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奇兵》是由
斯蒂芬·诺林顿执导,
肖恩·康纳利、纳萨鲁丁·沙、
夏恩·韦斯特、
杰森·弗莱明、
皮塔·威尔逊、
托尼·库兰、
斯图尔特·汤森德等主演的科幻动作片,该片于2003年7月11日在美国上映。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100年前,那是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下的古老帝国,当时,整个欧洲一片混乱,多国纷争,军队叛乱,生灵涂炭。更让人恐惧的是,灾难中的欧洲大陆出现了一股邪恶势力,它像幽灵一样袭击各个国家,成群的建筑被摧毁、成批的人们被杀死而且,这个神秘的幽灵还故意将自己犯下的罪行嫁祸于罹难的敌对国,以致战火绵延不熄,整个世界都行将毁灭。
。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资料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该片根据艾伦·摩尔的同名系列漫画改编,几位主人公都是19世纪文学名著中的经典人物。该片制作人唐·墨菲一直酷爱漫画,于是结识了漫画界的很多作家。1998年,墨菲在同艾伦·摩尔的一次交谈中发觉了拍摄该片的灵感。唐·墨菲和艾伦·摩尔聊天,艾伦·摩尔道出了《天降奇兵》的构思,唐·墨菲觉得这是个超凡脱俗的想法。唐·墨菲来将艾伦·摩尔的初稿推荐给福克斯,当时唐·墨菲正为福克斯制作同样改编自艾伦·摩尔作品的《来自地狱》。几周后,唐·墨菲便开始着手筹备该片的拍摄。
拍摄过程
《天降奇兵》的拍摄工程纷繁浩大,仅需要搭设的布景就多达58个,这还不算大量微缩模型和几百个特效镜头。在所有布景中,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潜艇和威尼斯、伦敦及巴黎的大量城市景观最为庞大和关键。其中“鹦鹉螺”号潜艇的内景在布拉格伏尔塔瓦河边废弃的造船厂仓库中搭建而成,潜艇舰桥、头等舱、船长舱、冰库、走廊和导弹舱全都一应俱全。制作设计师卡罗尔·斯派尔表示,“‘鹦鹉螺’号是尼摩的世界,因为尼摩的身世神秘莫测,所以他加入了一些印度元素。尼摩的原则性很强,所以船舱中总是井然有序。除了“鹦鹉螺”号之外,尼摩船长还有辆未来派轿车。该车底盘在伦敦制造,车身由玻璃纤维制成,出产于布拉格。
不幸的是,2002年8月初,布拉格遭遇了特大洪水,‘鹦鹉螺’号布景位于布拉格的重灾区,而整栋建筑又是制作中心,涌进搭建潜艇布景仓库中的洪水水位超过了20英尺,创作团队的所有特效设备、道具和服装全都化为泡影。很多演职人员不得不转移住所。好在该片剧组计划在8月中旬赴马耳他拍摄一周,在此期间,位于捷克的片场得以尽快恢复。
2002年8月18日,剧组抵达与马耳他相邻的Gozo岛,在岛上的一个悬崖边上修建了“鹦鹉螺”号的指挥塔。整个指挥塔被安装在可旋转的基座上,在周围碧海蓝天的映衬下,形成海上航行的效果。在拍摄期间,Gozo岛的海事局特地派出一艘巡逻艇防止船只驶入画面,并保证远方地平线的空旷。
打造化身博士变身后的海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该片剧组各部门密切协作,运用了强制性视野布景、变换取景角度、CGI特效、模型和剪截等各种方法,而身高9英尺的海德其实是由6英尺高的演员穿上海德造型服装乔装改扮的。杰森·弗莱明穿着的海德造型服装重达45磅,内置控制手臂的操纵杆,由30位技师耗时12周制作完成,其中手腕及手指的零件多达5900个。另外,价值5000美元的海德头部只能使用一次,上面每根毛发都由手工镶嵌。
该片中最盛大的场景莫过于威尼斯街头的狂欢派对,整个布景面积相当于4个足球场,由80个建筑立面、几百个店面和三条运河构成,仅需要的临时演员就多达500人。当整座城市因一连串的爆炸而天翻地覆时,20多名特效技师会攀上房顶,向下抛掷碎片和“巨石”。
该片拍摄用的微缩模型由洛杉矶的New Deal Studio制作,该制作团队按1:5比例制作了由30栋建筑构成的威尼斯微缩模型,其中最大建筑高18英尺、重量超过1000磅,其中不乏摆放植物的窗台、阳台、刚朵拉、小桥、排水沟、桌椅、电灯甚至窗口晾晒的衣物。沿着威尼斯城模型,该制作团队还修建了一条1英尺深、170英尺长、能容纳42吨水的运河,以作为尼摩的轿车在岸边疾驰的拍摄背景。另外,拍摄中还使用了两部汽车模型,一部由无线电遥控,前后车灯都能闪亮,一部由绳索托拽达到每秒38英尺的速度。车中的演员人偶均可遥控活动。
制作发行
制作发行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该片除了继承了部分《刀锋战士》中的黑暗系风格之外,更加入了丰富的,以欧洲为背景的华丽场面,以及隐匿在胶片底色之中的英国绅士风韵。这两点都是以西部牛仔风浓郁的好莱坞影片中,难得一见的少数派口味。(网易娱乐评)
该片中,艾伦·考德曼和隐身人的初次会面是片中最有趣的场景,而刻意对比的伦敦街市晦暗阴沉的天幕和室内明亮的内景,让该片的色彩在大银幕上看来还是生动的。如果说为了那些变幻莫测的效果和匪夷所思的众多角色还算值得一看的话,该片的美术处理恐怕需要好好反省一下是否有过犹不及的嫌疑。该片导演喜欢黑色系的环境设计,所以片中的城市:从伦敦到巴黎,再到威尼斯,全都笼罩在乌黑的浓重云层之下,不知道是不是特意为了渲染大魔头即将摧毁世界的末世感觉。但是明显能够看出来的布景痕迹和制作不够精良细致的街市建筑物,在细节失真之后显得拙劣无比。而环境的剥离和虚化,细节相对的失真,对于无法融入故事的观众们观影的心情,显然起了推波助澜的效果。(《新电影》评)