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技术
测评领导行为的技术
PM技术起源于日本,是较为盛行的测评领导行为的技术之一。从1963年开始进行现场研究,到1978年为止,已用PM量表测定了十多种职业的员工,达15万人次,涉及工矿、冶金、造船、化工、铁路、电力、运输、银行以及学校、医院、家庭、政府组织等各个方面。尽管测量的行业不同,工作性质不同,但却获得了一致的结果。从而验证了PM技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关概念
PM是团体机能概念,任何一个团体都具有两种机能:一种是P(performance),指工作绩效,是团体的目标达成机能;另一种是M(maintenance),指团体维系,是维持强化团体或组织的机能。P机能包括计划性和压力等因素。为了完成团体目标,不仅要求领导者有周密可行的计划和组织能力,而且要求对下级严格规定完成任务的期限,制定规章制度和各级职责范围,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等。由于P机能所造成的压力会使下级产生紧张感,甚至引起上下级的对抗。M机能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对下级的关怀体贴,消解人际关系中的不必要的紧张感,缓和工作中所产生的对立和抗争,对下级进行激励支持,给下级以发言权和表达意见的机会,刺激自主性,增强成员之间的友好和相互依存性,满足部下的需求等,以维护组织的正常运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PM技术认为,领导者的作用就在于执行这两种团体职能。因此,领导者的行为也就包括这两个因素。一个领导者,不论他的P因素多么强,总包含有某种程度的M因素。同样,不论M因素多么强,也总包含着某种P因素。此外,P和M两方面都强或两方面都弱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如果以 P为横坐标,M为纵坐标,并在P和M坐标中点各画一条平行线,就可划分出PM、Pm、Mp、pm四种领导类型。
问卷构成
PM问卷由P因素量表、M因素量表和情境因素量表构成。P和M量表各有十个问题项目,情境量表包括八个情境因素40个问题项目,共60个项目。八个情境因素是:
①对工作的欲望;
②对待遇的满意程度;
③对公司的满意程度;
④心理保健;
⑤集体工作精神;
⑥会议成效;
⑦信息沟通;
⑧绩效规范。每个因素包括五个问题。
这个问卷是根据心理测验问卷法的原则,从数百个有关问题中,通过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方法筛选出来的。并且通过预备测验,采用各种统计方法进行信度和效度考验之后而被标准化了的。这种问卷在统计学上是可信和有效的。因此,这种问卷不是随意的,而是具有科学依据的。由于工作性质不同以及职务不同,PM量表的问题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要设计出适合于不同对象的许多问卷。这些问卷都是等质的。
实施方法
将标准化了的PM问卷卡片发给所测领导对象的部下,让部下评定他们的直接上司,也可以领导者本人评定自己。自己评分与下属评分之差,可供领导者本人对自己认识与下级对自己认识之差距。测验者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念,被试根据所念的问题,按五个等级来评价直接上司(或自己给自己评分),评分只要在卡片的相应等级中打个记号即可。每一个问题停留时间不要太长,以免被试考虑过多而影响测量的信度。为了减少被试的顾虑和控制偏差、在测验开始前要先念指导语。
结果处理
每一个问题,用五级评定法进行评分,最高分为五分,最低分为一分,由于P、M的每个量表是十个问题组成,所以总分最高是 50分,最低是10分。将各人评定结果收集起来,可求出P和M的平均值。
在全国常模没有作出以前,可以用本单位或本系统的各个被评领导的P、M得分的平均值作为比较标准。为此,将这个单位的所有被评领导的P及M得分相加,求该单位领导的平均P值和平均M值。根据所得结果,在P坐标和M坐标上取平均P值和M值点,画出两个平行线,交叉而构成四个象限,即为四种领导类型。
如果要判定某个领导是属于哪种领导类型,也将他的P值和M值标在P轴和M轴上,画平行线,其交点落在哪个象限,就属于哪个类型。
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全国各地区同类组织系统中进行测查,可以求得一个全国平均值,即为常模。某个单位的领导,或某个单位领导的测定结果,可以与这个全国常模进行比较,以确定他属于什么类型的领导。同理,八个情境因素的测定,可作为该领导者所处的领导环境诊断之用。这些环境因素是下属士气、态度和满意度的反映,也是领导效果的表征。
技术用途
领导类型的评估
PM技术主要用于领导类型的评估,以改进领导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PM技术除了让下属评价直接上司外,也可以让领导自评。这样,领导者可以将自评结果与下属评价结果进行对照,看看是否一致,差距何在,以便改进不足之处,向PM型努力。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进行再测,以检验改进提高的程度。比如,原来测定结果是P型领导,由于注意改善M因素,一年之后再测结果,很可能就成为PM型领导。
企业诊断和咨询
PM技术对一个团体或组织具有诊断意义。PM技术可以作为企业诊断和咨询的有效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现职领导或干部的评测结果,可以为选拔干部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
以往领导干部的选拔,通常由上级领导根据一些原则凭主观印象加以选定。在候选人员之间缺乏客观的定量指标加以比较。 PM技术为领导行为的定量评价提供了一种客观而科学的方法。当然,选拔领导干部有许多标准,只有把PM技术与其他的选拔标准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通过评测,可对每一领导的类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现实中,PM型领导毕竟不是多数,因此,在配置干部时,可考虑到干部的领导类型的搭配。在组织领导班子时,把P型的领导与M型的领导进行搭配,避免 P型与P型,M型与M型的搭配,也许会起到一种取长补短的效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6 16:06
目录
概述
相关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