式和后退式螺形(或蹼状)构造,常见遗迹化石为SkoMzos及逃逸构造等。
该遗迹相是Seilacher(1963,1964)最先建立的4个遗迹相之一,用以代表海洋环境中高能条件下砂质底层上的一套
遗迹化石组合。此组合以居住潜穴为重要特征,主要由较长垂直的或高角度倾斜的柱状穴、U形穴和枝形穴构成。潜穴有的具有厚的、加固的球粒状衬壁,有些发育前进式和后退式螺形(或蹼状)构造,常见遗迹化石为SkoMzos及逃逸构造等。
该遗迹相的遗迹化石分异度一般较低,但丰度往往很高,其形成的环境条件为中等野相对较高的能量水平,底层由干净的(可含极少泥质)、分选良好的砂组成,底层稳定龇,时常被较强的水流或波浪扰动和移动,基至受到快速侵蚀和加积。因此,物理再改造作田强烈,从而引起底层沉积和侵蚀速率的快速变化。这种条件的典型环境为潮间带下部到潮下浅水带,如海滩的前滨带和临滨带,类似的环境还有潮坪、潮汐三角洲和河口湾点沙坝等较高能的地区。深水沉积中如海底峡谷和深海砂扇的近缘端或内扇带也存在遗迹相,其环境可根据伴生的典型深水型遗迹来识别。
一般来讲,在典型的海滩到滨外沉积序列中,skolithos遗迹相向海渐变为
Cruziana遗迹相。在向陆的边缘区,横向上skolithos组合可以与Trypanites或Glossifungites遗迹相交替出现,在向海的边缘区,变化较大主要取决于当地的能量水平,时常碰到混合的遗迹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