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仪器是由并排设置五个摄像机,每个配备有推扫式光谱仪。这些光谱仪使用二维的CCD。探测器的一端取向垂直于卫星的轨迹,同时通过前部光学器件收集地球的表面(或在大气中)的在一条直线上排列的点的观测值。平台沿着轨道位移,将短时间的数据整合,可以创建二维图像。一个分光系统将进入仪器的不同波长(颜色)的光进行分离,并送至相应探测器的第二维度,即沿轨道的方向。这些光谱仪获得的很大范围的光谱波段数据,但是由于技术原因,其中只有16个被发送到地面部分(其中之一需要先进行低级别的原始数据处理)。因此,该仪器在15个光谱波段提供有用的数据,即可对其位置,宽度和增益进行实际编程的。在实践中,这些技术特性多保持不变,以便完成大量的系统或操作任务。
探测器固有的空间分辨率可在地球表面的最低点附近每300米采样一次,推帚式的设计避免或减少了扫描仪器典型的畸变(例如,领结效应)。这就是所谓的“全分辨率(FR)的产品。较常见的降分辨率(RR)产品是将FR数据进行集合,到一个标称的1200米分辨率。鉴于MERIS的最低点视场角是68.5度左右(产生的扫描宽度为1150公里),这足以实现每3天完成整个地球的数据收集(在赤道地区)。由于轨道的汇聚,极地地区将实现更频繁的访问。
MERIS的主要目的是观察海洋的颜色,无论是在开放的海洋(干净或I案例水域)和
沿海区(浑浊或II案例水域)。这些观测值可用来估算
叶绿素和水中悬浮沉淀物的浓度等。这些测量有助于研究全球碳循环的海洋组成部分和这些地区的生产力等。大气特性的表征(气体吸收和
气溶胶散射)对于推导准确的海洋信息非常重要,因为大部分测得的信号来自于此(在晴朗的天空下),或仅仅是因为云的存在,就影响到了海洋上更准确信息的获取。最后,此仪器在陆地环境演变的研究中是非常有用的,如在
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有效利用太阳辐射的馏分演变,以及很多其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