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因加尔登
波兰哲学家
R.因加尔登 (1893~1970),波兰哲学家、美学家。1918年获博士学位。1933年任哲学教授。他于1949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院士,1964年起为波兰国际哲学院院士。
人物生平
1893年生于克拉克夫城。早年曾在波兰里沃夫大学学习哲学和数学,后又在德国哥丁根与弗赖堡大学追随E.胡塞尔研究现象学,1918年获博士学位。随后在中学任数学教师,1924年任里沃夫大学哲学讲师,1933年任哲学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波兰各大学关闭而重新回到中学任教。1945~1949年任克拉克夫费日龙大学哲学教授,1949~1956年辍教专事研究,1956年恢复大学教职,1963年退休。他于1949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院士,1964年起为波兰国际哲学院院士。1970年去世。
主要成就
因加尔登毕生致力于哲学本体论,特别是艺术哲学本体论的研究。他接受了胡塞尔的现象的直观、直接的描述等方法,但不同意胡塞尔的先验唯心论立场,并试图通过研究知识对象存在的性质和方式,最终解决实在论与唯心论之间的争端。他的具体研究目标和方法,是分析各种实在与可能的客体的基本结构。他还把对艺术作品的本体论研究,作为其一般本体论研究的组成部分。同时,因加尔登也把本体论运用于美学。他的美学研究主要包括:①对文学作品的结构层次,即语音层、意义层、客体层和图式化展现层的研究;②分析艺术的价值结构,即探讨美学质素系统和艺术质素的对应系统。正是由于这些研究,使他成为20世纪西方现象学美学及文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在本体论上把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界定为“意向性客体”之后,因加尔登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结构进行详细分析。他认为,文学作品是由四个异质的层次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这四个层次是:一,语音和更高级的语音组合层次;二,不同等级的意义单元层次;三,再现的客体层次;四,图式化观相层次。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说明“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和方式”,这种研究方式与现象学理论是相合拍的。
因加尔登在晚年还集中研究了文学作品中的“美学质素”问题。认为“美学质素”就是美学中的形而上学性质:崇高、悲怆、恐惧、震惊、哀悯、神圣、妩媚、平和等。此外还有一种“艺术质素”,即:复杂、明澈、清晰等。这两种质素构成文艺作品“中性骨架”的最主要内容。
主要著作
《文学的艺术作品》(1931)、《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1937)、《关于世界存在的争议》(1947)、《艺术作品的本体论》(1962)、《体验,艺术作品和价值》(1969)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1-01-25 21:2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