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d总线
总线标准之一
STD总线在1978年最早由Pro-Log公司作为工业标准发明的,由STDGM制定为STD-80规范,
产品介绍
STD总线(Standard Data Bus)是在1978年由美国PROLOG公司公布的。1987年初,IEEE将STD总线定为IEEE-P961标准总线。它是一种工业标准微机控制总线,也是国内工业控制领域最常用的标准总线之一。在工业控制中,它与PC总线一样有非常多的STD接口卡可供用户选购,为加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许多用户也自行设计了STD总线标准的接口卡。STD总线采用公共母板结构,即其总线布置在一块母板(底板)上,板上安装若干个插座,插座对应引脚都连到同一根总线信号线上。系统采用模块式结构,各种功能模块(OH CPU模块、存储器模块、图形显示模块、A/D模块、D/A模块、开关量I/O模块等)都按标准的插件尺寸制造。各功能模块可插入任意插座,只要模块的信号、引脚都符合STD规范,就可以在STD总线上运行。因此可以根据需要组成不同规模的微机系统。STD总线采用56线双列插座,插件尺寸为165.1mm×114.3mm,是8位微处理器总线标准(可使用各种型号的CPU)。
时间
1987年,STD总线被被批准为国际标准IEEE-961。STD-80/MPX作为STD-80追加标准,支持多主(MultiMaster)系统。STD总线工控机是工业型计算机,STD总线的16位总线性能满足嵌入式和实时性应用要求,特别是它的小板尺寸、垂直放置无源背板的直插式结构、丰富的工业I/O OEM模板、低成本、低功耗、扩展的温度范围、可*性和良好的可维护性设计,使其在空间和功耗受到严格限制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STD总线产品其实就是一种板卡(包括CPU卡)和无源母板结构。工业PC其实也和STD有十分近似的结构,只不过两者的金手指定义完全不同。而且STD在八十年代前后风行一时,是因为它对8位机(如Z80和它的变种系列)支持较好。
随着32位微处理器的出现,通过附加系统总线局部总线的转换技术,1989年美国的EAITECH公司又开发出对32微处理器兼容的STD32总线。
在56根总线中,有6根逻辑电源线、4根辅助电源线、8根数据总线、16根地址总线和22根控制总线
可用于将多个处理机互连构成多处理机系统
特点
①高可靠性:使用STD总线构成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可以长期工作在恶劣环境下。
②小板结构:高度模块化,可根据用户要求组成各种微型机应用系统。
③结构简单:结构简单并支持多微型机处理器系统。
④总线兼容结构:总线向上兼容。16位的总线兼容8位总线产品,32位兼容16位及8位总线产品。
由于STD产品配套、功能齐全、价格低廉、易于选用,为STD总线的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STD总线规范
STD总线最初是针对8位微型计算机而推出的,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要,STD总线经过修改和改进,利用周期窃取和总线复用技术,在保证同原有的I/O插板兼容的条件下,提供了全16位的数据传送能力。在原标准定义的56个总线信号下,支持20位地址,实现了1 MB内存空间的直接寻址。STD总线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56个信号线发展到了114个信号,已发展到136个信号的32位STD总线标准。新标准的STD总线的推出,为高档的STD微型机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下面详述56个信号的STD总线信号。
(1)引脚分配
STD总线信号如表10—1所示。表中信号流向以主设备为参考点。
STD总线的56个引脚按功能分为5组:逻辑电源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辅助电源总线。
(2)信号说明
①地址总线:STD定义24条地址总线。当寻址范围超过64 KB时,复用数据总线作为地址总线使用。在总线复用时,可将地址总线中的8位作为高8位数据总线使用,使数据总线拓展。
②数据总线:数据总线是双向、三态总线。若是8位微处理器、存储器的地址范围在64 KB之内时,不需要对数据总线进行复用;若寻址范围大于64 KB时,需利用机器周期同步信号MCSYNC复用数据总线,利用它传送高位地址。
③控制总线:STD定义了众多控制信号,是STD总线具有较高性能的重要体现。这些控制信号不仅具有较强的功能,且使用十分灵活。控制总线是使用STD总线的关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13 13:39
目录
概述
产品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